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備爲什麼要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呢?

劉備爲什麼要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蜀漢章武二年八月,劉備在夷陵兵敗後孤身一人,在蜀漢別督傅肜的幫助下逃回白帝城,最後在白帝城病逝,享年六十二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縱觀整個歷史,這種託孤之舉都面臨着巨大的風險,僅西漢一朝,無休止的託孤便造就了西漢外戚和宦官輪番干政的局面,然而這也是迫不得已之舉,劉備晚年得子,劉禪即位時年僅十六歲,不過是一個稍微大些的孩子,沒有諸葛亮的輔佐很容易像劉表之子劉綜那樣被當地豪強徹底架空。

因此在三國這個混亂的年代,託孤這樣的事情非常尋常,《三國志》記載魏文帝曹丕死時: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羣、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並受遺詔輔嗣主。再如江東小霸王孫策在死之前招張昭託以後事:“中原正在大亂之中,憑我們吳、越的兵衆,三江的險固,足以觀其虎鬥成敗。你們要好好輔佐我弟弟!”

劉備爲什麼要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呢?

而劉禪顯然比起曹叡與孫權而言便聽話多了,孫權前半身都深陷在與張昭周瑜的政治鬥爭中,曹叡則一上任便把司馬懿趕回家‘休息’,多年後才重新啓用,而劉禪似乎並不打算與諸葛亮爭奪權力,反而是“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絲毫沒有要和諸葛亮爭奪權力的意思。

直到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劉禪才被迫接過權柄,自主蜀國朝政,經常有後人言,劉禪即位,是劉備一生最大的錯誤,甚至有‘扶不起的阿斗’這樣的言論,其實不然。劉備逝世時,劉備的小兒子劉理才八歲,二兒子劉永雖然沒有確切的年齡,但劉永和劉理都是穆皇后所生,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孫夫人孫尚香,考慮到穆皇后嫁給劉備的時間偏晚,因此劉永的年齡應該也不大,看不出脾性與學識。

所以當時的情形來看,唯一年長一些的劉禪是劉備唯一的選擇,畢竟劉備雖然和諸葛亮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想必劉備還是希望漢室江山掌握在劉氏手中的,因此這句話很可能只是客套話,還是年長一些的劉禪比較靠譜。

諸葛亮晚年幹過三樁事聞名於世,第一是《出師表》,南宋文人謝枋在他的《文章軌範》中提到“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第二是平定南蠻,第三是出師北伐。其實這三樁事,劉禪都是直接參與者之一,如諸葛亮奏《出師表》時,就是奏給劉禪聽的,那諸葛亮平定南蠻和出師北伐又和劉禪有什麼關聯呢?

劉禪在成都發展農業。

劉禪似乎天生不是一個帝王,可能和他兒時與劉備顛沛流離的生活有關,劉禪更在意的是百姓的生活,從建興二年,公元224年春開始,劉禪便致力發展蜀地的農業生產,停止征戰,得以讓蜀地的百姓能夠休養生息,《三國志·吳書》中記載吳國官員薛珝評價到劉禪治理下的蜀國:主闇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且諸葛亮也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這足以見得,不論其他的,起碼劉禪是具備一定的治國能力的,並且性情溫和,比起同時代的東吳的孫皓,曹魏的曹芳相比,劉禪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千古明君,但唯獨劉禪被世人黑了近千年。這當然也是有原因的,說回‘扶不起的阿斗’這句話評價的並無問題,因爲這句話評價的劉禪是已經成爲了曹魏安樂公的劉禪,是那個能說出驚世之言:‘此間樂,不思蜀。’的劉禪是那個能在司馬昭面前寫下‘中山寨’當作自己匾額的劉禪。‘此間樂,不思蜀。’或許大家能理解,而這個‘中山寨’的意思是‘在山中’的倒過來,寓意劉禪只有歸隱山林、安度晚年野望,請求司馬昭不要爲難他。

實際上這時候依舊有不少蜀漢老臣心向劉禪,如郤正指點劉禪:“王若後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但劉禪似乎並不在意,當司馬昭問道:“何乃似郤正語邪!”時,劉禪甚至會震驚的回答說:“誠如尊命。”

足以見得,此時的劉禪早已沒有了治理蜀國時的心思,反而十分順從於司馬昭,要知道劉禪之父劉備爲了復興漢室,耗盡半身才爲劉禪留下這麼一座宏偉的基業,劉禪儘管對復興漢室,對當皇帝無感,也不應該對劉備留下的基業如此不管不顧

劉備爲什麼要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呢? 第2張

因此,歷朝歷代的史學家才認爲劉禪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他讓人厭惡的點在於他輕而易舉的放棄了劉備留下來的基業,還不思復國,而不是因爲劉禪沒有能力,將蜀漢治理的很糟糕。

但無論如何,劉禪選擇的這條路確實爲劉禪和蜀地迎來了和平,蜀地的百姓因爲劉禪的投降沒有受到牽連,劉禪本人也在‘樂不思蜀’和‘中山寨’之後讓司馬昭徹底斷絕了斬草除根的心思,直到公元271年,六十四歲的劉禪纔在洛陽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