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探索古人對蚊子習性與危害的認識,他們是如何防蚊的?

探索古人對蚊子習性與危害的認識,他們是如何防蚊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都深受蚊子的侵擾,古人是如何防蚊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蚊子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餘年,遠超人類的歷史。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蚊子被劃爲36屬,共3600個品種。

自古以來,蚊子便伴隨着華夏民族茁壯成長。尤其在炎熱的夏季,蚊子大批量繁殖,它們除了會到處飛來飛去,嗡嗡亂叫,擾人心緒外,還會叮咬人體、吸血散毒,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作爲全國各地最常見的吸血昆蟲之一,蚊子的數量龐大,難以消滅與根除。

幾千年來,古人對蚊子深惡痛絕,深受其害,因而想方設法驅趕蚊蟲,消滅蚊子,可謂是煞費苦心。那麼,古人究竟如何防止蚊子的叮咬呢?

探索古人對蚊子習性與危害的認識,他們是如何防蚊的?

一、古人對蚊子習性與危害的認識

蚊子的體型最小,卻對人體危害極大。最常見的危害之一便是叮咬人體,令人瘙癢難忍,嚴重影響人們的睡眠質量。

《莊子·天運篇》記載:“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意爲:蚊虻之類的吸血蟲子叮咬皮膚,會令人通宵無法入眠。

其中,“噆”乃形聲字,從口,朁聲。原義爲銜、含或品嚐,與蚊蟲合用則爲“叮咬”的意思。此外,蚊子不僅繁殖速度快,生命力還格外頑強。從幼卵至成年蚊子不過半個月時間,而每隻蚊子一週便會產卵一次,每次可達近400個卵,數目驚人。

《漢書》有云:“衆喣漂山,聚蚊成雷。”指的是衆人集中吹氣,可將一坐山吹動;而成羣的蚊子聚集在一起,其煽動翅膀的盛宴如同雷聲一般震耳欲聾。

由此可見,蚊子的力量不容小覷,一隻蚊子尚且構不成威脅,但一羣蚊子則會令人痛不欲生。我國南方地區的夏季傍晚是蚊子肆虐的時間段。蚊子猶如影子般與人體緊密相連,團團將人們包圍,隨時伺機而動,惹得人火冒三丈卻又無可奈何。古人對蚊子的厭惡史也十分悠久,古代詩人常在詩文中歷數蚊子的吸血行爲以及對人類生活的破壞。

例如,晉人傅選曾在《蚊賦》中寫道:“妨農功於南畝,廢女工於杼機。”雌蚊以人類鮮血爲食,以此來繁衍後代,此乃蚊子的生存之道。此物雖微小,卻害人不淺,既影響農民的耕種,又影響女子的織布,相當於抑制了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上天創造了渺小的蚊子來干擾人類的生產生活,而人類也想法設法地消滅蚊子,殊不知是人類的不幸還是蚊子的不幸。傅選形象地刻畫了蚊子侵蝕人類與動物的機體,令人疲於奔命,導致人們無法正常勞作以及休息的種種“罪證”,表達了對蚊子的厭惡與憤怒。

皮日休也在《蚊子》一詩中寫道:“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形象生動地道出了普通貧苦人家因無蚊帳庇護而遭受蚊子傷害的悲慘境遇。

此外,韋楚老也曾作詩極力控訴蚊子的罪行:“請問貪婪一點心,臭腐填腹幾多足?”無不展現了江上蚊子的恐怖無情與貪婪無度,同時流露出對蚊子醜惡行徑的痛恨與無奈。蚊子行蹤飄忽不定,且善於襲擊、躲避與潛逃,因此常人無法有效防範,只能任其肆虐。不少人除了心中煩悶,別無他法。

探索古人對蚊子習性與危害的認識,他們是如何防蚊的? 第2張

唐代文人吳融在比較了各地蚊子的殺傷力後,發現平望的蚊子最爲狠毒。爲此,詩人特地寫下《平望蚊子》:“唯是此蚊子,逢人皆病諸。”在作者看來,毒蛇會蜇人,但由於體型偏大,尚且可以躲避;毒蟲的確有毒,但其行動緩慢,尚且可以驅趕。然而,蚊子體型微小,行動又快,是比毒蛇與毒蟲更爲可惡的生物。

蚊子不僅危害範圍廣泛,週期也十分漫長。宋代文人秦觀在《冬蚊》中寫道“猶自傳呼欲噬人”。詩人認爲在所有的蟲子中,蚊子對人類的危害尤其猛烈,連寒冷的深秋與初冬也時常有蚊子出沒盯人。

