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紀曉嵐的墓中爲何有七位女子的屍骨呢?

紀曉嵐的墓中爲何有七位女子的屍骨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紀曉嵐天資聰穎,才華橫溢,縱觀整個歷史時代,關於他的故事也很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他曾在自己晚年時,還爲自己寫過一句詩“浮沉宦海同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及其形象的描述了他的一生,嘉慶皇帝對他也是讚賞有加,甚至爲他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爲文,授之以政無不達”。

提到紀曉嵐,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詳,曾經熱播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可謂是極其生動形象的描述了紀曉嵐這一人物的性格特徵,憑藉着自己那好口才,以及清正廉潔,風趣幽默的形象,外加煙不離手的特定標誌,可以說讓大衆記憶猶新!

紀曉嵐的墓中爲何有七位女子的屍骨呢?

現在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真實歷史中的紀曉嵐。紀曉嵐,原名紀昀,字曉嵐,清朝有名的文學家,剛正不阿的朝廷官員。除此之外,他的家族可以說是大宗族,自明成祖時期就已經是朝廷命官了,被命令舉家遷往重要地區的河間府,傳承至紀曉嵐這一代已經是十四世了。

紀曉嵐,自幼聰敏,四歲開始跟隨夫子學習,七歲參加當地的童子試,更是取得了極其優異的成績,鄉里鄉親都稱他爲“神童”。十一歲時更是隨父親進京,與更多的文人墨客交流。

看到這些的時候你是否覺得紀曉嵐這“神童”的名號實錘了,他未來的仕途一定廣闊平坦,如果真的這樣想,那可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他求取功名的道路也是極爲坎坷,並非我們所想的那般美好。

公元1743年,年僅二十一歲的紀曉嵐在科試中更是拔得頭籌,也正是這份優秀的成績使他有些自我膨脹,以至於次年在家鄉參加的鄉試,只得了一個四等的成績。

可能是知道自己最近確實過於膨脹,於是開始刻苦學習,訓練,直到迎來再次鄉試,這次吸取了前期教訓,認真複習,也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取得了第一名解元的好成績。1748年,紀曉嵐那個驕傲自大的毛病又犯了,這次的會試再一次將其拒之門外。

公元1750年,紀曉嵐母親去世,正好趕上乾隆皇帝爲皇太后慶生,普天同慶,八月再次舉行會試一次,可惜紀曉嵐爲母守孝,再次與進士無緣。但是紀曉嵐不信命運,守孝期間依舊認真學習。

直到1754年四月,他去參加正科會試,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考上了,第二十二名,再進行殿試,最終紀曉嵐以第四的好成績成功考取功名,開始擔任庶吉士,後來又成爲散館授編修,再到左春坊左庶子,經過漫長的考功名旅程,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他這一生可以說甚是坎坷,但幸運的是他還是如願以償,成爲朝廷命官的他,因爲才華橫溢,爲人正直,深得乾隆喜愛,爲當時的文學創作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並且擔任《四庫全書》總編,還有許多佳作,這使得他一路升官進爵,日子過得可謂是滋潤。

直到公元1805年,因爲身體原因紀曉嵐病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爲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皇帝親賜諡號“文達”,也就是世人常說的“文達公”。

從真實歷史瞭解紀曉嵐,是不是覺得此人就是那種文質彬彬,謙遜,正直的朝廷官員和知識淵博的文人。但是瞭解人最好還是從最爲真實的文物來發現,畢竟史料記載也可能存在偏差。

史料記載終究只是紙上談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探究紀曉嵐的墓葬,很巧合的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紀曉嵐的家鄉河間,當地百姓發現了一座墓葬,將其發掘出來後,根據墓葬裏的陪葬品的數量之多,以及精美的製作,人們發現了這就是那個家喻戶曉的紀曉嵐的墓葬。

百姓們得知此墓乃是紀曉嵐的墓葬,都感到好奇,畢竟此人可以說世人皆知,於是百姓們開始尋找墓主人的棺材,奇怪的是未曾找到,但是確發現了七具白骨,這讓大家疑惑不已,這難道並非紀曉嵐的墓葬嗎?

紀曉嵐的墓中爲何有七位女子的屍骨呢? 第2張

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終於他們在墓葬的壁畫和一些文物上發現,這七位乃是紀曉嵐的妻子和妾室,她們都是爲紀曉嵐陪葬的,看到這種殘忍的陪葬手法,你們還覺得紀曉嵐在你心中是那種耀眼的形象嗎?還覺得他未曾結過婚嗎?

發現這一祕密後,考古學家在一本野史上找到,紀曉嵐一生娶了一妻,六妾,在二十歲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是不是震驚不已,其實在古代這種情況很正常。

總結:所以,通過從歷史典籍方面和墓葬方面瞭解紀曉嵐,此人確實集才華於一身,爲人正直,但是看到他的墓葬,那七具白骨,還是有些難以接受,你是不是也覺得此人的形象在你心中有了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