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中後期,國子監監生爲何不再是天之驕子?

明朝中後期,國子監監生爲何不再是天之驕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明朝是科舉入仕的文官們勢力最盛的朝代,他們之間以主持科考的考官爲核心構成的師生關係,再加上同科、同年等結成的淵源,編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人脈網絡,使得上至朝堂、下至州縣地方的整個王朝治理體系都被這張無形的大網所籠罩。不過其實在明朝立朝之初的時候,朱元璋和他的臣子們雖然重視科舉的作用,但並沒有讓它成爲唯一的入仕途徑,在這條通天之路之外,傳統的徵辟制、以及從前代太學演變而來的國子監體系,也是爲明初朝廷輸送人才的重要途徑。

明朝中後期,國子監監生爲何不再是天之驕子?

特別是國子監,這個相當於國立中央大學的機構,在朱元璋時代得到了朝廷異乎尋常的重視。國子監的監生們不僅能得到當時最嚴格高效的教育,還能夠得到進入朝廷各機構實習的機會,優秀者可以直接得官,選撥不合格者也可以去充任有實權的吏員。而監生的最初來源主要是官員和勳貴子弟,這些官二代被視爲朝廷理所當然的接班人,此外地方上也會推薦優秀的生源入學,這時候的國子監人才濟濟,的確是集中了當時最有才華的一幫年輕士子。

不過到了明朝中後期,國子監的形勢就江河日下,監生們從萬衆矚目的天之驕子,變成了公認的仕林雞肋,那裏充斥的全是些不學無術的關係戶,有志氣的士子根本對其不屑一顧,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首先,前文已經提到,明初國子監的生源質量是能夠得到保證的,此時學風淳樸,哪怕是官二代們也是家族中有心向學的讀書種子,更不要說優中選優選撥而來的地方學子了,加上國子監內的管理嚴謹到近乎苛刻的地步,雖然難免有些矯枉過正,但的確保證了教學質量,監生的成材率自然也極高。不過到了朱棣靖難成功之後情況就起了變化。

朱棣在位時期對外頻繁用兵,又開始了營造北京新都之類超級工程,導致國家財政不堪重負。爲了減輕財政壓力,朝廷絞盡腦汁開闢財源,國子監的入學資格也可以用捐錢、納糧等方式取得,這些捐來的監生越來越多,極大損害了國子監的形象。再加上南北兩京並立後,國子監也一分爲二,這樣一番折騰下來增加了管理難度、大大降低了教學水平。

明朝中後期,國子監監生爲何不再是天之驕子? 第2張

這些都還不算關鍵,國子監衰落最核心的原因是從仁宣二帝時開始,科舉入仕的文官開始成爲朝堂上的主流,到了土木堡之變後更是完全壓制了勳貴和武將,成爲大明王朝實際的掌控者。科舉文臣們對於非主流的國子監自然不那麼感冒,想方設法削弱其影響力,不僅取消了監生們觀政實習的制度,而且不再直接對優秀監生們直接授官。此後監生們要得官,也只能通過參加科舉考試才行,這樣就把國子監也納入科舉體系。而此時的監生資格也徹底被官二代、富二代,和各種關係戶們所壟斷,爲仕林所不齒,此時國子監的邊緣化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