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玄武門政變前,李世民爲何要威脅房、杜二人呢?

玄武門政變前,李世民爲何要威脅房、杜二人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唐書》記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前夜的時候,請房玄齡、杜如晦兩人過來共商大計。結果兩人不願意來,李世民只能動刀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不過,這個“動刀子”事件不能單純地怪房玄齡和杜如晦不忠心。實際上,這個事還是得怪李世民自己。

玄武門政變前,李世民爲何要威脅房、杜二人呢?

話說隋末之時,各地門閥起義軍紛紛逐鹿中原,最後讓太原李家笑到了最後。這事,就不得不提隋煬帝和李淵了。

隋煬帝這人,堪稱史上第一敗家子,他的資本比同樣“二世而亡”的胡亥更加渾厚,至少經過南北朝百年戰亂後,人心思定,大家都盼望着和平和大一統。而大秦第一次實現大一統後,因爲歷史文化法律迥異的原因,不少六國人民都渴望着造反來着。

結果隋煬帝是個作精,硬是把他老爹留給他的如畫江山敗光了,拱手讓給了表兄弟李淵。而李淵一開始也沒想着搶自家兄弟的東西,還是二兒子李世民極力攛掇起兵造反。畢竟,唐國公的頭銜,比世子可有用多了

李淵這個人在現在的影視劇裏被刻畫得很弱雞,好像除了生了個李世民以外沒有啥貢獻。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李淵這個人還是有點本事的。

李淵作爲鮮卑貴族之後,馬上騎射的功夫並沒有落下,曾率率幾十人跟數千巨匪狹路相逢,結果化身箭神,一連發了70多箭,箭箭例無虛發,狙死了不少頭目,以少勝多擊敗了數千匪徒。

他在起兵前,靠鎮壓農民起義軍、擊敗絳州盜賊,討伐歷山飛賊、打突厥等方式,收編敗軍殘將、大肆擴軍,組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

而且,他還是歷史上有名的“快槍手”,曾創造了兩個歷史:一個是稱帝最快,一個是統一最快。從太原起兵到攻取了長安稱帝,不到半年就建立了唐朝。

所以說,李淵並不是個廢物,只不過因爲李世民太耀眼,顯得他這個當老子的毫無作爲。同樣深受其害的,還有大哥李建成。他就像翻版的李淵,才能是有的,只是不幸遇上了李世民。

假如評中國古代帝皇成就榜,唐太宗李世民肯定是坐五望三。如果說李淵打下了大唐朝的“第一桶金”,那麼李世民就是讓唐朝發展壯大乃至騰飛的關鍵人物。甚至《資治通鑑》裏還有記載,說玄武門政變之前,李淵曾給李世民說過“江山是你打下來的,我要把江山傳給你”這類的話。

然而,李世民後來雖然混成了千古一帝,但在上位前還是經歷了一番挫折,以及非常糾結的心路歷程。

因首倡晉陽起兵,並率兵攻破長安,他被封爲秦王,開府建牙。在後來的大唐一統過程中,南征北戰,不僅立下了大功,勢力也是極具膨脹,麾下猛將如雲,謀臣似雨,漸漸成爲東宮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大患。

李建成看見秦王府欣欣向榮的景象,夜不能寐,天天做夢夢見楊勇來找自己嘮嗑,告訴他不防範二弟是啥下場。於是,他就給老爹李淵進言,說二弟手下這麼多人才,全集中一起太浪費了,我們得搞好人力資源配置,不如把他們調到外地任職,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李淵當然懂自己這個大兒子是啥意思,不過他是支持的。古人講“立長不立賢”,更何況隋朝楊廣前車之鑑還在這,他覺得還是讓李建成繼承大統比較好。不拉下偏架,幫幫大兒子,李世民就真的尾大不掉了。

於是,在李淵的命令下,秦王府的諸多人才都被調到外地去了。對於人才外流的情況,李世民非常憂慮,常常愁眉不展,長吁短嘆的。

作爲首席謀士,房玄齡倒是輕鬆得很。李世民看見他走路帶風,就差蹦蹦跳跳了,納悶問道:“玄齡啊,你怎麼一點也不擔心啊?大哥李建成這是要刨我們的根啊!”