華嶽也在《苦蚊》重寫道:“可憐翠微翁,一夜敲打拍”。可見蚊子時常擾得古人徹夜難眠,只能通宵拍打消滅蚊子。隨着朝代的更迭,古人逐漸發現,蚊子給人帶來的危險不僅僅侷限於叮咬與吸血,它們還會傳播疾病,嚴重會導致人與動物死亡。

《物類相感志》記載:“鱉與蝤蛑被蚊子盯了即死”。由此可見,蚊子是鱉與蝤蛑的天敵。“鱉”又可稱爲甲魚,而甲魚最怕蚊蟲叮咬,因爲叮咬部分會導致潰爛而無法癒合,直至死亡。

此外,民間也流傳着“蚊蚋噆草間,人馬俱病”的說法,可見蚊蟲對於人和馬都是百害無一利。《談圃》中記載:“有廳吏醉僕,爲蚊子所齧而死”。衆所周知,蚊子主要依靠二氧化碳以及熱量輻射的方式來確定即將叮咬的目標。而喝醉酒的人身上的數值發生變化,極其容易吸引蚊子。古人並無科學觀念,見蚊子羣聚可將醉酒的小吏活活咬死,自然不寒而慄、膽戰心驚。

連著名學者歐陽修也對蚊子深惡痛絕,他曾在《憎蚊》中寫道:“雖微無奈衆,惟小難防毒”。僅“憎”與“毒”二字便將蚊子的惡毒展現地淋漓盡致。因蚊子危害極大,古人很早便開始觀察蚊子的形態以及生活習性。《東方朔傳》中稱蚊子“長喙細身,晝亡夜存,嗜肉惡煙”,說的是蚊子長着鋒利的嘴以及細長的身體,晝伏夜出,喜食人畜的鮮血,而懼怕煙燻。

《齊東野語》裏說:“今孑分……久則蛻而爲蚊。”由此可見,古人早已知曉蚊子乃污水中的無足蟲蛻變而成的,而蚊子的繁殖過程也是在水中進行,且蚊子時常藏匿於草叢之中。

《甕牖閒評》記載:“蚊子初不能鳴,其聲乃鼓翅耳”。可見古人通過研究得出了蚊子發出的“嗡嗡”聲實際上乃其翅膀震動的聲音。《北史·列傳》提到:“漠北高涼,不生蚊蚋”。古人通過嚴寒的地區不生蚊子推斷出蚊子喜歡在溫暖、溼熱的水域生活。

明清時期,古人對蚊子的認識趨於全面且系統,“藥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蚊子也有一段詳細的記載:“蚊處處有之。冬蟄夏出。”此外,清代學者也曾用“利嘴迎人,目察毫端,飛揚跋扈、飛成市、聚若雷……蛛網收拾、伏翼掃除”等形象生動的詞彙來描述的形態特點、生活環境以及生存習性。同時,清代學者還指出蚊子的天敵爲專門吃蟲子的蜘蛛與蝙蝠。

探索古人對蚊子習性與危害的認識,他們是如何防蚊的? 第3張

二、古人的驅蚊方法

1.蚊香

爲了有效防控蚊子的危害,古人發明了蚊香。《詩·周頌·維清》中記載:“文王之典。肇禋。”其中,“肇禋”意爲開始祭天。由此可見,早在先秦時期,周人便已通過焚燒木材升煙來祭天,從而祈求上天的庇佑。

《周禮》中記載了“大宗伯”的職責,即“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不過,此時雖有祭祀禮儀,但只是利用普通的柴草以及布帛生煙,還不曾燃香。《周禮·天官冢宰第一》中提及了甸師的職務爲“祭祀,共蕭茅”。其中,“蕭”指的是香草,焚燒時可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漢書》記載:“薰以香自燒”。而《漢官點職》也提到了專門負責“執香爐燒薰”的職務。

由此可見,漢朝已經出現了燒香的習俗,不僅僅侷限於祭祀典禮,也可用於改善室內環境。

《賈琮傳》中記載:“交阯土多珍產……異香美木之屬”。說明古人已經發現了盛產香料的地區。

《博物志》中提到:漢武帝時期,統治者提倡“焚香辟邪”,即通過燒香來趨避邪氣。

綜上,香的作用逐漸發生變化,從祭祀到薰室,再到辟邪,香的功能在不斷擴大。由於蚊子天性怕煙霧,因此古人萌發了利用焚香來驅蚊的想法,進而發明了“蚊香”。

《荊楚歲時記》記載:“採艾以爲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每逢端午節,古人會將艾草插於門上,還常用雄黃酒塗抹全身,以此來淨化空氣,同時也能起到驅趕蚊蟲的效果。歐陽修在《憎蚊》中寫到:“薰檐苦煙埃,燎壁疲照燭。”可見古人會利用煙燻來驅趕蚊蟲,但詩人並未提及焚燒何種材料來產生煙霧。

