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嘉靖十六年江陵神童張居正鄉試落榜,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嘉靖十六年江陵神童張居正鄉試落榜,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嘉靖十六年(1537年),湖廣巡撫顧璘宴請鄉試考生張居正的消息迅速成爲了武昌各個茶樓、酒館、旅店中的熱議話題,更有不少路邊社紛紛出來爆料:張居正出生前他的祖父曾夢到白龜浮出水面、張居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張居正一出生就能寫字作詩、張居正三歲就能對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張居正是有名的江陵神童……

一時間,年僅十三歲的鄉試考生張居正被傳得越來越離譜,甚至湖廣巡撫顧璘請求張居正在日後多提攜自己兒子的橋段也不脛而走。眼看局面愈發不可收拾,一些跟張居正同鄉或者是臨近熟知內情的考生紛紛出來闢謠:張居正是江陵神童不假,但那是靠着七年的寒窗苦讀得來的。

嘉靖十六年江陵神童張居正鄉試落榜,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這下,又輪到那些貪玩的熊孩子們受苦了,他們的父母紛紛使出了‘耳提面命’這一大招:“你看人家張居正,十三歲就參加鄉試了,再看看你,四書五經哪一本能完整的背下來?趕緊回家給我用功讀書,以後不要再想着玩了。”

漸漸的,人們對關於張居正的話題失去了興趣,因爲闢謠後他們無法再對這個話題‘添油加醋’、因爲在他們看來張居正通過鄉試肯定是板上釘釘。

到了發榜那一天,所有人都驚呆了,張居正居然落榜了。於是聚集在茶樓、酒館、旅社中的‘吃瓜羣衆’們再度對張居正展開了熱議:我早就說張居正沒那麼神,你們偏不信、這巡撫大人很一般嘛,鬧了這麼大動靜,還是看走眼了……而在武昌的大街小巷中,又能重新看到成羣結隊玩耍的‘熊孩子’了。

嘉靖十六年江陵神童張居正鄉試落榜,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第2張

聽到馮御史這樣說,顧璘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然後對他說:“無論這次張居正考的怎麼樣,都必須讓他落榜。”馮御史難以置信得詢問顧璘:“這是爲何?”顧璘答道:“你知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這句話吧,我就是想通過落榜來磨磨張居正的心志。他這一直都太順了,我要是不給他些挫折,他早晚會栽個大跟頭,年輕人多些磨鍊不是壞事。”馮御史略加思索後對顧璘說:“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放心吧!”

顧璘與馮御史的幾句對話後,張居正此次鄉試落榜的命運就已經註定。雖然鄉試結束後負責審閱試卷的陳束擬提張居正爲解元,並因此跟馮御史據理力爭,但在馮御史說出這是顧璘的意思時,陳束就直接判定張居正落榜。

以上就是江陵神童張居正鄉試落榜事件的整個過程,這其中有兩個細節值得我們深思:

一、馮御史不等顧璘開口就搶先表態肯定讓張居正榜上有名;

大明建立後,太祖朱元璋改御史臺爲都察院,並設十三道御史監察、糾彈朝臣及各地三司中的官吏,其用意是想讓這些御史們來制衡朝臣,防止他們結黨營私。

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御史們官職底、俸祿薄的問題就被凸顯出來了,同時各地三司中的官吏爲了避免被御史糾彈,就以炭敬、冰敬的名義來跟御史們搞好關係。如此一來,明代的御史制度就漸漸的名存實亡。

到了萬歷年間,御史們的彈章已經是明碼標價,只要錢給到位,他們可以幫你彈劾除皇帝之外的任何人。不僅如此,御史們爲了謀求更大的利益,往往主動投靠權臣,淪爲權臣的黨羽。這種情況下,御史不僅防止不了結黨,反而還成了黨爭中的急先鋒。

嘉靖十六年江陵神童張居正鄉試落榜,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第3張

二、巡撫顧璘能決定張居正的落榜與否;

朝廷派馮御史主持湖廣的鄉試就是爲了保證那些真正的人才能通過科舉入仕,可是巡撫顧璘的一句話就能決定張居正的落榜與否。由此可見,如果他想讓其他人通過鄉試,那也是一句話的事。

況且,誰能保證大明的每一個巡撫都像顧璘這樣?如果其他巡撫想安插自己的親信,那麼無論這些親信的才華如何,他們都能通過鄉試。

一個巡撫都能做到這些,那比這些巡撫權勢更重的朝中大臣又何嘗不能做到,比如說東林黨的快速崛起就是靠這種方式取得的。

當御史完全淪爲權臣的黨羽、當朝臣開始不斷通過干涉科舉來豐滿自己的羽翼,黨爭的條件也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