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朝時期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大呢?

唐朝時期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大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是中國封建時期最強大的朝代之一,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唐朝之所以強盛,與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分不開,連年對外戰爭與民間尚武,遊俠成風不無干系,連士子都有要求通曉弓馬騎射的基本功的傳統。

在我國的王朝史中,大唐可以說是最繁榮的,這個朝代總共統治了接近二百九十年,領土更是極爲遼闊。大唐之所以一直被流傳佳話,是因爲治國皇帝的水平普遍高於其他朝代,無論是哪一方面的水平,都達到了封建史的最高峯。在衆多王朝當中,大唐的軍事能力也是最爲強悍的,包括秦朝在內,只有大唐沒有修建拒胡長城。從唐初的秦叔寶,一直到後期的李晟父子,每一個時期的戰場上,都有足以震懾敵軍的將領,每一位將領都爲大唐的建設流下諸多血汗。

不過帶兵將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軍事”並非單指將領的能力,還包含其他很多東西。並不是說將領在戰場上指揮士兵廝殺,就可以獲勝的,後勤補給是否及時供應得上,軍隊的裝備是否高於敵人,團隊之間的凝聚力等等,都可以直接影響到戰局,甚至成爲勝敗的關鍵。而且這些因素也最能夠反映戰爭的真實面貌。

幾乎所有的小說在描寫戰爭場景時,都不會把重點放在裝備上,而是把描寫重點放在將領的戰鬥力方面。就算有寫到裝備方面,可信度也不高。比如《隋唐英雄》裏面,對於將領所用的武器和服裝就有大量描寫,有了這點裝備之後,將領看起來確實英姿颯爽。但是普通士兵所穿的所用的卻毫無提及。另一本小說當中就有提及到馬前卒的描寫,也寫了很多普通士兵的裝備。

比如說薛仁貴在一開始就是一名火頭兵,不過爲了突出他的理想,描寫重點也放在他大腦裏面所設想的行軍方面。至於他每天需要做的正經事,卻甚少提及,而且就算描寫了,也不可全信。和小說相比,正史的可信度更高,而且關於“兵志”方面也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唐朝時期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大呢?

在唐朝初次形成的時候,軍隊的制度所使用的是“府兵制”,老百姓們在需要的時候就上戰場,不需要時重新回家耕種。大大的降低了朝廷的開支,可是這樣一來府兵的負擔卻加重了。因爲不是正規兵,所以每逢打仗,都需要自行購買裝備。

那麼他們需要購買哪些呢?

書中對於硬件裝備的描寫也非常詳細,每個士兵都需要購買一張硬弓、箭三十、箭壺一個,還要一把唐橫刀。硬件裝備準備好了,還需要解決吃穿問題,最基本的是磨刀石,氈帽,禦寒衣物,還有行李箱。糧食方面每個士兵準備大麥米九鬥,生米兩鬥,準備好之後統上交,然後再統一發放。

除此之外,每個士兵還必須穿戴鎧甲,如果是騎兵,還需要購買手甲以及腿甲,這些東西都需要自己花錢購買。所有士兵的裝備平時都放在管理處,要打仗的時候纔去領取。後勤也有準備馱馬,需要使用時,直接把裝備領出來放在馬上即可。

除了個人裝備以外,士兵們還需要購買集體裝備,唐朝的士兵規格每十個人組成“火”,五十個人爲“隊”,三百個人爲“團”。每個“火”的士兵,湊足自己所在的“火”需要的錢,用來購買軍備。軍備包括馱馬六匹,如果買不起馱馬,可以用驢子代替。

除了馬以外,每個“火”還需要購買帳篷、鐵鏟、斧頭、鍋、馬孟等工具。這些小物件,普通百姓都是購買得起,但是戰馬對於百姓來說就過於奢侈了,不過對於這種必需品,朝廷會給每個騎兵一部分補給,讓他們自行購買。不過朝廷只會給一次補給,如果騎兵所購買的馬匹老了,騎兵們可以把戰馬賣掉,重新購買戰馬,至於中間所產生的費用,一律由騎兵自行解決。

