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由檢勤政愛民,爲何仍沒能挽救大明的覆滅呢?

朱由檢勤政愛民,爲何仍沒能挽救大明的覆滅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思宗朱由檢是明朝作爲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登基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在位期間,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域內農民起義爆發,關外後金政權趁勢崛起,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說起亡國之君,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類似“商紂王”那樣的暴君,事實上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大都是昏庸無能的,不是沉迷酒色就是重用奸臣。而明朝的崇禎皇帝卻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勤奮,那爲什麼這樣的一位皇帝會亡國呢?

首先我們來講講崇禎皇帝這個人吧,作爲勝利者的清朝,編寫的史書《明史》之中給予了崇禎皇帝很高的評價。它說崇禎皇帝勵精圖治,一上位就剷除了大奸臣魏忠賢,當時的百姓都希望崇禎皇帝,能給他們帶來和平。只不過在崇禎皇帝前面的那兩位皇帝是在是太敗家了,所以崇禎接手的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國家的滅亡只是崇禎的運氣不好,生不逢時。

其實不僅僅是清朝這麼說的,逼得崇禎皇帝自殺的李自成也是這麼說的,他說:“君非甚暗”意思就是說,陛下並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只是朝廷之中的大臣都是些貪圖私利的鼠輩,而真正用心辦事的人太少了。你看這兩個崇禎皇帝的敵人,都給予了崇禎很高的評價,認爲亡國的真正原因在於前兩代君王和朝中的大臣。固然如果和他那個二十多年都不上朝的祖父,還有那個做得一手好木工,又沉溺於酒色的哥哥比起來,他確實是帝王之中的“勞模”

朱由檢勤政愛民,爲何仍沒能挽救大明的覆滅呢?

那他自身是不是就挑不出什麼毛病呢,其實不是,崇禎皇帝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摳門,小時候他用仿影的方式練字,如果紙張太大了的話,他就要將紙的一邊對齊範本,寫完之後再把剩下的地方寫完,以免浪費。這在當時簡直就是皇帝之中的一股清流。可是讓崇禎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勤儉卻帶來了災難。當時“下崗工人”李自成已經建立了政權。李自成的軍隊勢不可擋,接連攻佔了很多地方。崇禎皇帝急忙找到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問他辦法。

吳襄說出100萬兩銀子的軍需,吳三桂的軍隊就可以進京護衛。崇禎一聽直接說不行不行,要我的銀子還不如把我給殺了。最後崇禎放棄了這一原本還算不錯的計劃,然後坐困城中。可是守住京師也要錢啊,崇禎皇帝多次向戶部提出這件事,但當時的大明,國庫竟然只有40萬兩,崇禎皇帝自己卻是富可敵國。

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從他的宮內搜出來3700多萬兩,這還不算其他的各種黃金、珠寶。爲了節省100萬而丟掉了3700萬,甚至還把自己的江山給丟了,這本是一筆很簡單的賬,可自幼聰明好學的崇禎到死也沒有算清楚。

當時還發生了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因爲國庫沒有錢,而大臣們都知道崇禎皇帝其實很有錢,只是很摳門,他們都希望崇禎能拿出自己個人的財產充軍餉,崇禎死活不願意。大臣們都顧不得頂撞皇帝了,他們說錢財乃身外之物,國家都要滅亡了,陛下要這些還有什麼用呢。崇禎就轉移換題故意不談這個。

崇禎皇帝其實還有一個弱點,就是他不相信任何人,他在位17年間就換了50個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都換了十多個,都察院左都御史換了足足132個,都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崇禎皇帝始終找不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大臣,

不僅僅是對朝中的大臣如此,對在作戰在一線的高級將領,他同樣也不相信。不得不說這是兵家之大忌,他手下的大將袁崇煥、楊嗣昌、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熊文燦、陳新甲這些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不是被崇禎皇帝處死,就是被敵軍包圍而無人支援。

可憐一代名將袁崇煥因爲殺了總兵毛文龍,於是被崇禎所猜疑,最後皇太極用了一招反間計,就讓崇禎皇帝相信他與後金有勾結,然後下令處死了袁崇煥,袁崇煥沒能戰死沙場,卻死在了自己要保護的人手上。這或許是英雄最大悲哀吧。

崇禎皇帝除了好猜忌,太過於“摳門”這些導致滅國的因素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呢?還有一點就是崇禎在爲期間,企圖用儒家的道德觀念來約束文武百官。然而並沒有落到實處。當時的士大夫嘴上說的一套,其實背地裏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滿口的仁義道德,其實自己的道德水準十分低下,這其中還不乏一切很著名的理學大師,即便是東林黨人,他們都往往喊着十分光明的旗號,卻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當時有很多官員爲了保住自己頭上的烏紗帽,不惜人魏忠賢爲乾爹,他的生祠建得富麗堂皇,人們都叫他九千歲。一個社會如果到處都瀰漫着拜金、貪婪、這樣的風氣,國家怎麼可能會強大呢。

