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時期,武舉制度有什麼作用?存在哪些侷限?

明朝時期,武舉制度有什麼作用?存在哪些侷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宋時期,就開設了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通過殿試之人則被稱之爲“天子門生”。明朝時期,無論文試還是武試,都延續了這個傳統。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一、武舉的作用

1.抵禦外侮,保衛中華

明朝重文臣輕武將的風氣較爲濃厚,武將的社會地位不高,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很多歷史文獻也沒有將明朝優秀武將的詳細事蹟記載下來。

除了陸炳這個中舉者破例進入內朝,武舉狀元陳啓新中舉後破例被授爲科道官外,其餘通過武舉出生的武將一共有24人,其中有10名武舉出生身的將領在邊防軍中擔任武將,四個武舉出身的將領參與了抗擊日本海盜的戰爭,並在戰爭立下了顯赫戰功,這兩類將領分別佔據了全部總數的41.8%和16.7%。

在武舉將領中戰功比較突出的有平民出身的將領王效,此人是在明世宗時期通過了武舉會試,史載王效的有關事蹟,贊其“爲人忠誠,愛兵如子,文武雙全,屢出奇策,大敗蒙古,名聲顯赫。”

抗擊日本海盜的名將俞大猷亦是武舉出身,“幼,天資聰慧,好讀兵書,善用兵法,出神入化,堪稱全才也!”此人乃1535年通過了武舉考試中的會試,而成爲明朝的一員大將,在抗擊日本海盜的戰爭中,俞大猷用兵如神,屢建奇功,大敗日本海盜,爲維護國家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外,像趙國忠將軍、張可大將軍、安國將軍、尹鳳將軍等人都是當時明朝出類拔萃的武將。史載,“明末大將吳三桂乃武舉中式者。”

2.鎮壓反抗、維護統治

明王朝的武舉之制在鎮壓反抗、維護統治方面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讓文制科舉的落榜者能有另一個進身官場的途徑;另一方面是想借助武舉考試籠絡武學人才,以此預防他們與朝廷對抗作亂。事實上,明朝的確有不少皇帝也注意過通過武舉之制去籠絡武學人才。

明朝時期,武舉制度有什麼作用?存在哪些侷限?

武舉之制選拔出大量鎮壓起義的中等軍官或下等軍官。農民軍起義伴隨着明朝的歷朝歷代,明初農民軍起義還僅是小規模的,到了明朝中後期,因爲政治日益腐敗,國力逐漸衰落,農民軍起義愈演愈烈,嚴重威脅了明朝的統治。

而明朝武舉考試錄取名額與明朝農民軍起義的發生是相輔相成的。在明初,武舉考試的中式者僅是2至7名,或15名,最多也不超過30名。1504年武舉中式者爲35人,1508年武舉中式者爲60人,1547年武舉中式者爲70人,1550年武舉中式者爲90人,1589年武舉中式者爲106人,1622年,武舉中式者爲165人,1631年武舉中式者爲100人。

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發現明朝武舉錄取人數越來越多,這種錄取模式也就讓明朝武舉之制的性質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由培養高端將才發展爲培養中低端將才。

二、武舉的侷限性

1.武舉之制刺激了人們追求功名的慾望

明王朝的武舉制度被當時的民衆當作獲取功名利祿的一種手段,並且在社會上得到了極爲廣泛的認可。寫於清朝的《儒林外史》中的魯小姐曾說過這樣的話:“當今社會,好男兒志在四方,不吃分家之飯,依我之見,男兒絕對不能繼承父輩衣鉢,而應發奮圖強,在有生之年考取功名,也算是飛黃騰達,光宗耀祖。”

此話從側面深刻體現了明朝功名之風的盛行,並且這種風氣在當時的社會上是極爲濃厚的。然而在這種功名之風的籠罩下,在科舉考試中,不論是文制科考,還是武制科考都被徹底淪爲獲取功名利祿的一種手段,從這一角度而言,文舉與武舉是沒有什麼差異的。

因此,在明代也就有着越來越多的人去應試武舉,史載:“嘉靖三年,武舉鄉試參與者不足五百人,至嘉靖五年,武舉鄉試參加者達千餘人。”誠然,明朝武舉應試者的逐漸增多,並不能說明文制科舉與武制科舉的地位是完全相同的。

明朝時期,武舉制度有什麼作用?存在哪些侷限? 第2張

當時明朝士人皆極爲崇尚文舉,都想在文舉考試中能取得勝利,可是因爲文舉考試的人太多,競爭異常激烈,很多讀書人考了三四十年都無法中舉。史書記載“武舉乃文舉不成者參與多之。”那些整日在屋內飽讀聖賢書的書生們,爲了追求光明磊落,轉而投向了自己不擅長的行軍佈陣。