唐朝越來越壯大,現有的軍事制度已經無法滿足戰爭需求了,朝廷只好改變軍事制度,把原有的制度改爲“募兵制”。既然要招兵,就需要嚴格按招聘制度執行,只招收二十歲以上,身高五尺七以上的壯男,只有在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才會降低標準。爲了讓更多男子服刑兵役,朝廷也會用免稅政策吸引男子從軍。

每年在過冬期間,唐朝以及其他國家都默契的選擇停戰,在此期間,士兵們也需要進行練習,不斷的進行軍事演習。在演習之後,士兵們可以自行到山間狩獵,名曰放鬆,實際上不過是換一種方式訓練士兵罷了。戰爭的第二名稱是死亡,只有整體力量比敵軍更強,才更有機會走出戰場,國家才能不斷壯大,因爲大唐的力量強大,所以才無人敢欺。

大唐的軍力之強大幾件事就可以說明

當時的日本入侵新羅,新羅國王向大唐求救,高宗派左衛大將蘇定方統水陸軍十三萬出兵百濟,以解新羅之危。顯慶五年七月,百濟爲唐、新聯軍所滅。將劉仁原等駐守百濟王城,自押俘虜回國。蘇定方留郎公元663年的白村江海戰,是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正式交鋒。日本在白江口海戰敗於中國之後,激發了向唐朝學習的熱情,開始派遣規模更大、次數更多的遣唐使 ,中日兩國歷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時期終於開啓,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單獨結束派遣遣唐使。日本對大唐俯首稱臣,幾百年不敢與大唐開戰。

當時大唐與阿拉伯帝國的戰爭,大唐軍三萬與阿拉伯軍十幾萬,都是阿拉伯軍一直沒能打敗唐軍,反被唐軍騎兵壓制,後因但是由於阿拉伯聯軍數量極多,高仙芝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戰鬥進行到第五天,形勢突變,中國軍隊戰鬥到傍晚之後,葛邏祿僱傭兵突然叛變,他們從背後包圍了中國步兵並且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繫。而阿拉伯聯軍乘中國軍隊由於葛邏祿僱傭兵突然叛變而暫時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突擊中國軍隊的中心,於是高仙芝終於潰敗,兩萬人的安西精銳部隊,只剩下數千人逃出生天。但是阿拉伯軍並沒有乘勝追擊因爲他們明白,唐軍的厲害。

突利的內部發生內亂雖然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頡利可汗仍然有近二十萬的強大騎兵,如果大唐沒有強大的軍力,大唐能打敗突利嗎?經過定襄之戰突利亡,並且設立都督府和都護府,突利百萬人民歸附大唐,並稱李世明爲天可汗,尤其可見大唐的實力,吐蕃帝國地形易守難攻,處於高原地,交通不便,大唐的前幾任皇帝都明白和平的重要,以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你認爲當時大唐會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勞民傷財嗎? 要知道現在很多外國人叫中國人爲唐人,由此可見當時大唐的經濟,文化,軍事實力的強大。

唐朝時期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大呢? 第2張

大唐王朝的軍事實力爲何那麼強?

首先,唐朝實行的基本政策是包容兼顧。只要是有人來到的唐朝,都可以有權利在此定居,對於婚嫁的限制也很少,因此有許多少數民族和漢族通婚,並且唐朝的人民本身也有一些是胡人的後代。因此唐朝整體的民風還是有些彪悍,作戰能力也是十分強的。另外實行的府兵制度裏面兵農合一的特點也正體現了朝廷對於普通百姓作戰能力的肯定。在戰爭期間在田地幹農活的農民只要有了武器直接可以上戰場爲國效力,保衛家園。

其次,唐朝在軍事上實行政策也具有包容的特點,如果和外族交戰,戰鬥勝利之後的俘虜,有作戰能力的常常就被收爲己用,並且待遇和本國士兵相同,可以說是完全不計前嫌。正是這樣的措施,纔會讓外族士兵作戰的時候和本國士兵一樣英勇,一樣忠心。

正是因爲這些原因,才能夠讓唐軍不僅數量多,而且作戰英勇,作戰能力十分強大。因爲軍事力量的強大,才讓外族不敢及時覬覦唐朝富足也不敢貿然入侵。讓國家有足夠的光景去生產發展,漸漸增強了經濟實力。也讓許多外國人不遠千里前往唐國,只求一睹盛世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