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呂不韋到底有多厲害?呂不韋傳奇又璀璨的一生

呂不韋到底有多厲害?呂不韋傳奇又璀璨的一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呂不韋到底有多厲害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想知道的問題,呂不韋是一個謎一樣的傳奇人物,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呂不韋他經過商,攝過政,打過仗,編過書,是秦完成最後統一的大功巨。而這一切,皆源於一筆最大的商業買賣。

善投機,會取巧,最懂生意經。深諳商業與政治的關係,這是他致"富"的祕決。不懂呂不韋就不懂中國商人。

秦始皇第一個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特別是在完成最後的統一大業中,呂不韋的歷史地位與功績是不可忽視的。

呂不韋約生於公元前290年至280年(趙惠文王九年一十九年)之間,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人。他的家世無史可考。成年後的呂不韋奔走於各國做生意,後來經商到了韓國,成爲"家累千金"的"陽翟今河南禹縣)大賈人"。

呂不韋到底有多厲害?呂不韋傳奇又璀璨的一生

公元前265年,即秦昭王四十二年,呂不韋到趙國都城邯鄲做生意,遇見了做爲趙國人質的秦公子異人。異人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秦昭王的孫子,異人的生母夏姬不受寵愛,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異人又排行居中,倍受冷遇,被送往趙國當人質。身處異國,處境自然彳I危險,秦國又多次進攻趙國,所以,趙國對異人很冷淡,異人的生活極其拮据。呂不韋見而"憐之",並以生意人的眼光看待異人,認爲"此奇貨可居",決定用金錢幫助異人謀取王位繼承人的資格。爲此,呂不韋曾回家和父親商議,他問父親"耕田能獲幾倍利?"父親回答說:"能獲十倍利。"又問"經營珠玉又能贏幾倍的利?"回答說:"能贏百倍的利。"再問"幫助立一個一國之主,能贏幾倍利?"父親說:"能贏無數的利。"呂不韋因而得出結論,"現在努力耕田,不見得能吃飽穿暖,而幫助立一個國君,得到的益處,則可以傳之後世,這種有大利可圖的好事,值得去做。"從此,呂不韋棄商從政,由商界進入政界,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呂不韋先去拜訪異人,聲稱能叫異人飛黃騰達,異人不信。呂不韋便說:"你不知道,只有使你先發達了,我才能發達。"呂不韋分析情況,認爲"安國君寵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可異人長期客居在外,關係疏遠,且境況不好,沒有能力孝敬長輩和結交賓客。於是,呂不韋拿出"千金",送異人"五百金",讓他結交天下諸侯賓客,另"五百金"購買"奇物玩好",準備西遊秦國,活動安國君和華陽夫人。

呂不韋首先走華陽夫人姐姐的門路,通過其姐"以物獻華陽夫人",並說異人如何賢明,"以夫人爲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華陽夫人聽了心中"大喜",對異人有了一個很好的印象。其姐便進一步勸說華陽夫人立異人爲繼承人。她說:"女人得寵靠的是姣美的容貌,可是容顏易老,一旦年老色衰便會失寵。要想永保受寵的地位,最好的辦法是乘受寵時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可是你沒有親生兒子,應該及早在衆公子中選一位合意的。如今異人賢德有加,而他的地位又不突出,他的母親也不受寵,如果你立他爲太子,他會終生感謝你,你的地位也就保住了。"呂不韋的多次遊說與賄買獲得成功,華陽夫人被說動了,安國君終於同意,"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爲適嗣。"確立異人爲王位繼承人。在趙時,呂不韋寵愛的一個美貌的歌舞姬,異人十分愛慕。呂不韋就把她送給了異人。不久美姬便生下一子,取名政,這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公元前255年,異人與呂不韋由趙歸秦,呂不韋讓異人穿楚服去進見華陽夫人,因華陽夫人原籍楚國。果然,華陽夫人非常髙興,當場叫異人改名爲子楚。

公元前250年,安國君即位爲秦孝文王,子楚爲太子。但安國君登上寶座三天就去世了,子楚繼位,是爲秦莊襄王,呂不韋任相邦(宰相),封"文信侯",自此開始,秦國的軍政大權開始掌握在呂不韋的手中。然而,子楚即位後三年又死了,年僅十三歲的太子政(即贏政,秦始皇)繼位,呂不韋再次出任相邦,號稱"仲父",輔孤理政,穩定了秦國政局。

此時的秦國經幾代人努力,已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由秦來完成統一已是大勢所趨。呂不韋任相邦後,仍然堅持用兼併戰爭來實現統一,並在軍事理論上給以論述。他主編的《呂氏春秋》指出兼併戰爭的不可避免,強調秦國發兵是"討暴安良"的義兵,闡述軍隊士氣在戰爭中的作用,以及隨敵情變化制^戰略戰術等。但當時的六國還有力量同秦國抗衡。公元前249年,莊襄王元年,東周君糾集各諸侯國發動了進攻,"東周君與諸侯伐秦,王使相國帥師討滅之。周既不祀,周比亡"。呂不韋親自率兵擊退這次進攻,攻滅了東周,"盡入其國","東西周皆入秦,周既不禮。"從此,東周君滅亡了,這不僅是東周最後一個屬國的滅亡,也使秦取得了河南(今河南洛陽)等通往東方的戰略要地,而重要的是結束了延續八百年的天下共主的所謂正統的最後統治,秦一統天下的合法地位得以確立。

