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什麼是鬥將?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什麼是鬥將?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鬥將指的是兩軍對陣的時候,各出軍中一員猛將進行對戰。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回合,這個回合還真的就是從最初戰場上演變出來的,中國春秋之前的戰爭,主要是車戰,沒有步兵也沒有起兵。

戰鬥方式就是三個人乘坐一輛車,中間的駕車,兩邊的各持不同的武器,兩車交錯時攻擊對方,之後再調轉車斗,車輪交錯一次就叫一個回合。

但後來隨着生產技術的進步和戰爭規模的擴大化,車戰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出現了步兵和騎兵,中國最早的騎兵記錄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一下子讓趙國躍升爲戰國時代的強國。

但是那個時代的騎兵,對步兵作戰還沒有絕對的優勢,騎兵的優勢是快,來無蹤去無影,但要說跟步兵打仗,頂多就是平分秋色,因爲那個時代的騎兵少一樣東西,馬鐙。

什麼是鬥將?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不要小看馬鐙這個東西,之前沒有馬鐙的時候,人騎馬的時候,必須是雙腿緊緊夾住馬肚子,一個手拉住繮繩,你這樣的話就只剩下一隻手,發揮的空間就大大降低了。

沒有馬鐙的時代,騎兵最常見的武器是朔,一個常常的杆子前面是尖頭,靠着衝擊力打敗對方,這樣看起來其實很笨拙。

馬鐙大規模裝配至少是從西晉開始的,從這個時代起,草原騎兵纔開始對步兵有了絕對優勢,有了馬鐙之後,雙手可以解放出來,不管是弓箭還是砍殺,都可以用全力,大大提高的騎兵的作戰能力。

也有考證出來,漢代也有馬鐙,那肯定只是零星的,一個東西的出現,之前肯定有類似的模型,但公認的騎兵大規模運用馬鐙,要等到西晉時期了。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三國演義》裏面的戰鬥場面,是不可能出現的,尤其是關羽不可能拿着青龍偃月刀,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你想解放雙手,做出各種花哨的動作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三國演義》裏的鬥將場面,在那個時代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關羽那種漂亮的持刀方式,或者一躍而起斬對方於馬下,更是不可能,技術條件限制,誰也不行。

那麼是不是有了馬鐙之後,鬥將這種事就有了呢,有了馬鐙,鬥將也是不可能的,戚繼光曾說過,打仗就是亂刀砍來,亂刀還他。

打仗這事從來都是你死我活,一點都不美,血淋淋的,誰你鬥將呀,簡直就是搞笑,打仗就是比誰有組織,誰的攻擊更有章法,誰的力氣更大,刀更鋒利,箭更毒辣,藝術的誇張甚至讓很多殘酷的戰爭產生了美感,這其實是很多人最大的誤解和錯覺。

什麼是鬥將?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第2張

鬥將這事,都是藝術的誇張,拳怕少壯,古代老將軍動不動六十多七十多還去出征,那憑藉的是經驗,是戰爭的把控能力,是士兵提刀就砍得狠勁,兩個將領打來打去實在是很搞笑的事情。

當然優秀的將領,都會鼓舞士氣,衝鋒陷陣是肯定有的,帶着自己的兵衝向敵人是肯定有的,遇到對方的將領那就是一頓砍殺,管它多少回合,你不退就是死,沒有別的選型。

李世民最擅長的就是,帶領騎兵衝鋒,把對方的陣型衝散,這樣纔是古代真實的戰爭,一頓砍殺下來,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爲什麼電視裏展示的都是死亡或者是健碩的士兵,因爲那些受傷的,實在是太慘了,一般人的心理根本無法承受。

鬥將這事,都是小說做的藝術化的誇張和美化,讓打仗看起來更有觀賞性,實際上真實的戰爭完全沒有任何的觀賞性,亂拳打死老師傅,人多勢衆殘忍血腥纔是戰爭的本來面貌,不要被影視劇欺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