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徐達功高震主,爲何朱元璋卻沒有對他下手呢?

徐達功高震主,爲何朱元璋卻沒有對他下手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手下有兩名最得力的將才,一爲徐達,二爲常遇春。與常遇春不同,徐達不僅在戰場上勇武,還非常有智慧,軍隊中對士卒非常嚴格,在朱元璋面前說話行事都極爲小心翼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但作爲開國大將的徐達卻並未死於朱元璋,而是重病去世。徐達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數十年,在無數場戰役中大獲全勝,對明朝的貢獻不言而喻。功高卻不震主,是什麼讓徐達得以善終?

一、應召追隨,牛刀小試

與常遇春一樣,徐達也是出身農民家庭,通過耕作做得維持生計。徐達的性格十分剛強且有毅力,不甘心居於他人之下。從很小的時候徐達就開始學習武藝,與朱元璋一起長大,關係十分親密,對彼此都有了解。

徐達功高震主,爲何朱元璋卻沒有對他下手呢?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風氣甚重,百姓民衆無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社會上的階級矛盾也越發尖銳。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各處英雄豪傑或爲討一口飯吃,或爲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紛紛揭竿而起,希望能穩定天下局勢,郭子興就是起義的發動者之一。

湯和是朱元璋的好友,他帶領數十位勇武義士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後,寫信邀約朱元璋一同前來。朱元璋也是心中有抱負的人,就加入郭子興的陣營,後郭子興派朱元璋回到家鄉招募兵士,徐達欣然前往。從此以後,徐達征戰南北的戎馬生涯開始。朱元璋慢慢發現徐達非常有才能,就讓他擔當重任,替自己打仗。

郭子興一衆人一直在濠州地區,勢力範圍沒有太大變動。朱元璋覺得在他手下難以成就大事,爲了實現稱王稱霸的事業,決定離開郭子興。沒過多久,朱元璋在郭子興手下集合關係要好的24人,離開濠州,成功奪取滁州。在這場戰役中,徐達初次展露才能,勇力非凡,威風赫赫。

1355年,滁州地區的糧草難以爲繼,朱元璋決定攻取其他地方,將目標鎖定爲和州。攻取和縣以後,朱元璋被孫德崖的勢力抓去,徐達爲了朱元璋的安全,決定用自己與孫德崖軍交換,得以化解危機。六月之時,朱元璋率領徐達等人繼續前進,經歷渡江戰役,欲謀取集慶。戰鬥過程中,徐達與常遇春二人勇冠全軍,衝鋒在前,擒獲元朝將領,又收服了康茂才率領的義軍。

攻下集慶以後,朱元璋以此爲中心建立根據地,並改稱應天府。朱元璋繼續征討,徐達則在根據地應天防守。拿下應天府以後,朱元璋周圍各有義軍、元軍,尤以張士誠和陳友諒實力最強,與左右商議後決定先攻打陳友諒。雖然朱元璋的應天可說是處在包圍之中,但周圍這些勢力不屬於同一陣營,常有矛盾衝突,因此安全問題暫時無需擔憂。

留守應天府的次年,徐達又贏得數場戰役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朱元璋霸業的進行。他與俞通海共同向池州發動進攻,池州趙普無力抵抗,敗逃。順利攻克池州後,徐達等人的軍隊繳獲戰船無數,受到朱元璋的封賞。接着,徐達又率領軍隊攻打安慶、江北等地區,於青山戰勝趙普勝,接着繼續追擊,收潛山。

徐達功高震主,爲何朱元璋卻沒有對他下手呢? 第2張

因在安慶之地失利,徐達回到池州以後重新開始發動攻擊。一方面水路夾攻,另一方面用離間計成功讓陳友諒殺掉趙普勝,沒有趙普勝的防守,樅陽水寨很容易就被徐達攻下。1360年,陳友諒的軍隊對池州發動進攻,此時的陳友諒已在旦夕之間。朱元璋派常遇春增兵徐達,內外夾攻陳友諒,大勝。

從1962年到1964年間,徐達隨着朱元璋多次與陳友諒的軍隊交戰。到最後的鄱陽湖之戰,陳友諒無論在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上都遠勝朱元璋,陳友諒軍隊60萬,朱元璋僅有軍隊20萬,而且還只有小船。戰鬥伊始,徐達身先士卒,在他的指揮下朱元璋軍大獲全勝,還繳獲一艘敵方鉅艦。

一戰勝利,軍中士氣大振。戰鬥中,徐達的戰船焚燒燃火,他不顧自身的安全奮力撲滅,終於擺脫險境。由於雙方軍事實力懸殊,朱元璋一開始對這場戰役非常擔憂,經過這次勝利,看到軍士們上下團結,對贏得這場戰役的勝利越來越有把握。但此時朱元璋還有張士誠之憂,就讓徐達仍然守在應天。

