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古代城隍廟是何起源?爲何遍及全國城市?

在古代城隍廟是何起源?爲何遍及全國城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信仰,今人如是,古人亦如是。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說起城隍廟,想必很多朋友都有所耳聞,城隍廟遍佈我國各地,無論燈紅酒綠的大都市還是古樸幽靜的小城鎮都能尋見它們的蹤影。對於信奉宗教的人們來說,城隍廟是一方兼容幷包的祭祀聖地,其悉心供奉的城隍神更被譽爲“中國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時至今日,國內一些城市十分注重城隍廟的修繕,將其作爲旅遊景點宣傳開放,前來參觀拜訪的香客絡繹不絕,使城隍廟逐漸成爲地標性建築一樣的存在。城隍廟來頭不小,雖然其名聲在外,但許多人對它們的由來仍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城隍廟爲何遍及全國城市?城隍爺究竟是何人?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城隍廟與城隍爺的身世之謎。

在古代城隍廟是何起源?爲何遍及全國城市?

“城隍”一詞曾在《周易》中出現過,書中談到,“城復於隍,其命亂也”,其中“城”有“城市的圍牆”之意,而“隍”意爲“城外沒有水的壕溝”,二者組合起來便指“有圍牆壕溝的城市”,通俗來講,城隍起初指的就是古代常見的護城河。後來道教逐漸興盛,人們開始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大力推崇祭祀城隍神。這一時期,土地、山神等地方神靈也備受推崇,成爲人們重點祭祀的對象。與坐落在各地鄉村的土地廟不同,城隍廟依附城市發展,古代凡是建有城池的地方,都孕育着頗具當地獨特風格的城隍廟。

我們知道,由於上古時期生產力水平較低,人類深知自己無力同強大的自然抗衡,這份對潛在危險的恐懼從未消散,一直深深紮根在人們心中。在弱小與恐慌的雙重壓力下,人們開始尋找內心的泄洪口。這時,“萬物皆有靈”、“天人合一”等觀念引導他們逐漸將希望寄託於神靈的庇佑,他們通過虔誠祭祀,渴望自身的念想能夠被神靈所感知,於是這便催生了人類的原始信仰。神靈因信仰而存在,城隍神便在人們的推崇之中漸漸成爲中國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

古代各地存有衆多關於城隍神的記載,最早還得追溯到周代的《禮記》。“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爲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句中出現的 “大臘八”其實就是每到年末人們祭祀的八位神明,其中第七位神名爲“水墉”,即溝渠神,也就是後來我們瞭解到的城隍神。在人們心目中,城隍神擔任着冥界的地方官,其職權地位與陽界的市長相當,這便奠定了城隍廟與城市發展同進退的命運,同時也將城隍廟置入日新月異的社會變迭中。

在古代城隍廟是何起源?爲何遍及全國城市? 第2張

到宋代時,城隍神的羣衆接受度已變得很高。隨着城隍信仰逐漸深入羣衆,各地信奉的城隍神也變得更具人性化色彩,加上多年來不斷髮展創新,城隍神逐漸與當地風土人情緊密結合起來,顯得更接地氣。同時,城隍神的來源更趨多樣化,既有人民公認的英雄烈士,也有已故名臣,例如北京人民祭祀文天祥、西安和全國大部分城市祭祀紀信等等。

後來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爲了反腐敗,乾脆下令大封城隍神,他認爲倘若在各地賜封城隍神,人民一定會產生敬畏之心,一旦有了敬畏之心,他們也就不敢胡作非爲了。於是他專門爲城隍設立了與各地行政規劃相對應的都、府、州、縣體制,同時還爲他們搭建廟宇、分封官爵,以及配備相應的衣冠旗號。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將葬身於戰場的的將士們封至各地做城隍老爺,意圖讓他們在冥界中統率同類,打理事務,造福人類。接到命令之後,全國各地的官員趕忙開始籌建嶄新的廟宇,誰也沒料到自己竟然會成爲神靈的重點監督對象。據說城隍神共有好幾個助手,他們各司其職,其中文判官手中掌握生死簿,負責調查人民生平素行善惡以及壽夭,武判官的職責是對已定罪的人執行刑罰,他手下還有四位將軍,其中兩名是我們人們俗稱的黑白無常。

從城隍信仰的變化中我們可以得知,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漸過渡到人格神的。也就是說,原本人們心目中的城隍神只不過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部分,如今隨着社會發展的變化,城隍神的形象中融入了人的品格色彩,人們希望那些偉大的英烈逝後能化身爲地方神庇護後人。據歷史專家認爲,漢代的紀信是城隍從自然神轉變成人神過程中的最早產物。長安作爲城隍信仰的發源地,對城隍信仰的傳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這裏還產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紀信。《長安縣誌·王曲城隍廟會》有着這麼一個記載,相傳在楚漢滎陽之戰的時候,漢將紀信假扮成漢王想要救劉邦於水火之中,結果中途被項羽燒死。劉邦獲得勝利後悲痛欲絕,遂將紀信封爲十三省總城隍,並在長安給紀信建立了廟宇,規定每一年農曆二月初八爲他的祭祀日,後來被人們舉辦爲廟會。

在古代城隍廟是何起源?爲何遍及全國城市? 第3張

城隍廟與城隍神由來已久,寄託了人們對風調雨順、幸福安康的渴望,更是農業文明時代渺小人類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