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太宗最寵信的重臣,最終結局如何?

唐太宗最寵信的重臣,最終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最寵信的重臣,最終結局如何?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李世民之子李恪千載以來能夠贏得人們的同情和感慨,並非他做出了什麼了不起的豐功偉績,而是人們在讀史時,看到俊美良才卻無用武之地和美好人物被毀滅時的一種惋惜和悲涼之心。這種對歷史人物的悲劇命運寄託的憐憫不忍情感也是人類一種比較高尚的感情,畢竟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李恪的生母楊妃是隋煬帝之女,這提高了他的身份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先封蜀王,後封吳王,他的生母爲隋煬帝公主,後被李世民封爲楊妃。隋唐時期是一個貴族制的門閥社會,社會風氣上總體推崇高貴的門第和郡望,李恪的母親楊妃既是隋煬帝女,那她不僅出身當時的高門大族弘農楊氏,更是帝世之家,因此母親的尊貴出身也給李恪帶來了榮耀。史書上說他因爲母親的緣故,“地親王高、中外所向”,就是說他出身非常好。李恪成年後又娶了弘農楊氏女爲王妃,可以說進一步鞏固了這層關係。

唐太宗最寵信的重臣,最終結局如何?

李恪自身的優秀讓父親唐太宗對他格外看重

李恪在李世民十四個兒子之中,和魏王李泰一樣,在才華能力方面是最爲優秀傑出的。舊唐書記載道:

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皆……才高辯悟

李恪可以說是個文武全才,根據多本史書記載,他既有文學才華,又特別擅長騎射,可謂文體兩開花。李恪和他父親李世民一樣具有膽氣,性格好動,尤其是喜歡打獵,他還曾因爲打獵過頭踩壞了莊稼還被朝臣批評。

李世民很喜歡李恪的性格和膽氣,曾經多次得意地說,“這個兒子和我一樣英武果斷”。因此李世民對他特別看重和喜愛。

李世民試圖用李恪取代嫡子李治爲儲君,引起長孫無忌妒恨

李恪雖然才華出衆又被李世民寵愛,但我國古代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宗法社會,所以李恪即使再賢,但因爲庶出身份,他的繼承權天然排在了長孫皇后所出的三個嫡子之後。長孫皇后生育了李世民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其中李世民最喜歡的也是才華出衆的四子魏王李泰。

李世民對李泰的偏愛逐漸動搖了李承乾的儲君之位,再加上李承乾的荒唐作爲,所以李世民對其非常失望,這時李泰依靠父親的寵愛加劇了奪嫡的步伐,這兩個嫡子之間爲奪嫡鬧得白熱化,朝廷都分化出了黨派。最終李世民把兩個兒子雙雙廢黜,在倉促之間立了嫡三子李治爲儲君。

但李治性格懦弱優柔,李世民對這個兒子總是看不順眼,覺得以後要把江山託付給他實在不放心。他甚至天真地想擺脫嫡庶的束縛,另立英武傑出的庶子李恪爲儲君。他的想法一提出來,自然遭受到了自己最大的從龍功臣、李治的親舅舅長孫無忌的強烈反對。李世民當然也承擔不起破壞制度和重新分配朝廷利益集團的換太子成本,因此李恪立儲的事就這麼作罷。

唐太宗最寵信的重臣,最終結局如何? 第2張

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羅織罪名構陷李恪害死了他,自己也被釘在史書的恥辱柱上

但是李恪構成了對長孫無忌利益代表人李治的威脅,這讓長孫無忌深深妒忌憤恨上了李恪。其實李恪在換儲風波里是個被動者,真正的倡議人是李世民,但長孫無忌當然無法去仇恨皇帝,因爲是李世民給了他和長孫皇后飛黃騰達的平臺和基礎。所以長孫無忌就把滿腔怒火遷怒到了李恪身上。

李世民在世時,長孫無忌當然裝得很溫和低調,李世民去世後,成爲託孤大臣的長孫無忌大權在握,於是他找到了機會報復李恪來發泄心頭之恨。

當時唐太宗愛女高陽公主很是看不慣唐高宗李治,她找了一大幫親貴們各種發泄怨言,甚至搞起了謀反。這種過家家水平當然是很快就被人告發而且成立了專案組,負責人就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在處理此案時,故意擴大化,指使人把已經分藩的吳王李恪羅織進來,構陷和污衊他謀反,百口莫辯的李恪含冤自殺,臨死前詛咒長孫無忌:如果國家社稷有靈,長孫無忌應該滅族!李恪死後,他的兒子們全被被流放,女兒們被幽禁給唐高祖守陵,他的同母弟弟蜀王李愔也受到牽連,被流放巴州。

後來長孫無忌果然在武則天手上栽倒,並被高宗李治和武則天聯手逼死,他的家族和親人們也或死或流,聲勢顯赫的長孫家族從此幾乎退出了唐朝政壇。

長孫無忌可謂含冤而死,但史書卻沒有給與他任何同情,原因就是他陷害了李恪,史官們認爲這是他該得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