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和通泊之戰發生於何時?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戰事

和通泊之戰發生於何時?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戰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下面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

《雍正王朝》中,有這麼一段劇情,說的是康熙五十六年,西北戰事又起,康熙帝派出了六萬大軍前往平叛。

而這六萬大軍的將領傅爾丹輕敵冒進,結果中了準噶爾部隊的埋伏,最終全軍覆沒。康熙帝不得不從衆位皇子中挑選一位任大將軍王,前往平叛,由此也拉開了衆皇子爭奪大將軍王的爭鬥。

實際上,這段劇情並非完全杜撰,而是把這場戰役的時間提前了,本是雍正年間的戰役,硬是移到了康熙年間,而且這場戰役,清軍確實一敗塗地。

那麼這場讓京八旗家家戴孝的戰役,究竟是怎麼回事,真的是傅爾丹冒進嗎?

一、

傅爾丹冒進的這場戰役,叫和通泊之戰,是發生在雍正九年的一場戰役,此戰讓清八旗精銳盡失。尤其是京八旗,總共去了4800人,結果是4583人戰死或被俘,稱之全軍覆沒也不爲過。

此戰也是十九世紀之前,清軍所經歷的最大失敗,之後,京八旗確實是家家戴孝,朝野震動。

清朝跟準噶爾的戰鬥,一共持續了三代帝王,從康熙帝開始就三徵準噶爾,雖說也把準噶爾打的俯首稱臣,但終歸沒有徹底消滅。乾隆皇帝晚年自稱“十全老人”,其中他認爲最大的功勞,就是打敗了準噶爾,把準噶爾汗國併入了大清版圖。

和通泊之戰發生於何時?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戰事

清軍跟準噶爾前前後後打了這麼多次仗,唯獨雍正帝在位的這場戰役以慘敗告終,那麼和通泊之戰清軍究竟敗在哪裏?

與《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故意不給傅爾丹糧草,並催促他快速決戰不同。和通泊之戰是雍正帝準備了多年,並在準備十足的前提下,主動出擊的一場戰役。

康熙帝駕崩之後,蟄伏了一段時間的準噶爾部再次扯旗叛亂,但當時的大清,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是一塌糊塗。於是雍正帝主要以防禦爲主,咬牙切齒地進行改革,等待時機成熟。在這期間雍正帝成立了軍機處,任命怡親王胤祥、上書房大臣張廷玉等主持軍機日常工作。

隨後在雍正九年,雍正帝派出的清軍跟準噶爾軍隊的對決就此拉開,決戰開始了。

二、

在雍正八年,雍正帝一共派出兩支軍隊,一路是以傅爾丹爲統帥的北路軍,一路是以嶽鍾琪爲統帥的西路軍。

傅爾丹因此還制定了四路大軍直搗黃龍的策略,但大軍剛剛開過去,卻被雍正帝叫停了。理由是,這幾路大軍動靜太大,準噶爾軍隊早有準備,於是幾路大軍又開了回去。

也就是第一階段的戰役,幾乎沒怎麼打就結束了,由此雙方停戰一年,而這一年的時間,足夠準噶爾做好應對準備了。

清軍無所作爲,不代表準噶爾軍隊也坐等,他們是主動出擊,向清軍的西路軍發動侵襲戰。不僅洗劫了清軍大量的輜重,還偷走了十幾萬頭牲畜,並斬殺了三千多清軍。

頻於應對的清軍,隨後改變戰略,開始大修土木工程,打算邊修城,邊穩步前進,直到修到準噶爾腹地博爾塔拉。這個戰略應對準噶爾騎兵相當有效,城牆上再修建炮臺,有了城防,準噶爾是無能爲力的。

不過,這條戰略只實施了一半就叫停了,因爲準噶爾軍隊一直跟清軍的西路軍死磕,雍正帝認爲沒必要穩打穩進。應該利用他們跟西路軍鏖戰的時候,讓北路軍一舉侵入準噶爾的後方,直搗黃龍。

就這樣,京城最精銳的八旗兵,外加各地駐防的軍隊都派往了北路軍,準備打準噶爾一個措手不及。

就這樣,傅爾丹率領浩浩蕩蕩地北路軍,進入了準噶爾軍隊的包圍圈……

三、

和通泊之戰清軍和準噶爾軍的軍力對比:

