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止戈爲武是什麼來歷?它的本質是什麼?

止戈爲武是什麼來歷?它的本質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止戈爲武出自《左傳·宣公·宣公十二年》,“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纔是真正的武功。後來也泛指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爲玉帛,纔是武術的最高境界。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軍攻打鄭國,中原霸主晉國率軍救援,雙方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北)展開爭奪,但晉國將帥不和,戰和意見不一,部分軍隊渡過大河後退,部分軍隊在河一邊猶豫應戰,於是晉國遭遇一場恥辱的戰敗,暫時失去了霸主地位,歷史上稱這一戰爲“邲之戰”,楚莊王因而一戰稱霸。

戰爭之後,楚國的天下第二潘黨(天下第一是楚國的養由基),建議楚莊王把晉軍屍體堆積起來,築成一座大“骨髏臺”(叫做“京觀”),作爲戰爭勝利的紀念物,藉此炫耀楚國武力,以震懾諸侯。

楚莊王卻不同意,說戰爭目的不是宣揚暴力,而是爲了禁止強暴,給百姓帶來安定生活,從“武”的文字上來說,是由“止”和“戈”兩個字組成,“止戈”才能爲“武”,止息兵戈纔是真正的武功。《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楚莊王說“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爲武。”這是止戈爲武的始文。

止戈爲武是什麼來歷?它的本質是什麼?

別看楚莊王說的大義凜然,但縱觀春秋戰國,楚國一直都是好戰之國,滅人國絕人祀,楚國龐大版圖的背後是無數國家的滅亡。而且,春秋時期楚國一直被中原諸國認爲是蠻夷,原因之一就在於楚國不遵守規則,包括戰爭禮儀。

因此,楚莊王說的“止戈爲武”,用現在的話說叫政治作秀,更重要的是,楚莊王說“夫文,止戈爲武”,武字真的是止戈兩個字組成嗎?

02:甲骨文顛覆傳統認知

甲骨文中的“武”,是上下結構,上部是一把戈,下部是一個止,兩者合一爲武(見下圖)。如果不看甲骨文中的“武”字,可能會覺得止戈爲武沒有錯,但問題在於,甲骨文中的“止”,並非現在“止”的意思。

所謂“止”,甲骨文中是一隻腳(足)的形象,引申爲腳趾,這些意思後來寫作“趾”。徐灝在《說文解字注箋》中說,金文中“手”只列三指,代表手掌之形,“止”也同樣,只列三指,代表足趾之形,所以不太容易直接看出“足”的意思。

總而言之,“止”的本義是“腳”,腳用來走路,而走路自然有一定的目的地,於是“止”便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達目的地之後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大約在商周交替時期“止”有了停止的意思,《易·蒙卦》說“山下有險, 險而止”。可見,中國文字真的博大精深,每一個文字的背後都有悠久的演化歷史和豐富的想象力。

通過“止”字含義演變可知,“武”字出現之初,不可能是止戈爲武,反而更爲攻擊性,本意應該是征伐示威,即持着兵器戈行軍打仗。

文字學家於省吾一語道破“武”字真相:“武從戈,從止,本義是‘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動,‘止’即表示行動也;征伐者必用武器,‘戈’,即武器也。”當時,古人一旦用武,壓根沒有什麼後世的止戈爲武之說,背後充滿了暴力。

止戈爲武是什麼來歷?它的本質是什麼? 第2張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註釋“武”字時,引用了一段典故:“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收斂、停止之意)兵,故止戈爲武。’”或許許慎沒有見過甲骨文,誤解了武字本意,或許許慎懷有文人情懷,認爲天下應該息武,勸誡武人不要濫用武力,故意這麼說。至於楚莊王這麼說,可能是借題發揮、政治作秀,可能是誤解了“止”的本意。

因此,用“止戈爲武”來解釋武字,雖然富有哲理,也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從文字本意上來說卻是錯誤的。

鮮爲人知的是,“武”字還有舞蹈之意,是周朝貴族用於祭祀的“六舞”之一,頌揚周武王戰勝商紂王的樂舞,《論語·八佾》中說“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所謂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天子纔有資格使用的舞蹈規格。

與之相關的是,“武”字還是一種金屬打擊樂器,《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東漢鄭玄解釋:“文謂鼓,武謂金也。”

可見,“武”與“舞蹈”息息相關,那麼兩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有學者認爲,武的舞蹈意義應該早於征伐意義,原因很簡單,上古先民使用簡陋的武器狩獵,圍着獵物跺腳呼喊,將獵物趕到陷阱中獵殺,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原始的勞動舞蹈,之後演化爲巫師舞蹈,甲骨文中的“武”是上戈下腳,未必是行軍征伐,還有一種解釋是手持兵戈跺腳,即是對上古狩獵場景的原始舞蹈再現。也就是說,武字的造字思維邏輯淵源,還可能是手持兵器跺腳,到了兵戈出現之後,就用戈與腳來表現原始狩獵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