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後晉存在了多長時間?又因何滅亡?

歷史上後晉存在了多長時間?又因何滅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爲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爲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爲晉,史稱後晉。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後晉(936年——947年)是五代第三個朝代,從後唐清泰三年(936年,契丹天顯十一年)十一月石敬瑭受契丹冊封爲帝,到契丹於後晉開運四年(947年,契丹會同十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初定都洛陽,後遷都開封。後晉鼎盛時期,疆域約爲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河北、寧夏、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後晉的歷史

歷史上後晉存在了多長時間?又因何滅亡?

首先,對於後晉來說,出自後唐,至於後晉的建立者——石敬瑭,則是後唐的將領。根據《新五代史》等史料的記載,石敬瑭的父親早年跟從李克用(後唐太祖)征伐,因爲立下了戰功,得以被封爲洺州刺史。石敬瑭爲人沉默寡言,穩重沉厚,李嗣源(後唐第二位皇帝)比較喜歡他,遂將女兒嫁給了他。由此,非常明顯的是,石敬瑭受到了後唐皇室的信任。當然,這並不影響石敬瑭之後對後唐的背叛。

唐明宗李嗣源去世後,後唐發生了鉅變,兒子李從厚剛繼位,養子李從珂就發動了兵變,領兵殺向洛陽。對此,在筆者看來,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唐雖然疆域遼闊,國力強盛,但是,因爲激烈的內亂,這促使後唐的只存在了14年左右。

李從珂發動兵變後,自然不會放過手握重兵的石敬瑭。於是,李從珂徵召石敬瑭趕來洛陽商議大事。對此,善於投機的石敬瑭,直接將唐閔帝的隨從全都殺死,然後把唐閔帝幽禁起來,去向李從珂請功,最後李從珂派人殺害了唐閔帝。由此,非常明顯的是,石敬瑭幫助李從珂殺害唐閔帝,自然加快了後唐的滅亡進程。

李從珂繼位以後,將石敬瑭當成最大的威脅,想盡辦法要將他調離河東之地。對此,石敬瑭明白,自己一旦束手就擒,也不會落下什麼好下場。所以,他乾脆起兵造反了。當然,在五代十國時期,這樣的武將造反情況,可謂十分普遍了。不過,石敬瑭之所以遭到批評,在於他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爲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爲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

其中,就燕雲十六州來說,又稱幽雲十六州、幽薊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詞,指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山西大同)爲中心的十六個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區。“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值得注意的是,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後,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直到朱元璋時期,才收回了燕雲十六州。

歷史上後晉存在了多長時間?又因何滅亡? 第2張

同時,石敬瑭公然指責唐末帝李從珂是唐明宗養子,不應承祀,這促使他和李從珂之間兵戎相見。石敬瑭在河東的兵力不足以抵擋後唐的進攻,因此石敬瑭決定求助於契丹。與此相對應的是,後唐君臣對契丹的來援卻毫無戒備,沒有及早截斷雁門諸通道,致使遼太宗所率的軍隊順利度過險要,進抵太原,擊敗了後唐軍隊,將後唐五萬大軍包圍於晉安寨。對此,在筆者看來,到了這個時候,後唐已經無力迴天了。

公元936年,遼太宗作冊書封石敬瑭爲大晉皇帝,改元天福,石敬瑭遂即位於柳林(今山西太原市東南),這就是晉高祖。在此背景下,石敬瑭攻入洛陽,正式滅亡了後唐。天福二年(937年,契丹天顯十二年)晉高祖將都城遷到開封。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石敬瑭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爲晉,史稱後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後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換而言之,石敬瑭不得人心,這也爲後晉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天福六年(942年),成德節度使安重榮上表指斥石敬瑭父事契丹,困耗中原,並表示與契丹決一死戰。石敬瑭發兵斬安重榮,並將其頭送與契丹。對於石敬瑭來說,對契丹可謂卑躬屈膝,這樣的行徑自然讓不少後晉將領感到羞辱,從而有不少將領起兵造反。當然,這些叛亂都被石敬瑭平定了。

根據《新五代史》等史料的記載,天福七年(942年),契丹遣使來問吐谷渾之鼎,石敬瑭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劉知遠,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憂鬱成疾,於同年六月在屈辱中病逝,時年51歲,諡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號高祖,葬於顯陵(今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一帶)。

石重貴(914年-974年),太原府太原縣(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晉高祖石敬瑭養子,後晉末代皇帝(942年-946年)。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晉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貴繼位,沿用高祖天福年號。石重貴即位前,後晉的形勢並不樂觀。契丹憑扶立石敬瑭有功,挾制中原,虎視眈眈;後晉的南面有割據稱王的吳越、後蜀。對此,在筆者看來,此時的後晉,堪稱內憂外患了,對於石重貴來說,稍有不慎,都會加快後晉的滅亡進程。

歷史上後晉存在了多長時間?又因何滅亡? 第3張

因爲石重貴不肯向契丹稱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進攻後晉,開運元年(944年)正月,契丹前鋒趙延壽、趙延昭引五萬騎入寇,兵分數路陷貝州、入雁門,長驅直入。在這場戰役,雖然石重貴用人不當、號令不靈,但是,因爲後晉將士的英勇戰鬥,契丹兩次大規模的進攻都被挫敗了。

最後,在僥倖打退契丹大軍之後,石重貴認爲從此天下太平,又過起了醉生夢死的生活。所以,如同蜀漢後主劉禪一樣,石重貴也缺乏危機感。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石重貴貪圖享樂的背景下,後晉已經是病入膏肓,可謂無藥可救了。

根據《新五代史》等史料的記載,開運四年(947年,契丹會同十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歸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杜重威之妻是石敬瑭的妹妹。石敬瑭即位後,以杜重威爲舒州刺史。對於杜重威來說,曾隨侯益擊敗張從賓有功,拜潞州節度使。又隨高祖打敗範延光,改調忠武軍節度使,加升爲平章事,從而成爲後晉手握重兵的大臣。現在,他歸降了契丹,自然是對後晉的致命一擊了。

公元947年,面對契丹大軍,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覆滅。據遼寧博物館收藏的《晉出帝石重貴墓誌銘》記載,晉出帝北遷後崩於遼保寧六年(974年)。遼太宗在汴梁的後晉皇宮中稱帝,改國號爲大遼。後晉滅亡之後,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