崇禎一直認爲自己並不是亡國之君,只是自己手下的臣子不給力而已。所以晚年的時候,崇禎殺了很多大臣。在他執政的最後一兩年裏,一方面他對大臣刻毒怨恨,另一方面又對自己的懷疑、自責。這兩種情緒讓他反覆無常,一時對朝臣痛下毒手,一時態度又相當溫和謙虛。據統計當時死在他手上的高級官員有二三十人,侍郎以下的官員則難以計數。大臣們都越來越害怕這位喜怒無常的皇帝,也就再沒有人肯幹實事了。

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破京城,這時候有人對崇禎說:“如果你宣佈退位的話,你就可以保命。”崇禎皇帝身爲一國之君,還是不願意接受亡國這個事實。最後他爲了自己的妻子、女兒不落入敵人的手裏,他殺死了妻子和女兒。然後帶着一個老太監在煤山山頂上吊自殺了。他還寫了一份遺書,在遺書裏面他再次強調他不是亡國之君,只因他的臣子們皆是亡國之臣。

崇禎皇帝雖然工作上十分勤奮,但是自身還是有不少毛病的。比如吝嗇、好猜疑。這些因素佔了一部分原因,其次就是大明到了崇禎皇帝這裏,都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滅亡只是遲早的事,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

明朝的滅亡,崇禎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呢?

首先,便是崇禎帝的“勤政”。崇禎怕是我們歷史上最勤政、勵精圖治的亡國之君了,當然近些年來也有人說隋煬帝也很勤政,而他們兩個人的“勤政”似乎又是完全不一樣的。

崇禎帝的“勤政”,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其一:日日早朝,時時召對:他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頗爲“勤政”的皇帝,以至於徐元文、張廷玉修《明史》時會有“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一說。

其二:勤於用人,用人不專:尤其是清理了盤根錯節的閹黨勢力後,就想要“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他用人又不專,今兒個用,明兒個廢是常有的事。想想崇禎帝在位不過十七年,竟“誅殺總督七人,巡撫十一人”,崇禎帝的“忙”,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三,是急於求治,朝令夕改:至少明末名將袁崇煥的死,就不能說與崇禎帝的“急於求治”無絲毫關係。當年的袁崇煥還是一介書生。初入行伍,一戰打死努爾哈赤,再戰打趴下了皇太極。足可以擔當的起大明中興的重任。少年天子崇禎一上臺,也想勵精圖治,就想到要起用袁崇煥,君臣對答,兩人聊得很順溜。崇禎帝“龍顏大悅”,袁崇煥“熱血沸騰”,崇禎帝還想問個明白,遼東還守不守得住,我這皇帝的板凳還坐不坐得穩。袁崇煥想着讓崇禎帝心裏踏實,便說道“五年復遼”。

當袁崇煥再次駐守寧遠,崇禎帝話裏話外總要用“五年復遼”,不時就敲打敲打他;袁崇煥也越來越覺是芒刺在背,於是一再向崇禎帝要糧餉,好給自己找個日後開罪的藉口。時日遷延,君臣失和,甚至矛盾也開始慢慢激化。袁崇煥最終被崇禎帝給賜死,這一事件似乎也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呢。

其次,崇禎帝執政如同兒戲

在我們整個幾千年的歷史上,唯獨明朝的皇帝是最“多才”的,如宣宗善於鬥蛐蛐、正德當過“大將軍”、嘉靖是養生專家、萬曆好斂財、天啓皇帝更是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兒,崇禎倒是位“專業”的皇帝,其執政的能力又讓我們大跌眼鏡。比如:

其一,崇奉宗教,祈求神明降福,搭救他的大明王朝

自打朱棣依仗着“真武大帝”的幫忙,從他侄子朱允炆那兒奪來皇位後,大明的皇帝都很迷信“真武大帝”,這位“老神仙”。爲了得到他的“降福”,崇禎帝甚至將《山海經》都給搬了出來,用上面的“神獸”,更定文武官員朝服上的圖案。其結果卻在他的意料之外,“降福”沒有得到,反而花了一筆冤枉銀子。後來士兵們鬧餉,崇禎帝更是把宮中所藏曆朝歷代的銅器都給融掉,來鑄錢,這在我們的歷史上也是獨一份的。

