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楊國忠爲何能被重用?是因爲楊玉環的存在嗎?

楊國忠爲何能被重用?是因爲楊玉環的存在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傳統史書在提起唐代權臣楊國忠時,總認爲他之所以能夠權傾一時,主要是因爲唐玄宗受惑於楊貴妃,愛屋及烏才提拔了楊國忠。

這種說法不能說完全沒道理,畢竟楊國忠初次進入唐玄宗的視野,肯定有楊貴妃的原因。

但楊國忠能夠一再受到重用,直到唐玄宗決定棄守長安之後,也依然信任他,可見楊國忠能夠屹立不倒,絕不僅僅是依靠女人上位這麼簡單。

楊國忠爲何能被重用?是因爲楊玉環的存在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從楊貴妃來分析,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如果用臉譜化的思維來看,她和歷史上那些禍國殃民的絕色妖姬沒什麼區別。可事實上,歷史學者對於楊貴妃的評價卻普遍性地偏向正面:這是一個沒什麼權利慾的女人。

安史之亂主要是唐玄宗錯信安祿山,同時又不斷猜疑西北軍大將,才使得局面糜爛至此。根據相關史料來看,楊貴妃姐妹也不像她們的前輩武皇后(高宗朝)、韋皇后(中宗朝)那樣權欲旺盛,她們最大的黑點只是崇尚奢侈享受。

從人的本性而言,飽暖之後自然會思淫慾,楊貴妃在獲得了奢侈享受之後,自然也會想辦法干涉朝政。可楊貴妃最終並沒有這樣做,不是因爲她與前輩武皇后、韋皇后有什麼根本性區別,而是因爲唐玄宗並沒有給楊貴妃機會。

在整個唐玄宗時代,他始終拒絕後宮干政。在唐玄宗高高在上的四五十年時間裏,我們就沒聽說過哪個女人有機會介入軍國大事,這應該是唐玄宗的底線。後來馬嵬兵變的時候,面對羣情洶涌的現狀,唐玄宗只是經過了簡單的思考,立刻就決定要處死楊貴妃。

美人與江山哪個更重要?正常人都能分得清楚,唐玄宗會分不清楚嗎?既然楊貴妃本人連干政的機會都沒有,又怎麼可能依靠自身影響力,幫助楊國忠身居高位呢?

綜上所述,對於楊國忠而言,他與楊貴妃的關係頂多算是一塊敲門磚。楊國忠之所以能夠權傾朝野,主要是因爲他有一流的鷹犬能力:他能在最大限度內貫徹主子唐玄宗的意圖,還不怕揹負滔天罵名。

很多習慣於用臉譜思維思考歷史的人,在說起皇帝和姦臣的時候,那論調是千年不變的。總而言之,都是因爲皇帝的年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糊塗,更越來越貪圖享受,所以他們一再受到奸臣的擺佈。事實上,哪有什麼奸臣擺佈皇帝的道理,那不過是皇帝躲在幕後操控,奸臣則作爲提線木偶,站在臺前幹髒活。

如果有人敢在皇權時代瞎說大實話:皇帝心裏明白着呢,他就是要借奸臣的手除掉利益集團。那麼結局很簡單,這種瞎說大實話的人肯定是不想在江湖上混了。

用擺在檯面上的大道理說:皇帝年紀大了,自然會變得越來越糊塗,這是正常的生理變化,你憑什麼臆想是他在背後操縱奸臣呢?這叫誅心!可問題是:如果皇帝在其他方面都不糊塗,唯獨在任用奸臣方面糊塗,那麼他到底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呢?

楊國忠爲何能被重用?是因爲楊玉環的存在嗎? 第2張

再說奸臣,他既然連皇帝都能操縱,那麼他接下來就應該想辦法攫取權力,和朝堂上各位大臣打好關係,找機會直接篡位就是了。

可每一次奸臣們似乎都像初入官場的頭鐵萌新一樣,誰是硬骨頭,誰是利益集團的操盤手,奸臣們肯定會主動找到他們,開始激烈的碰撞。

這符合官場邏輯嗎?這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官僚所能幹出來的事嗎?具體到楊國忠身上,如果沒有唐玄宗授意,他吃飽了撐的要去惹安祿山?儘管安祿山位高權重,但他畢竟只是一個外臣,既不妨礙楊國忠弄權,也沒打算和楊國忠打擂臺。而楊國忠呢?根據史料記載,安祿山的每次衝突幾乎都是他主動挑起來的,這種智商是怎麼混到高位的?

除了楊國忠之外,之前的李林甫也是這個德性,難道唐玄宗在任用李林甫的時候,就已經老年癡呆了?同樣說不通。

唐玄宗之所以敢玩這套遙控奸臣的把戲,就是因爲在那個時代,皇權依然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這也給了唐玄宗一種錯覺:自己依然可以用高超的權術駕馭羣臣。

可萬萬沒想到:安祿山被他接連嚇唬了幾次之後,已經有點像“驚弓之鳥”了;再加上安祿山身邊有不少想成爲“從龍之臣”的所謂聰明人,整天貶低唐玄宗,極力誇大安祿山的優勢。

在這雙重因素的作用下,安祿山突然石樂志,決定起兵反唐。這一下,可算是把天給捅了一個大窟窿,高高在上的唐玄宗當時就有跌落雲端的可能。

安祿山起兵的理由很簡單:都怪楊國忠這貨矇蔽聖聰,我的目標只是收拾楊國忠,並不想造反!

安祿山挑了頭,自然會有人跟着發表議論:安祿山雖然是反賊,但他這話說得還是挺有道理。安祿山之所以造反,不也是被他楊某人逼反的嗎?事實真相是什麼呢?唐玄宗心知肚明:這是藉着楊國忠和自己博弈。

如果唐玄宗能夠力排衆議,頂着壓力保下楊國忠,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安史之亂,那麼唐玄宗的顏面就保住了,他還是那個英明神武的偉大領袖。

如果唐玄宗不能保住楊國忠,但他依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安史之亂,那麼唐玄宗還有很多辦法挽回局面,畢竟只是死了一隻鷹犬。

如果唐玄宗不但保不住楊國忠,甚至連安史之亂也無法迅速平定,那麼就會像歷史上那樣,因恐懼西北軍區而選擇轉進到一個他們無法控制的區域,以圖將來收拾舊河山。

我一直在強調,唐玄宗這種權術制衡的玩法很難掌控火候。如果玩得好,那自然是皇帝以天下爲棋盤,臣民莫不俯首帖耳,成爲皇帝手中的棋子。可如果玩得不好,那結果就很糟糕了,皇帝要麼交出鷹犬平息禍端,要麼自己退位瞭解恩怨。

我也曾說過,唐玄宗之後的大唐皇帝,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傀儡皇帝,但他們看起來不是老年癡呆就是低能弱智。爲什麼呢?原因就在於:當他們繼位之後,發現自己如果再使用純正陽剛,類似於九陽神功之類的正派武學,顯然是無法從容集權的。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另闢蹊徑,學唐玄宗這種劍走偏鋒,練起了類似於天魔解體大法一樣的陰柔邪招。

從表面上看,他們永遠都是一副傀儡的樣子,但無論哪個節度使敢造次,通常會很快丟掉腦袋。說起來,這都是奸臣和宦官倒行逆施,甚至發生過奸臣或宦官廢立皇帝的行爲。

實際上,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主要是因爲:大唐之後的皇帝想要重新集權已經力不從心,漸漸地,他們連壓制鷹犬的力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