在明朝由參加文舉轉爲武舉,不但可提升中舉機率,而且還有機會成爲文官,其最終效果幾乎和文舉一樣,這樣對在文舉考試中苦苦掙扎的讀書人來說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

在明朝不僅文舉中的落榜讀書人崇尚武舉,那些世襲軍職的子弟同樣也是如此,雖獲得朝廷的俸祿尚在其次,而在明朝那個極度崇尚名利的社會中,不獲取功名是很難獲得社會地位的。

然而獲取功名有兩種途徑,文舉的難度非常之大,一般人都難以中舉,因此,這些世襲軍職的軍官就將目光投向武舉,只要通過武舉考試,不但能升官發財,而且社會地位也會大幅提升。

2、武舉的從屬地位決定武科出身的武官不能被重用

從理論上而言,武舉之制對危機四伏的明朝政府來說是極爲重要的,因爲武舉考試可以選拔出優秀的將領,進而鞏固明朝的統治根基。從這一層面來說,武舉之制理當爲明朝政府所重視。史載朱元璋當政期間有武官28754名,明憲宗時期有武官82540名。

可是在這個龐大的武官集團中武舉出身的僅是26人。其實明朝很多著名的將領都是世襲的,譬如著名的抗倭將領戚繼光就是世襲軍職。武舉初始之時錄用的人數不超過10人,這樣的錄取比例,在明朝龐大的將領隊伍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明朝時期,武舉制度有什麼作用?存在哪些侷限? 第3張

文制科舉造就了一個極爲龐大的進士羣體,在明朝的政治體制、經濟、軍事以及整個社會的行政管理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功效。《明經世文編》中記載明朝的丞相一共有172名,其中有10%的人員是翰林出身,而進入翰林院的基本資格就必須是進士身份。

可是,明朝武舉的發展遠遠不如文舉順暢,考試程序一直沒有固定下來,甚至有時候根本不能如期舉行,在錄取人數、授官等級上沒有形成具體的定製。因此,明王朝的文制科考與武制科考相比,武舉僅是文舉的一種補充工具而已。

武舉考試的從屬地位讓武舉出身的將領在明王朝的邊境保護、抗擊日本海盜、鎮壓農民起義以及各種叛亂的進程中始終不能佔據主導地位。

3. 武舉之制選拔的武官素質不高

明王朝吸取了唐朝安史之亂的教訓,從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就重視文科輕視武舉,經過大約一百多年時間的發展,明朝的文制科舉進入了全盛時期,文官在明朝政府也享有很高的待遇。換言之,明朝武官的社會地位較爲低下。

“明,尚文之風甚濃,尚武意識漸落。”在明朝政府重視文科輕視武舉思想的影響下,社會上很多讀書人熱衷於追求文舉,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去參加武舉考試。縱然是一些世襲軍職的將門子弟,但凡文才稍微出衆的都會去參加文舉考試。

“將門子弟,世襲爵位,仍攻讀文業,冀於文舉中式。”如此一來,武舉出身的軍官往往在社會地位上遠遠低於文舉出身的官員。那一時期只有那些在文舉考試中屢次落地的讀書人以及世襲軍職的將門子弟纔會去爲了獲取功名而參加武舉考試。

明朝時期,武舉制度有什麼作用?存在哪些侷限? 第4張

因此,但凡參加武舉之人皆是文舉考試的失敗者,甚至有的人在文舉考試中多次失敗。由此可推測,相當一部分的武舉參加者的素質都不是很高,這也就導致了武舉考試選拔出的將領絕大多數只能在明朝軍隊中擔任下級或中等軍官,擔任高級軍官的人數鳳毛麟角。

譬如明思宗時期明朝政府因爲維護統治的需要,刻意重視武舉,武舉的錄取人數也直線上升,可是武舉中式者的素質卻大幅下降,從而導致當時社會上不少人譏笑武舉考試不是在選拔具有軍事才能的優秀將領,而是在選拔“打手”。

結語

明朝皇帝重視武學,希望藉助武舉考試選拔出更多的優秀將領。可是在武舉考試內容上卻偏重於對體能、力量、武藝的考覈,而輕視了對軍事謀略、戰略眼光的考覈。以至於有應試者直接在武舉考場質問監考官:“請問今日選將才乎,選家丁乎?”。

由此可窺知,武舉考試選拔的武官素質斷然不會很高。同時這是爲何武舉出身的軍官不能擔任高級將領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