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袁宏道創立了什麼說 文學家袁宏道代表作有哪些

袁宏道創立了什麼說 文學家袁宏道代表作有哪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宏道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和理念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他是明代反對復古文學運動的主要人物,在文學上反對寫文章模仿秦漢,寫詩詞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認爲寫文章要跟自己的時代相連接不能只是一味地效仿前人留下的方法。 

袁宏道創立了什麼說 文學家袁宏道代表作有哪些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簡單地說就是要表現出作家的個性和真情,而不要總拘束於一個套路上去效仿前人的做法。

袁宏道提出的性靈說跟李贄的“童心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認爲出自於自己真情和個性的作家寫出來的詩句纔是真正的詩句,那些隨自己率真的個性而做事情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從而來強調不是出自自己真情的詩句還是不要下筆了。

因此他們主張真正的作品應該既精美又充滿誠意,那些既不精美又沒有誠意的詩句是不能打動人的。所以要求個人說自己想說的話,說別人不能說的話,說別人不敢說的話,這就包含了對儒家思想傳統溫柔敦厚的傳教進行反抗。他們認爲文學創作的過程應該是這樣的:靈感是發自於自己的心,又蘊含在景象中。對自己所看的景象有所觸動,自己的心靈纔會有所感悟,就有想袒露的情感,才能提起袖子把它寫出來。只要天下的聰明的文人學子知道心靈的表現是無窮無盡的,那表達的情感會越來越豐富,在文學上也會呈現出各種獨特的風格,便能實現文學的改革與進步了。

 西湖袁宏道

袁宏道,明朝著名的文學家,酷愛遊山玩水,並把自己所看所想都記在了遊記上,他在辭去縣令後便來到了蘇杭這帶,也寫下了不少的散文遊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其中有一篇《西湖》遊記正是他遊玩西湖時寫好的文章。  

袁宏道創立了什麼說 文學家袁宏道代表作有哪些 第2張

西湖初春美景

袁宏道遊覽西湖的時候,正值杭州的初春季節,從袁宏道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十分喜愛西湖的春天,如他所說“西湖最美的景色是在春天”。他所寫的西湖跟其他人的寫作有着不同之處,他並沒有把西湖的所有景色寫下來,而是着重某些景物進行特別描寫。

他先依次按順序描寫了在蘇堤上的六座小橋上的春月景色,橋上的梅花、杏花和桃花爭奇鬥豔的景象,寥寥幾筆,卻把景色描寫的如此令人着迷。在文章中,他提到杭州人在遊覽西湖的時候。會選擇早上的十一點到下午的五點之間,但他認爲要享受到湖光的美麗景色,山嵐的顏色變化,就應該選擇在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和在夕陽還沒下山之前那段纔是最美麗動人的景象。

在文章的最後,描寫了他在月下游玩西湖的獨特美景,把花的柔情、山的容態、水的情意,都別有一番風味。他同時也表示,會欣賞這種景象的人並不多,只能留給那些山中的和尚和識趣的遊客一起享用,那些普通人肯定不會知道這種感覺了。從這些話中能看出袁宏道超脫世俗、獨樂於山水的情感。

天目袁宏道

袁宏道的遊記非常多,因爲他個人非常喜歡遊山玩水,甚至爲了欣賞到更美的景色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在他遊玩的時候會把自己看到的景色記錄下來,他的文筆清新脫俗,富有情趣,讓人感覺身臨其境。  

袁宏道創立了什麼說 文學家袁宏道代表作有哪些 第3張

天目山景色

《天目》是選自袁宏道袁宏道集箋校作品集中的其中一篇,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天目山的獨特的絕佳處境。文章的開始寫了天目山所處的地段幽靜深邃,當他看到天目山的時候竟然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形容它。

接着作者並沒有像其他遊記一般直接寫看到的景色,而是用三組對比來寫一般深山的不足和缺點,與天目山的景色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先描寫了天目山的七絕:悅耳動聽的瀑布水聲,顏色鮮豔、棱角分別的石頭,精緻的廟宇,像嬰兒啼哭般的雷聲,乾淨如棉花的雲彩,高大粗壯的樹木,芳香撲鼻、清新伊人的龍井茶和破塘筍,作者用自己細緻的觀察力發現常人不太能注意到的美麗的景色,可見他的內心十分細膩。

文章的最後,他記敘了自己跟朋友去看雲彩的事情,等到他們回寺廟的時候,山寺裏的和尚都爭着請我們吃飯。篇末,和尚們說:“天目山這麼偏僻又小的地方,不足以能接待如此貴重的客人。”作者則以開玩笑的語句回答說:“我與天目山也有一點緣分,山僧們不必謙虛,我們也不會當面稱讚的。”之後便笑着離開了。

 靈巖記袁宏道

袁宏道喜愛遊山玩水,他的作品有許多是描寫山水景色的文章,清新明亮,使人身心舒暢,但在這篇《靈巖記》中卻表達出了不一樣的情愫,更像是一個心繫國家、憂國憂民的文學家。  

袁宏道創立了什麼說 文學家袁宏道代表作有哪些 第4張

景區靈巖

《靈巖記》是一篇集寫景、抒情、議論爲一體的散文作品,它婉轉而又優美,讓人有所遐想。

在文章的開頭,解釋了一下靈巖的來源,靈巖也叫硯石,傳說吳國在靈巖上修建了一座館娃宮。接着寫靈巖的山腰上有兩口井,井邊的石頭晶瑩剔透完全沒有腐蝕的現象,在山中還遇見了兩個山僧。之後他登上了琴臺,能看見好多山,作者把它們比喻成少女的髮髻,並由衷讚歎這絕美的風景。山中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松樹,每當起風時會發出聲音,作者開玩笑地對山僧說:“這是美人們佩戴頭飾即將向我們走來的聲音,你們能守得住戒律嗎,應該要離開吧。

山僧卻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講些什麼。他們在石頭上看到了西施留下的足跡,在石頭上若隱若現,讓人心悸盪漾。最後他們來到了西施的洞口,洞中的石頭卻非常難看簡陋,讓人覺得十分唐突。山僧告訴作者這裏的下低窪處是西施與吳王泛舟遊玩的地方。在文章的最後一段,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達,他說歷代被稱爲美女的人都已經埋葬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百年之後,那些隱居人世還在爲看到美人的足跡而傷神更何況那些擁有美人的人。作者在寫景的同時,抒發了濃濃的懷古之情,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