房玄齡哈哈一笑,答道:“主上你放心好了。雖然最近流失了不少人才,但都是可替代性的普通人才,沒什麼可惜的。如杜如晦這種王佐之才,不是還在府中麼,以後你要經略天下,杜如晦肯定能幫你大忙。”

房玄齡的話當然沒錯,不過周星馳說得好,像他和杜如晦這樣“拉風”的男人,就如黑暗中的螢火蟲一樣,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衆。太子李建成又不是瞎子,豈能讓這兩人跑掉。

他對三弟李元吉說道:“秦王府中能讓我放心不下的,只有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開始時,他還想拉攏房玄齡和杜如晦,結果兩人也不是瞎子,見過范冰冰了,難道還能選如花?

拉攏不成,李建成惱羞成怒,不僅勾結尹德妃,讓德妃父親尹阿鼠找理由把杜如晦暴打了一頓,還找到父親李淵,讓李淵把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趕出京城和秦王府,沒有聖旨不得回來。李淵這次又拉了偏架,房玄齡和杜如晦沒多久就被趕了出去。

這下房玄齡笑不出來了,他只能收拾包裹,和杜如晦離開了秦王府。他回頭看着巍峨的京城,喃喃道:“我會回來的。”

爲啥房玄齡肯定自己能回來?因爲他知道太子李建成對李世民的攻勢已達到高潮,連他和杜如晦這種左膀右臂都被踢了出去,那麼李世民能考慮的時間將越來越少。

玄武門政變前,李世民爲何要威脅房、杜二人呢? 第2張

雖然多次旁敲側擊下,李世民都沒有心理準備政變,但他知道,李世民遲早會幹翻李建成,逼李淵退位的。因爲,李世民有着萬丈雄心,不登臨大寶不足以施展他的抱負。

果然,房杜兩人離開後,李建成加劇了攻勢。他去拉攏李世民大將尉遲恭不成,惱羞成怒讓人刺殺尉遲恭,後來又去找爸爸,把尉遲恭打入了大牢。

尉遲恭在大牢裏可受了不少苦,被李世民撈出來後,就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一起勸誡李世民反攻發動政變,並嚷嚷道:“你再不發威,我就回老家當土匪了。”

李世民還在糾結,他倒不是在糾結對付李建成。這個大哥,讓一隻手也可以吊打,他糾結的是李建成背後的李淵。是的,看着是太子李淵一直在迫害他,實際上背後的黑手是李淵。李淵的支持和放縱,才讓李世民陷入瞭如此境地。

雖說天家沒有親情,以下犯上的事情也不少,但是古代還是以孝道爲重,李世民又是挺戀舊的一個人。這次政變,肯定會是他一生黑點,搞不好就背上千古罵名,李世民遲遲下不了決心。這個時候,他就想起了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想聽聽這兩人的意見。

這種大事,肯定得入府當面詳談。於是,房、杜二人果斷拒絕了李世民,理由也很充分:你爸爸說的,我倆去你那要砍頭,我兩實在是不敢來啊。

房、杜二人真的不敢去?那倒未必,其實不過是激將法。要他兩人罵着掉腦袋的風險參與,李世民就得拿出“誠意”。

李世民果然拿出了“誠意”,取下了自己的佩刀,讓尉遲恭去請人,並囑咐道:如果兩人最後還是不願意來,砍了作數。而房、杜兩人看見刀子,相視一笑,化妝成道士潛入秦王府,策劃了玄武門之變。

這件“刀子請人”事件,歷史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最直白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房、杜二人貪生怕死,李世民大怒以刀脅迫。

但這很明顯不符合三人的人設,這三人相處多年,又都是聰明人,不至於如此,格局小了。事實上,房、杜最開始不去,不過是爲了逼李世民下定決心,別搞什麼仁義道德,兄友弟恭了。

李世民登基後,論功行賞,以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功爲一等,也充分說明了房、杜二人在玄武門之變發揮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