其二,便是他喜歡諉過臣下,自我標榜

關於崇禎帝喜歡下“罪己詔”,想必已經衆所周知了,其實連我們所熟知的崇禎的“勤政”、“節儉”,恐怕都是他自己標榜出來的,更有甚者,連他未能“南遷”,終至於城破人死,似乎都跟他的這一個性有着莫大的關係呢。關於“南遷”的計劃,明廷議過其實不止一次。尤其是崇禎十七年,時任左中允的李明睿,於正月初三日向崇禎帝提起南遷計劃的時候,崇禎帝就高興得不行。然後示意李明睿在第二天的朝會上提出,還不能透露出他自己也很想遷都的意圖來。

從崇禎帝在遷都問題上表現出的跡象來看,他不是不想遷都,其實是不想由自己去擔“放棄祖宗陵寢”的罪名而已。他希望看到的朝會應該是這樣的:內閣及六部的衆臣們一請南遷,皇上不準;然後衆臣再二請南遷,皇上再不準;……。如此衆臣們三請,四請以後,崇禎帝這才勉爲其難,在衆臣們的“脅迫下”南遷。

事實上,明朝的文官們也都不願意自己去背“棄半壁江山於不顧”的身後罵名;更有甚者如光時亨,還想着以此來沽名釣譽呢。於是在朝會上,大臣們一請南遷,崇禎帝不準,衆臣們也都跟着順坡下驢,不言語了。衆臣們不按套路出牌,在崇禎肚子裏排練了無數次的劇情,戛然而止,被氣得破口大罵,“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由此看來“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個詞兒,還真的不是傳言。

不知恤民,對百姓加徵不斷

水利不修

據計六奇的《明季北略》上說:天啓七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的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到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相對來說講,崇禎元年高迎祥率衆在陝西起義;崇禎二年,李自成又加入到起義軍中。也就是說,僅僅侷限於陝北一隅的旱災,而且還是在剛剛發生的那兩年,就已經爆發了規模不小的農民起義。

明廷的抗旱救災工作到底有沒有做過,就不得不令我們疑心了。以我們中國這麼大面積的領土,其實每年都難免會有些災患的,時至今日不也是如此麼。而正是這樣一次局域性的災患便引發這麼大的暴動,我們還要將大明的亡國,諉過於天災,就未免跟崇禎帝一樣兒戲了吧。

事實上在崇禎帝在位的十七年間,就從未有過朝廷組織民衆興修水利的記載。而且在《烈皇小識》上還有這樣一段故事:有一次崇禎帝當着衆大臣們的面兒,大發感慨嘆民生的艱難,給事中黃承吳便抓住時機建議興修水利,當崇禎帝聽說“需要錢糧”的時候,就馬上顧左右而言他,將此事糊弄過去了。

加徵不斷

明代的加徵其實是始於萬曆年間的。當時迫於遼東戰事吃緊,朝廷便開始了加徵“遼餉”。崇禎帝上臺後,在保留“遼餉”的基礎上,又陸續推出了“剿餉”、“練餉”等稅收加徵項目;民衆的負擔就可想而知了。何況還未去計較貪官污吏們的中飽私囊。

無休止的加徵,只能是逼着農民們開始逃亡,起先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後來地方官迫於嚴令,必須徵足一定的數額,一戶逃就由其餘九戶補足;九戶逃就由未逃的那一戶補足。這就意味着一旦一個地方出現了一兩戶逃亡,很快便會演變爲“集體大逃亡”。他們走投無路,只能加入到起義軍中,明朝的起義軍越剿越多,其根本的原因正在於此。如果朝廷真的這麼缺銀子尚還罷了,暫不說那些肥的流油的藩王們,就是崇禎帝本人,都還藏着三千七百萬的“內帑”呢。只是後來崇禎帝做雷鋒,送給了李自成。

《甲申核真略》的作者楊士聰,曾經在崇禎帝身邊任檢討 , 當他聽聞此事後,感慨道:“嗚呼! 三千七百萬 ! 捐其奇零 , 即可代二年加 派。乃今日考成 ,明日搜刮,使海內騷然 ,而扃鑰如故, 策安在也 ? 先帝聖明 ,豈真見不及此……籲, 其亦可悲也矣 !

朱由檢勤政愛民,爲何仍沒能挽救大明的覆滅呢? 第2張

總而言之,或許崇禎帝不是一個壞人,但他也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同情的皇帝!在他當政的十七年裏,百姓們背井離鄉,餓死溝壑,更有甚者如《諸城縣誌》稱,“出境二十里,見道旁刮人肉者,如屠豬狗。… … 又行半日,見 一 老摳,持一 死兒,且烹且哭。”在我們幾千年來全部的歷史中,怕是沒有哪一個時期比這更悲慘一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