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身兼王侯將相的韓信,爲什麼會被夷三族?

身兼王侯將相的韓信,爲什麼會被夷三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韓信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中國古人追求內聖外王,即內在美德與外在成就兼修,由此而來,就成了對出仕的嚮往。歷來,無論學子還是普通布衣,獲得一個在朝爲官的機會,從而實現人生抱負已屬難得,若是有朝一日成爲王侯將相中的一個,那更可以衣錦還鄉,光耀門楣。

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中有沒有哪個人可以身兼王侯將相呢?其實很難,漢朝有個周亞夫,以治軍嚴明著稱,是漢文帝極其倚重的大將,爲文帝平定內亂,立下大功,等到漢景帝登基,忌憚他的能力,遂請到朝廷上爲相,表面上是升職,實際上是限制軍權,因此周亞夫的“兼職”,心裏很苦。不過,漢朝初期還真有這麼一個人,做到了王侯將相均在一身,這人就是韓信。

身兼王侯將相的韓信,爲什麼會被夷三族?

漢元年,劉邦打算襲擊關中,遂任命韓信爲大將。在這場戰役,劉邦投入精銳部隊,曹參、樊噲爲先鋒。古時,靠山而居的人民修建山間棧道作爲交通路線,在陝西、甘肅、四川等地都很常見,三秦王爲了斬斷敵人進攻的途徑,把秦嶺棧道統統毀壞。漢軍算準了對方的鬆懈,一方面安排大量人力明目張膽重建棧道,另一面則暗中翻山越嶺,直取陳倉。劉邦大勝,關中之地盡收,這場戰役後來被軍事家概括爲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

但是不久,劉邦的漢軍陷入低迷,兵敗彭城之後塞王、翟王、齊王、趙王、魏王紛紛背棄盟約與楚聯合。臨危,劉邦任命韓信爲左丞相扭轉局勢。韓信想要襲擊魏都安邑,可是中間隔着一條黃河被重兵把守,這回他採取的策略和上面一樣,在河邊設置疑兵與船隻,假意渡河,而後令士兵用木桶代替偷偷渡到對岸偷襲,再一次大獲全勝。

至此,韓信已經取得了大將軍、左丞相兩個身份。

身兼王侯將相的韓信,爲什麼會被夷三族? 第2張

漢五年,劉邦與韓信、彭越約定一起南下,合圍楚軍。可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韓信與彭越都沒有如期而至,這樣一來,劉邦就相當被動了。前線戰爭已經打響,而自己只是孤軍,很快被項羽打的潰不成軍。謀士張良這個時候獻計道:封韓信爲齊王,並把陳以東到海廣大地給他作封地。劉邦採取了這個建議,很快韓信果然率軍前來救援。漢軍此刻聚集近50萬兵力,把項羽10萬大軍圍困垓下,項羽自刎。

消滅掉項羽這個最大的敵人,大漢的勝利局勢幾乎已經落成,劉邦也就不會允許身邊再有人擁兵自重,於是收了韓信兵權,改齊王爲楚王。

漢六年,有人彈劾韓信謀反,劉邦將韓信抓回洛陽,但是並沒有殺了他,而是取消王位稱號,改爲淮陰侯,實際上就是變相的貶斥。到此爲止,韓信做過王、侯、將、相,也算是一段傳奇了,只不過他卻成了另外一個周亞夫,手上的權力越來越小,還時刻被人猜測是不是要謀反。或者說,多年以後的周亞夫,走上了韓信的老路。

身兼王侯將相的韓信,爲什麼會被夷三族? 第3張

韓信不是蕭何,沒有取得劉邦和呂雉足夠信任,協助他們滅掉異姓王;韓信也不是張良,沒有假託黃老之學,明哲保身。相反,韓信大多數時候是鋒芒畢露的、有話直說的。這就越發令人懷疑,他的心中是不是真的臣服?

漢十一年,呂后越來越容不下他,另一方面,韓信的親弟弟前去告發他將要謀反。於是就和蕭何商量着怎麼才能將韓信拿下。蕭何獻計,不如找個藉口請他進宮,然後二話不說直接斬了。雖然這個辦法有點牽強,難免給後人留下什麼口食,但是呂后已經等不起了,一不做二不休,當即照辦。

人都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做就做的徹底,韓信死後,又被滅了三族。這個曾經身兼王侯將相的人,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但是話又說回來,當他自己獲得以上榮耀時,其實結局已經可以預見。

諷刺的是,韓信之所以被劉邦重用,皆因爲蕭何欣賞他的才華,拼命舉薦,爲此還創造了一個成語國士無雙(意思是,一個國家中最有才華的人)。可是到頭來,也正是因爲蕭何的計策,韓信才被呂后輕而易舉的殺掉。真實應了那句諺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後記:在查閱韓信時,發現有關他纔出現的成語非常多,例如:背水一戰,多多益善,十面埋伏,胯下之辱,功高震主,婦人之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