準噶爾軍的首領,也是準噶爾汗國的首領噶爾丹·策零,親自帶兵,並帶上了幾乎全部的準噶爾軍精銳。總兵力三萬餘人,主要是騎兵,並帶有少量火炮和火槍兵,野戰能力超強。

和通泊之戰發生於何時?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戰事 第2張

清軍的統帥是傅爾丹,總兵力兩萬餘人,這其中包括京八旗約六千人,其中前鋒的鳥槍配備率過半。車騎營約九千人,這是戰車部隊,主要應對騎兵的,另外還有各類雜軍八千名。

在戰爭之前,也有曾經被俘的清軍跑回來彙報,說準噶爾軍已在阿爾泰集結兵力,欲主攻北路軍。但傅爾丹認爲這是被對方策反的士兵,並沒有採納這種說法。但機不可失,他命令軍隊快速進攻,打算趁噶爾丹·策零沒集結好就打他個措手不及。

後來他們又抓獲幾個準噶爾牧人,他們謊報前方的準噶爾軍隊只有一千多人,是故意號稱三萬的。

得到此消息後,傅爾丹確實是命令軍隊冒進,意圖一舉消滅這一小撮敵軍。

就這樣,傅爾丹的主力部隊聯合先鋒部隊,都進入到了博克託嶺,立時伏兵四起,準噶爾騎兵從高處衝鋒,傅爾丹全力抗敵。

就這樣,傅爾丹面對三倍於自己的準噶爾軍,敗局已定,苦戰無果後,傅爾丹才決定突圍。

多名將領和士兵戰死後,好不容易突圍回和通泊大營,噶爾丹·策零也隨之前來,再次苦戰一番,傅爾丹再次突圍。

四、

和通泊一戰,清軍損失慘重,等到殘餘清軍退回到科布多城時,僅剩二千餘人。

那麼傅爾丹爲什麼會失敗呢?

首先,傅爾丹確實冒進了,對於清軍來言,更擅長守城,而準噶爾軍主要是騎兵,攻城戰是他的弱點,一開始的戰略就錯了。

其次,傅爾丹的情報工作也不到位,竟然輕信一個俘虜的話,就讓大軍冒進,不管是兵力還是地形都佔劣勢的情況下,進了敵人的埋伏圈。

和通泊之戰發生於何時?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戰事 第3張

再次,發現不對勁之後,傅爾丹也沒有當機立斷,趕緊突圍,而是命令騎兵往上衝鋒,跟從上往下的準噶爾騎兵對衝,結果可想而知。等到騎兵損失殆盡了,纔想起來突圍,可惜寶貴的馬匹已經損失過半,突圍談何容易。

還有,作爲和通泊的大營,軍隊的最後保障,居然是依湖而建,這種建造的方法也不能說有問題。但在明顯戰敗的前提下,還往這跑,就是讓人家包圍的,想突圍都難,只能一個個從門口衝出去送死。

最後,駐紮在科布多城清軍沒有主動救援,留守的軍隊首領雖然號召大家去救援,可惜幾乎無人響應,甚至有人臨陣脫逃。

當然,更重要的是對方首領噶爾丹·策零作戰經驗豐富,且非常狡猾,在戰略方面都騙過了雍正帝。前期把西路軍騷擾的不行不行的,後期又打敗了北路軍,這也是噶爾丹·策零最輝煌的時刻了。

後來的他想繼續擴大戰果,但迎接他的已經是失敗了,最終雙方打得精疲力盡,不得不再次休戰。

等到下一次戰事再起時,已經是乾隆年間了,而準噶爾部再也沒有延續以往的堅強,成了一隻被打死的小強。

和通泊之戰,清軍損失慘重,精銳盡失,隨軍的近二十位將領,多數戰死或自殺。其中四位將軍,全部自裁身亡,還有七位王公大臣也是死於亂軍之中,只有個別逃了出來。

而隨軍精銳的京八旗子弟,當年可是跟隨努爾哈赤打江山的王牌軍隊,人稱“金兵不過萬,過萬不可敵”。努爾哈赤時期,曾經一萬八旗兵追着八十萬明軍跑的軍隊,就這樣損失殆盡了。

遭遇此次慘敗,京八旗家家戴孝,也就不足爲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