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始皇爲什麼要派蒙恬去修長城,而不直接攻打呢?

秦始皇爲什麼要派蒙恬去修長城,而不直接攻打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打秦統一六國後,佔據燕國和趙國北部的全部疆域,如此秦與北部地區就連在一塊,邊疆的安全就出現了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由於秦之上郡、隴西等邊境地區也是時常遭受匈奴襲掠,對關中、對咸陽造成間接性隱患,所以,秦滅六國後,自然就開始重視北部的防禦。當時與秦接壤的少數民族,除匈奴最爲強大外,還有月氏和東胡,但匈奴單于頭曼是一世霸主,雄心勃勃以武力征服月氏和東胡,驅趕至燕山以東和祁連山以西地區,就成爲了北方最強的一股勢力。當然了,秦國也不是吃素,秦也是通過“武力”統一六國,對於匈奴的入侵,秦國也是全軍列陣,以戰代守,以擊解圍。

早在秦未統一六國之前,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無不受到匈奴部落的入侵,邊境的安危也就解定了人民百姓的安全,甚至時常處於朝不保夕的狀況。除了當時原趙國的將領李牧,能夠與匈奴抗擊,其他國家幾乎無力抵抗,在戰略上任何方面都是處於被動消極的情況,直到秦統一六國後,秦王政這纔將被動化爲主動。

秦始皇爲什麼要派蒙恬去修長城,而不直接攻打呢?

△趙國大將李牧

秦王政於公元前215年,親自出馬巡視邊境,對匈奴制定了作戰策略:其一:從內地移民充實邊境地區,開發邊境地區的經濟,以增加戰爭的人力和物資的補充;其二:修築從內地通往邊境的道路,爲糧食的運送提供保障;其三:連接秦、趙、燕之長城,使之成爲綿亙不斷的防護屏障;其四:加緊戰爭準備,收復失地,徹底戰勝匈奴,永保邊疆鞏固。

秦國採取了秦始皇的戰爭策略,爲戰爭的需要奠定了基礎,作戰計劃也有了具體的方向。首先,把侵佔隴西河套的匈奴,趕到賀蘭山脈與狼山山脈以西。其次,將那些侵佔趙邊境地區的匈奴,驅趕到趙築長城以北。最後,秦軍主攻河套地區,雙管齊下,進擊河套北部和河套西南地區,渡過黃河,直奔賀蘭山方向。

秦始皇215年,蒙恬受命於秦始皇,率領30萬大軍戰於匈奴,蒙恬親自率主力,迎戰匈奴順利佔領河套地區。爲何蒙恬出師如此順利?其一:蒙恬實力毋庸置疑,被譽爲號稱:“中華第一勇士”匈奴豈能抵擋?其二:秦軍突襲,河套地區兵力有限,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因此,秦兵威之猛,對匈奴進行了有效的打擊,趕至了北方。至此,秦、趙原邊境全部被收復,秦驅逐匈奴之戰勝利結束。

△蒙恬率領軍隊攻打匈奴

秦始皇以絕後患,蒙恬加固長城

“中華第一勇士”在“中華英雄”的帶領一下,蒙恬收復了原來被匈奴佔領的地區,重新設立了九個原郡,郡治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之五原,共設置44個縣。秦始皇之所以要這樣設立,就是爲了鞏固後方的領土,以保證地區的正常治安,人民百姓能夠過上穩定的生活,讓國家走向強大。

△秦設置的郡縣

當然了,秦始皇想到的不僅是這些,他想到的是以絕後患,防止匈奴席捲重來,命蒙恬加修長城。於是,就有了蒙恬修築高闕沿陰山山脈至雲中原趙國之長城,並且還有新修的榆中長城,將這一片地段聯在一塊,經過多年的修築,這纔有了現在所見的“萬里長城”。爲此,長城在蒙恬的加固之下,秦朝的隱患也得以消除,長城也就逐建成爲了秦北一方,綿延巍峨的防禦屏障。

秦始皇爲什麼要派蒙恬去修長城,而不直接攻打呢? 第2張

總結:

秦驅逐匈奴,採取了由內而外的策略,先將內部打通到邊境,道路、物資等,包括內地的人員,如此即可及時預防匈奴的入侵。而蒙恬在抵抗匈奴入侵當中,起到了軍隊實力上的震懾,加以秦始皇命其修築修築長城,更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爲國家的穩定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