不過,宋代《孫公談圃》中提及“以艾煙燻之”。艾本身具有獨特的氣味,早期還被用於“避疫”,因此古人最遲在北宋時期便已開始用艾驅蚊。此外,艾易燃燒,長期被用於“艾灸”,因而成了蚊香的主要材料。

《格物粗談》裏說:“收貯浮萍……加雄黃,能祛蚊蟲”。由此可見,以浮萍與雄黃爲主要原材料製作而成的“紙纏香”應當是最早的蚊香,也稱作“棒兒香”。

此外,除了雄黃與浮萍外,史料上還記載用鰻魚骨、麻葉等材料製作蚊香。不過,雄黃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它是古代的“殺蟲劑”。《神農本草經》記載:雄黃“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還記載了浮萍可以治療“暴熱身癢”的症狀。因此,古人將二者結合起來驅蚊,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及百般嘗試才確定下來的。

“蚊香”在宋代是常見的生活用品。《閒窗括異志》記載:“燒薰蚊蟲藥,爆少火入印香籮內,遂起煙焰。”其中,“薰蚊蟲藥”指的便是蚊香的一個種類。此外,《武林舊事》中提及了專門製作蚊香的作坊,即蚊煙作坊,可見蚊香的原名叫蚊煙,同時也說明宋朝已經對蚊香進行規模化生產。

探索古人對蚊子習性與危害的認識,他們是如何防蚊的? 第4張

2.蚊帳

蚊帳堪稱中國人的“防蚊神器”,更被外國渲染爲“中國法寶”。

其實,有關蚊帳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召南·小星》:“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其中,蚊帳最初的叫法便是“裯”。《鄭箋》中將“裯”註解爲牀帳,而“幬”與“裯”音同義同,意思皆爲牀帳。

《金樓子》記載:“因開翠紗之幬,進蚊子焉”。

即齊桓公在休憩之時,忽然對管仲說:“如今國富民強,不用我多加擔憂。唯有這蚊子,肚子餓了卻找不到食物,我甚是憂心”。因此,齊桓公特地打開蚊帳令蚊子吸血。誰料“其蚊有不知足者……腹腸爲之破潰”。

對此,齊桓公甚是感慨,認爲貪婪的蚊子與不知滿足的人如出一轍,故命全國子民以“蚊”爲鑑,大力推行節儉之風。東漢劉熙在《釋名》中寫道:“帳……施於牀上也。”其中,“帳”乃牀上用品,主要用於遮擋,保護隱私。而後,蚊帳又被稱爲“蚊幮”、“蚊幬”等。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蚊帳材料的使用也應當遵循嚴格的等級制度。宋朝以前,常見紡織品的種類主要有絲、麻、葛等。宮廷貴族大都運用錦、羅、紗等高級絲織品來製作蚊帳,且絲織品皆爲宮廷獨享。

探索古人對蚊子習性與危害的認識,他們是如何防蚊的? 第5張

相反,平民百姓則利用相對粗糙的葛或布來製作蚊帳。直到宋朝,水上絲綢之路開闢後,國內開始大量種植棉花,在紗布與紗帳出現後,絲綢的地位也不復從前。在南宋《韓熙載夜宴圖》裏,蚊帳的樣式以及懸掛方式與如今並無二異。

結語

除了蚊香與蚊帳外,古人還想到了其他的驅蚊方法。例如,清代文人汪秀峯在《詠蚊》中寫道:“乍停紈扇便成團,隱隱雷聲夜爲闌”。其中,“紈扇”指的便是用蒲葉製作而成的扇子,寺中僧人常用蒲扇來驅蚊,且這種方法如今也適用。

再如,清朝已有外形精緻美觀的驅蚊燈,燈身上有一個喇叭形狀的大口。燃燈後,燈內釋放出的熱氣體會將蚊子迅速吸入,而蚊子也將不久於人世。綜上,古人驅蚊的辦法多種多樣,形式豐富,流傳直至現代依舊經久不衰,可見古人的智慧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