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隋朝爲什麼要南下滅陳?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隋朝爲什麼要南下滅陳?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北朝末期,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開皇八年,楊堅命令楊廣渡江攻滅南朝陳,史稱“隋滅陳之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出兵南下滅陳,實現南北統一,這是隋文帝楊堅既定的戰略目標。爲了實現這一戰略企圖,楊堅在代周建隋之初,就進行了積極準備。在取得北擊突厥作戰勝利之後,又在經過多年準備的基礎上,終於把南下滅陳的戰爭付諸實踐,並取得了完全勝利。

滅陳謀議與戰前準備爲確保南下滅陳這一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除了要通過充分的戰爭準備以創造贏得勝利的客觀物質條件外,還必須從實戰需要出發,擬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戰略實施計劃。

爲此,楊堅自建隋至攻陳前的八年時間裏,反反覆覆地與臣下討論研究平陳之策。據《隋書》記載,自開皇以來,楊堅先後徵詢他人意見或臣下主動獻計獻策者,有尚書左僕射高潁、內史令李德林、上柱國楊素、吳州總管賀若弼、上柱國樑睿、柱國王長述、虢州刺史崔仲方、開府王頒、左武衛將軍杜整、光州刺史高勵、晉州刺史皇甫績等11人之多。

他們從不同角度論證了滅陳的必要性和勝利的可能性,提出了許多可資借鑑和利用的重要謀策。對於這些,楊堅不但樂於傾聽,而且擇善而從。正是在集思廣益、博採衆長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個完整而周密的滅陳戰略實施計劃,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破壞陳朝江防能力及其物資儲備的實施計劃。

隋朝爲什麼要南下滅陳?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此一計劃主要釆自高潁所獻之策。據《隋書》載稱,開皇二年以後,高潁建議在江南收穫季節,調集一部兵力,採取虛張聲勢之法,擺出進攻的架式,迫使陳朝屯兵守禦,以此延誤其農時。待陳大軍齊集,隋軍便解甲收兵。如此反覆多次,陳軍必定習以爲常,麻痹不備。

一旦隋軍真正出兵進攻之時,陳軍因喪失警惕必然不信,在其狐疑不定之際,隋軍即可乘機渡江登陸而戰。高潁還建議,要密遣行人,因風縱火,燒燬和破壞陳朝的物資儲備,這樣,不出數年,自可財力俱盡。

高潁的這個建議,是針對陳朝憑恃長江天險,以水軍力量阻遏隋軍南渡的企圖,而提出的釆取佯動誤敵和派遣間諜之法,首先破壞陳朝的沿江防禦能力和後方物資儲備,然後乘其戰備鬆懈和國力削弱之隙,而進行突然襲擊一舉滅陳的長遠實施計劃。楊堅完全予以釆納實行。二是南下滅陳的軍事部署及其實施步驟。

據《隋書》記載,開皇六年,虢州刺史崔仲方上書就攻陳的軍事部署及實施步驟問題,提岀瞭如下建議:自武昌以東,在嶄州、和州、滁州、方州、吳州、海州等長江下游沿江要地“更帖精兵,密營渡計”;自武昌以西,在益州、信州、襄州、荊州、基州等長江上游沿江地區“速造舟楫,多張形勢,爲水戰之具。

崔仲方認爲,此一計劃實施後,如果陳以精兵增援上游,那麼,武昌以東“密營渡計”的隋軍,即可乘虛橫渡長江,直搗陳都建康;如果下游的陳軍坐守不動,那麼,上游的隋軍則可順流直下,配合下游隋軍奪取建康。這樣,縱然陳朝恃九江五湖之險,也將無法防守自固和免於滅亡之厄。

隋朝爲什麼要南下滅陳?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第2張

崔仲方的這一建議,是個旨在正確選擇戰略攻擊方向的重要謀劃,其要點是:以武昌之東的長江下游作爲隋軍的主要攻擊地段,採取密營渡計之法,以隱蔽隋軍渡江襲取建康的戰略企圖;武昌之西的長江上游是爲隋軍的次要攻擊地段,採取多張形勢之法,以吸引陳朝的注意力,從而造成一個主次配合、東西呼應的對隋有利的戰場態勢,陷陳軍於首尾脫節、顧此失彼的被動挨打局面。