呂不韋到底有多厲害?呂不韋傳奇又璀璨的一生 第2張

接着,呂不韋又積極進攻,一鼓作氣,派蒙鴦東伐韓,取得成皋(今河南滎陽西北),秦的邊界逼近魏的大梁(今河南開封),建立了三川郡(黃河、洛水、伊水之間),中原的心臟地區從此爲秦所佔有。公元前249年至248年,秦完全佔有了韓、魏上黨郡(今山西東南部〕,並北向攻趙,設置了太原郡。至此秦佔有了太行山以西地區,進出太行山的要道控制在秦的手中。

公元前244年,呂不韋代理朝政後,並不滿足已取得的勝利,又派蒙驁攻韓,取得十三城。次年又攻魏取二城。 第三年兵分三路向魏進攻,共取得二十城,設置東郡。魏都大梁已處在秦的三面包圍之中。公元前241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秦出兵,五國兵罷,拔衛迫東郡。"秦國又一次打敗了五國合縱攻秦。公元前238年,秦又攻取了魏的垣、蒲陽,這樣便擴大了東郡,使東郡從三川郡以東,沿黃河南岸向東邊伸展,橫插在趙、魏、齊三國之間。從此,秦的領土就和齊相接,這就截斷了趙與韓、魏兩國之間的聯繫,造成了秦分割三晉,可以各個擊破的有利形勢,爲最後滅掉韓、趙、燕、楚、齊打下堅實的基礎

兼併戰爭的節節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東方六國,它們再也沒有力量來阻擋秦統一了,作爲即將統一中國的秦國的相邦呂不韋,必然要研究思考完成統一的軍政策略,以及如何統治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的問題。因此呂不韋組織人力,集中賓客三千人,令其著書立說,於公元前239年,編寫成《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分爲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言,"以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故而《呂氏春秋》被人稱爲"雜家"。但它龐而不雜,融匯儒、道、墨、法、兵、農、名等諸子各家學說,有取有舍,兼容幷包,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的思想體系,反映了呂不韋的政治思想學說。

隨着戰國末年各學派逐漸統一的歷史趨勢的出現,呂不韋主張博採衆長,"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即不拘一家取長補短,突破各學派排斥異說,定於一尊的做法,建立一種新的統一的思想體系。按照這一指導思想,《呂氏春秋》承繼了儒家"德政"和"重民"的思想,摒棄了儒家一些不切實際的空談;批判墨家的"非攻","救守",卻贊同墨家"尊師","節葬"的主張;吸收法家的"變法"、"耕戰",但反對法家一味地強調"嚴刑峻法"。由此看來,《呂氏春秋》對各家學派的取捨,是以如何有利於建立統一的封建王朝爲標準的。雖然《呂氏春秋》融合百家有縫綴痕跡,前後矛盾,重複,但這種建立思想體系的方法卻包含有科學、合理的因素,也給人以啓示。

呂不韋在政治上主張結束分裂,謀求建立以天子爲首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呂氏春秋》認爲戰國之所以成爲一個"亂世",是由於"詐術並行,攻戰不休"的分裂割據局面造成的。爲此,提出"一則治,兩則亂"的觀點,把國家的統一還是分裂同社會的治亂安危聯繫在一起。這樣,《呂氏春秋》認爲"亂莫大於無天子",最要緊的是擁立"新天子",重建以天子爲首的統一王權,以結束分裂割據的狀況。而爲了政令的統一,呂不韋還主張實行中央集權制,即所謂"王者執一而爲萬物正。""執一"就是中央集權制。如何實現中央集權制,呂不韋認爲必須建立一套新的統一的封建等級制度,即"正名分"並把這當作是控制臣下的手段和方法。在施政方針上,呂不韋傾向於"德治",輔以法治。他把行德、義放在首位,否定法家的單純強調刑罰。這實際上就是軟硬兼施,政治說教與暴力鎮壓相結合的統治方法。對法家所提倡的君主必須有"權勢",懂"君術",他表示贊同,但《呂氏春秋》卻說:"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勸君主"清靜無爲",不必事事躬親,讓臣子去竭誠盡力。這種看似矛盾,既強調君主集權,又力勸君主無爲的虛君實臣的主張,實際上正反映了當時秦國政治生活的矛盾,兩者的統一也說明,是呂不韋現實中的政治需要,當然,後來事情的發展走向了他願望的反面,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公元前237年,呂不韋被秦王政宣佈與一起宮廷政變有牽連,而下令免相,出居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陽),第二年又下令把呂不韋流放蜀地。不久,呂不韋在流放途中"飲鴆(毒酒)而死"。

呂不韋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出身商人而成爲政治家、思想家的一代奇人,他兩任相邦,積極推進統一全國的事業。 "秦滅六國,蓋始於魏冉,而成於呂不韋、李斯。"這個評價是中肯的,是待合曆史事實的。秦始皇的統一中國與呂不韋的功業是有密切聯繫的。同時,爲了給秦的統一事業作輿論準備,他進行了理論上的探索,創立了新的統一學說,在我國古代政治思想中增添了新的內容。雖然作爲商人的呂不韋邁上政治舞臺後,不免貪求利益和權勢,但他對秦的統一事業是有突出貢獻的,他主持編寫的《呂氏春秋》,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