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極盛時期的疆域很大,爲何後來很多疆域都被放棄了?

明朝極盛時期的疆域很大,爲何後來很多疆域都被放棄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朝疆域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加冕,成爲皇帝后,明廷即使對傳統的漢地控制力度仍然很一般。經過洪武近三十年的南征北戰,明廷才建立了西到哈密,南及安南,北越長城,東北到庫頁島的廣大疆域。可惜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明廷的極盛疆域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多邊疆都陸續被放棄了。那麼明朝爲什麼要放棄這些疆域呢?放棄這些土地又對大明王朝的命運和整個中國的演進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明朝極盛時期的疆域很大,爲何後來很多疆域都被放棄了?

明朝最早放棄的土地是大寧都司。位於今天的赤峯一帶,是朱棣爲了酬謝在“靖難之役”中出過力的朵顏部蒙古騎兵而割讓。放棄大寧,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後果,首先是關內和東北的連接地帶被極大的壓縮,陸路通道幾乎只剩下通過山海關的“傍海道”。

因而,明王朝從此對東北方向各民族的壓力大爲減少,相反明朝卻在薊鎮和廣寧兩個方向開始面臨壓力。同時,這也相當於是開了個口子,從此之後,北方各部開始有樣學樣地從明朝身上獲取土地。

在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在位時,明廷在東北和南方兩個方向疆域進一步收縮。東北方向,奴兒干都司,逐漸被事實上廢止,明王朝實際所能控制的北界縮回遼東邊牆。此舉導致明朝喪失了對今遼寧以北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在內的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明朝對廣袤土地的物產、民族等也逐漸缺乏認識。

最終,在努爾哈赤起兵反明後,後金能輕易地向北進軍,獲取索倫等部落的資源對大明作戰。

明朝極盛時期的疆域很大,爲何後來很多疆域都被放棄了? 第2張

在南方,幾經作戰的明軍最終退出了越南。這在中國的千年歷史上,最終決定了中國的力量退出中南半島。而今,越南以獨立的民族國家的面貌稱雄東南亞,對於中國來說,無疑一種歷史的遺憾。

此後,明王朝在西北方向丟失哈密,正北方向全線收縮到了長城。這種收縮使長城從進攻出發線變成了事實上的邊界。對北方的進攻態勢變爲被動的防禦和捱打,朝廷不得不在長城沿線的“九邊重鎮”部署重兵,這也造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同時,邊疆民衆也開始深受其擾。哈密的丟失使得嘉峪關成爲明西北邊疆的前沿,明朝不僅喪失了陸路通往新疆、中亞乃至於歐洲的通道,且終明一代,甘肅的人口和經濟也因此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明中葉後,東北方向又丟失了遼河套和撫順以東地區。這最終導致了大明王朝的覆亡,遼河套的丟失使明遼東都司三面受敵,重鎮廣寧接近邊界。撫順以東地區的放棄,則直接爲努爾哈赤提供了發展壯大的土壤。

晚明還在東南沿海方向上丟失了臺灣,這使得西方殖民者的炮船可以縱橫中國沿海,並開始向福建方向蠶食,可以說此時明廷治下的中國,已經面臨着近代前的一次綜合邊疆危機。

明朝極盛時期的疆域很大,爲何後來很多疆域都被放棄了? 第3張

而明朝放棄這些邊疆地區的原因只有一個:統治成本過高,收益比不上耗費。從戰略的角度上來說,這是非常短視的行爲,只有在地緣上,儘量控制靠近核心區的邊疆地帶,才能保證核心區的“海內安康”。這一點上,中國歷史上做得最好的王朝是漢,漢的國策之一就是“守在四夷”,因此這纔有了兩漢四百年的長治久安。

而大明對邊疆的認識和控制,不僅不及漢唐,甚至連清也不如,清準戰爭後,清朝牢牢控制了外蒙、新疆和西藏等邊緣地帶,並不惜花費許多真金白銀加以補貼,這一舉動最終遺澤至今。而明朝不斷地收縮,在晚明時期,實控疆域已經接近北宋,則爲明朝的傾覆表露了先兆,加上安南的喪失,更是成爲了千年的歷史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