這樣,便可一舉而攻滅陳朝。崔仲方的這個建議,無疑是個較爲符合實戰需要的滅陳戰略實施計劃。因此,楊堅“覽而大悅”,完全予以採納。爲確保滅陳戰略計劃的實施,隋朝根據實戰需要,抓緊進行戰前的各項準備,其主要措施如下:大造戰船,訓練水師楊堅根據隋與陳有長江之隔和江南水多利於水上作戰的地理特點,釆納了柱國王長述修營戰艦,爲上流之師的建議,下令在長江上游地區大作戰船",訓練水軍,抓緊戰前準備。

先後派遣柱國李衍於襄州道營戰船;上柱國楊素爲信州總管於永安造大艦,練水師。與此同時,長江下游的備戰工作也在抓緊進行。楊堅先是派遣儀同三司元壽奉使於淮浦監修船艦;後又調朔州總管吐萬緒爲徐州總管,令修戰具;又令吳州總管賀若弼以老馬多買陳船而匿之,積極而又隱蔽地爲渡江作戰做準備。

加強一線兵力,溝通南北交通楊堅在大力抓好滅陳戰前的物質準備的同時,積極選派得力將帥,加強長江一線的力量。開皇初,楊堅根據尚書左僕射高潁的推薦,選派有軍事指揮才能的將領賀若弼爲吳州總管坐鎮廣陵、韓擒虎爲廬州總管坐鎮廬江,並雙雙委以平陳之事。

隋朝爲什麼要南下滅陳?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第3張

開皇六年十月,於襄州設山南道行臺,以秦王楊俊爲尚書令,統管長江上游軍事;開皇八年十月,又於壽春設淮南道行臺,以晉王楊廣爲尚書令,負責長江下游軍事。這樣,至滅陳戰爭發動前,隋朝於長江一線的兵力和戰備得到了很大加強。

爲了解決南下攻陳作戰的物資補給,楊堅於開皇七年四月,組織大批人力開鑿運河山陽瀆,北起淮河南岸的山陽,南抵長江北岸的江都,溝逋了南北戰略交通,便利了江、淮漕運,從而使關中、中原的物資得以調運東南,保障了對陳進攻作戰的物資需要。多方誤敵,困敝陳朝楊堅依照崔仲方提出的上游多張形勢、下游密營渡計的謀略,一方面,公開命令上游隋軍大造戰船,擺出一副即將順流而下的進攻姿態,以此吸引陳朝統治者的注意力。

爲使陳人確信上游隋軍造船是事實,楊堅令造船者順江漂下大量造船廢木料。陳叔寶果然上當,誤認上游隋軍即將發動進攻,遂命散騎常侍周羅喉帥兵屯峽口,企圖侵佔隋屬峽州以阻遏隋軍順流而下。這樣,楊堅以製造上游立即進攻的假象迷惑陳朝,誘使其調兵西上,從而轉移了它對下游隋軍備戰活動的注意力。

隋朝爲什麼要南下滅陳?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第4張

另一方面,楊堅釆納吳州總管賀若弼以馬易船的建議,令其暗中用老馬換取大批陳朝民船,以此掩蓋隋軍的備戰企圖。賀若弼還釆用佯動惑敵之法,從而使長江下游隋軍的備戰活動,得以祕密而順利地進行。

與此同時,楊堅還按照高潁的建議,派遣大都督張裔、來護兒等人多次率領間諜潛入陳境後方,破壞其儲備,擾亂其人心,收到了致“陳人益敝”的效果。製造輿論,爭取民心。楊堅此舉的目的,一方面以神龍導引益船東進的神話表明伐陳是顯行天誅,藉此威懾陳朝;一方面是爲了揭露陳叔寶的黑暗統治,爭取江南士民對隋軍即將南進之舉的同情和支持。

結語

同時,對於已經捕獲到的陳朝間諜,撈堅採取優容感化的政策,一律放歸江南,利用他們傳播隋軍聲威,動搖陳朝的民心士氣。楊堅通過以上臨戰的準備和動員以後,終於把南下滅陳戰爭的實施,提到了隋王朝的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