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晉商和徽商是如何發展起來的?誰更厲害一些呢?

晉商和徽商是如何發展起來的?誰更厲害一些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商和徽商曾經是我國古代兩個最大的商業集團,其範圍之廣,影響之大,作用之巨,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到了近代,走的卻是窮途末路,讓人不得不爲之嘆息和感慨。歷史上的晉商和徽商到底哪個更厲害一點呢?

山西的晉商,是明代時期崛起的一大商人集團。這個集團是利用山西靠近北方邊鎮的有利地理位置發展起來的,主要經營鹽、絲、糧食、鐵器、棉布等軍需用品以及金融典當業。活動範圍先以黃河流域的北方地區爲主,後來逐漸擴大到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北部蒙古地區和西北地區,甚至遠至國外的俄國、日本、東南亞等地,號稱“足跡遍天下”。

晉商的資本極爲雄厚,在明代中後期,史稱“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江北則推山右” ,晉商鉅富已有百萬資本以上。到清代,晉商的資本又有很大的增長,“百十萬家資者,不一而足” 。 最有名的是山西晉商八大家,據《清稗類鈔》記載,山西富商以亢氏爲最。號稱數千萬兩、四五百萬兩至七八百萬兩者則有介休曹氏和祁縣喬氏。晉商曾雄踞國內商界達五百年之久,到近代才衰敗下去。

徽商是指明清時期徽州府籍的商人集團。當時的徽州府下轄歙縣、休寧、婺源、祁縣、黟縣、績溪六個縣,其中的婺源縣今屬江西,其他的五個縣今屬安徽。新安江從境內穿流而過,晉、隋、唐曾在此地設新安郡,後世因以新安爲徽州的別稱。早在東晉,就有新安商人活動的記載。但形成一個徽州集團,則是明成化、弘治年間的事,嘉靖以後直至清乾隆嘉慶時期,是徽商發展的極盛時期。

徽商的活動範圍很廣,明朝嘉靖萬歷年間即有“鑽天洞庭遍地徽” 之謠。南北二京、各省省會和大小城鎮乃至窮鄉僻壤、荒漠沙島,都有徽商的足跡,並揚舟出海,從事海外貿易。主要經營食鹽、糧食、布匹、茶葉、木材的貿易和典當業。到了清乾隆年間,“淮商資本之充實者,商以數百萬計”,至清末,隨着封建社會的衰落,徽商也逐漸走向衰敗。

晉商和徽商是如何發展起來的?誰更厲害一些呢?

今天,兩者都被讚譽爲古代東亞世界的貿易主導者。但相比之下,哪一方更加出彩呢?

從雙方在歷史上的活動範圍與影響力而言,晉商從各方面都超過了徽商太多。雙方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級的團體。晉商的眼光與格局觀,是當時的地方商團中非常少見的。徽商不僅無此能力,還需要依附其他商團的幫助來做生意。要明白晉商曾經的實力有多麼強勁,就需要看看他們在衰亡階段的表現。一直到1917年,俄羅斯發生嚴重的內部動亂,莫斯科等地還有晉商經營的店鋪。他們比當時大部分俄羅斯人都要富裕,並在動亂中成爲了打砸搶的對象。

晉商之所以可以把生意一路做到俄羅斯,是因爲他們獲得了滿清朝廷的貿易特許,可以自由的將內地物產轉手到中亞、蒙古和俄羅斯。這也是晉商在清朝發展迅速、體量龐大的原因。但這樣的特權並非憑空獲得的。早在清軍入關之前,晉商就一直冒着被明朝殺頭的威脅,爲關外的滿洲輸送包括糧食在內的各種戰略物資。

晉商之所以要如此操作,主要原因就是明朝對他們謀生手段的壓制。因爲當地至少在先秦時代,就是東亞農耕與北亞遊牧的交界地帶。陸上貿易是當地重要的經濟產業,重要性堪比海洋經濟對廣大和福建兩地。雖然在歷史上,這種不爲中央吏制帝國所提倡的經濟結構,屢次被帝國力量打斷。但在帝國控制力衰退之後,又會自然而然的死灰復燃。

從南北朝到元朝,晉商的先祖一直經營着類似形式的貿易,種植各類經濟作物。但在明朝佔領山西后,對當地的經濟結構做了強制性的破壞。私人貿易和經濟作物被取締,換上了效率低下的普通糧食生產。所以,晉商和當地人的不少人在明朝時屢屢與朝廷作對,甚至有帶着蒙古軍隊打到北京城下的事情。對清軍的支持,可以算是晉商曆史上最爲成功的政治投機。

晉商和徽商是如何發展起來的?誰更厲害一些呢? 第2張

相比晉商的規模、水平和影響力,徽商實在是差的太多。從可查的歷史當中,他們的存在感也要低很多,並且在實質上沒有獨立運作能力。地緣因素可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

徽商的發源地位於長江中下游位置,要順利的開展貿易,就必須依賴長江水系。但很不幸的是,早期在南京建都的明朝,成功卡死了長江出海口與附件水系。儘管後來首都被搬遷到北京,但龐大的南直隸行省,還是成爲限制徽商貿易的重要因素。結果,很多徽商的先祖就改頭換面,加入了福建人爲主的“倭寇”集團。在明朝人留下的記錄中,倭寇團體的主力是福建人,接下去就有很多安徽人。說明徽商爲生存,很多人不得不依靠福建的走私海商幫助。

清軍入關後,晉商獲得了朝廷給予的諸多特權。除了可以對中亞和俄羅斯貿易外,他們也可以進入內地採購商品。爲此,就擠壓了徽商和沿海商人的份額。結果自然是晉商一家獨大,而徽商不得不與之合作來謀得生存。

最後,讓徽商翻身的恰恰是近代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勢力通過沿海逐步深入內地。清廷原本的晉商獨大策略,已經非常不合時宜。隨着沿海經濟的飛速發展,晉商的貿易特權已經成爲了一紙空文。徽商則因爲靠近上海這樣的開放口岸,迅速壯大。他們成爲了將內地商品轉手到沿海城市的重要力量。這才讓徽商的歷史地位飆升,有了看似比肩晉商的實力。

但平心而論,徽商依然只是沿海西方商人和買辦的合作者。他們不可能像晉商那樣,直接去中亞的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地設立分支機構,更不會有晉商在俄羅斯核心城市的店鋪與產業。清末民初出國的人,主要還是集中在廣東和福建。綜合來看,歷史上的晉商無疑比徽商要強大的多。雙方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