對留守應天一事,徐達絲毫不介懷,不會因爲沒有在前線作戰就心生怨懟。在應天,徐達絲毫沒有改變治軍嚴格作風,嚴密防守,張士誠也不敢貿然攻打。前線的朱元璋因此沒有了後顧之憂,能夠拼盡全力對付陳友諒,最終在鄱陽湖之戰中大勝,陳友諒全軍覆沒。後徐達升任左相國,率軍清除了陳友諒剩餘的勢力。

二、率軍東征,統兵北伐

張士誠從起兵開始就不斷在朱元璋的勢力範圍侵擾,徐達與張士誠有過不少正面對決。當時,張士誠佔據常州,脅迫當地“黃包軍”頭領陳保二攻打鎮江。徐達率領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打敗陳保二,接着繼續進攻常州。沒過多久,張士誠援軍到達,徐達邊設伏兵邊與其正面交戰,張士誠大敗。

奪得常州,徐達繼續攻宜興、常熟,並且抓到張士德。宜興城雖然不大,但因地勢原因易於防守難以攻破。徐達攻宜興許久不爲所動,於是另出奇計,派兵扼斷敵軍運送糧草的道路,城中的軍士越發擔心糧草,軍心產生動搖,不久即克。徐達回到應天繼續留守。

朱元璋將攻打張士誠的戰略分爲三步,先攻克張士誠的周圍勢力,讓他收縮至長江以南;接着繼續掃蕩,造成平江之圍的局勢;最後衆軍合力圍攻平江,徹底剿滅張士誠的勢力。爲了能讓這個計劃能夠順利進行,朱元璋將任務交到徐達手中。

在徐達、常遇春的率領下,張士誠的勢力受到壓迫,朱元璋計劃中的第一步實現。後來,張士誠的兩臂湖、杭兩週被也被徐達等人攻克,這時候的平江已然成爲孤城。張士誠被困在平江城中,徐達統率大軍駐紮城外,設置“襄陽炮”日夜向城中發動攻擊。平江城中彈盡糧絕,徐達先率領軍師衝入,殺聲震天,不少張士誠的勢力相繼投降。

到這天的黃昏時刻,在常遇春、徐達等人的攻打下,張士誠的軍隊已是全線崩潰。但張士誠仍然堅持不投降,最終自縊而亡。在消滅張士誠的戰役中,徐達超然的指揮能力和謀略無不令人歎爲觀止,他是有血性而又冷靜謹慎的人,戰中是戰中,戰後絕不逾矩,萬事小心謹慎而以朱元璋的命令爲先。

剿滅張士誠的勢力以後,朱元璋的下一步就是北伐,掃蕩其他殘餘勢力。朱元璋任命徐達爲大將,常遇春爲副將,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北伐行動。此時大勢已去,朱元璋的勝利已成定局,不到兩年時間,徐達的軍隊就到了元朝大都前,元朝滅亡。

三、征討北元,重病逝世

元朝滅亡後,蒙古仍有殘軍騷擾,元朝的大將王保保仍是明朝不可忽視的敵人。徐達下率軍攻入山西,想站穩腳跟。但王保保很着急,想即刻與徐達決戰,向大都攻來。徐達與劉伯溫商議,不救大都反向太原出兵,王保保聞訊趕回,最終敗逃。

王保保逃脫前往保護元順帝的太子,徐達率領着軍隊向西渡過黃河,在慶陽之戰中大勝,陝西平定。後來,徐達率軍多次出征,平定殘餘的元朝勢力無數,接着又遠征邊疆,守衛邊防,過了三年才又回到京城。

1384年,徐達留守在北平的時候患病,原本有所好轉,不料次年因病逝去。徐達死後,朱元璋異常傷心,親自前往他的葬禮,稱徐達爲開國功臣第一,並賜予三世王爵。朱元璋曾經稱讚徐達:

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從朱元璋對徐達的稱讚中不難看出徐達得以善終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不居功自傲。中國古代歷史上濫殺功臣的皇帝不在少數,漢朝韓信也是劉邦開國最爲重要的功臣之一,最終卻因居功自傲被冠以反叛之名而亡。徐達爲人謹慎非常,再加上絲毫沒有居功自傲之態,對朱元璋的命令言聽計從,因此能夠善終。

結語

藍玉案是明朝大案,在這場流血事件中死去的功臣將相不計取數,僅《逆臣錄》記載的就有萬人以上。被朱元璋稱爲開國第一功臣的徐達卻能免除死劫,這與他本身具有的超凡才能分不開,更與其謹慎小心的性格密切相關。雖然徐達與朱元璋自小便是好友,但他沒有因此有絲毫逾矩的行爲,所以能夠得到朱元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