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乾隆皇帝爲何會甘願當太上皇?

乾隆皇帝爲何會甘願當太上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皇帝爲何會甘願當太上皇?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其實從乾隆在位的中期開始,整個大清王朝就開始思考太子的問題了。

和其他的朝代不同,清朝幾乎在乾隆之前沒有嫡子即位的“傳統”。這讓以“十全老人”自稱的乾隆感覺略有瑕疵。

必欲以嫡子承統,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

乾隆膝下有十七個兒子和十個女兒,在這十七個兒子中,乾隆最看重的就是孝賢皇后所生的兩個嫡子。

乾隆皇帝爲何會甘願當太上皇?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這兩個兒子卻先後去世。乾隆也在數十年內再也沒了立儲的想法。

乾隆皇帝雖然表示還未想好這個問題,這種措辭短時間內還則罷了。

但動輒數十年沒有考慮太子位,這就讓手下的官員不免紛紛多想。

“大清不宜立太子,豈以不正之雲自待也?”

說這句話的人叫做金從善,可惜他說這句話的後果卻並未從善。他打臉的不僅僅是清國皇帝,更是大清最好面子的皇帝。

隨着金從善被殺,乾隆帝以文章的形式發表了自己的想法,這篇文章幾乎囊括了所有前朝太子禍亂的因果。

漢武帝以太子據而有巫蠱之禍,唐太宗立太子承乾以至魏王構陷,起兵叛亂。明朱高熾爲太子時,漢王朱高煦百計相傾,後高熾因驚早逝。

乾隆在文章的中篇還言明,之前曾將孝賢皇后所生的嫡子立爲皇太子,並且詔書已經寫好,藏在了大殿匾後。只可惜兩子相繼夭亡,遂不敢言皇太子之事。

皇祖康熙曾在位六十一年,乾隆不敢僭越其位。已經自稱十全老人,不敢窺探祖宗功績。

這就相當於向清朝的臣民們保證如果能有幸統治六十年,一定會下臺傳位給皇子。

此詔令一出,臣民皆喜,紛紛猜想誰是下一任皇帝。

乾隆皇帝見到手下人這麼興奮,就對皇子管束得更加嚴格。就是害怕之前的爭儲之事在本朝再一次發生。

清乾隆時期,對皇子的制度之嚴和限制之深,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之最。

可能有時候限制不足以描述這種狀態,應該是提防和戒備。

甚至是戒備到皇子們一切的做派都是虛僞的,最出名的就是活活嚇死了大阿哥永璜。

原因就是在孝賢皇后去世期間,庶長子永璜的悲痛在乾隆眼中就是做戲。

“大阿哥並無哀慕之愧”

如此不孝,難繼大統。

直到大阿哥死後,乾隆這才發現自己幹了一件多麼糊塗的事情,就追贈永璜爲安定親王。諷刺的是永璜竟然是以這種方式第一個獲封的爵位。

從乾隆對皇子的防範來看,爵位自然不可能輕授。

但不管怎麼拖延,皇太子還是要早日定下。

此時有資格獲封太子的除了早夭和過繼給他人的阿哥外,

還剩下老八、老十一和老十五、老十七。

八阿哥爲人輕浮,並且患有腳疾。PASS!

十一阿哥過於文弱,脾氣古怪,性格吝嗇。PASS!

十七阿哥舉止輕佻,小小年紀就私自出宮尋花問柳。PASS!

乾隆左挑右選,只剩下了十五阿哥永琰。

早年間的永琰並沒有被乾隆放在心上,因爲永琰相比幾個兄弟略有笨拙,再加上母親是漢人出身,所以並不受寵。

但永琰卻有一個其他兄弟沒有的優點,勤能補拙。

在乾隆皇帝的高壓之下下,永琰從未表達出自己的不滿,反而是更加好學。連前來朝貢的外國使者都誇耀永琰,

剛明有戒,聰明力學。

於是乾隆帝就將永琰

暫定

爲第一繼承人,這件事剛開始也只是幾名軍機大臣知曉。

這年的永琰,纔不過十三歲。

隨着之後的二十多年裏,永琰也慢慢地得到了乾隆的肯定。不光好學,人性還誠摯敦厚。長相端正,舉止也高貴明雅。

即使是在接受帝位時,永琰也不過三十六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乾隆將大清的未來交給他還是很放心的。

嘉慶元年,正月初一。

永琰接過了父親乾隆交給自己印有皇帝之寶的青玉大印,這次的權力交換空前的平穩。大臣盡依,百姓皆服。

從此大清進入了嘉慶皇帝的時代,乾隆雖然未死,但也緩緩步入了深宮之中。

一朝皇帝,兩宮授受。

乾隆雖然早已腦沉目昏。但是此刻,他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