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安史之亂爆發初期,爲何河北選擇起兵反抗安祿山?

安史之亂爆發初期,爲何河北選擇起兵反抗安祿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祿山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目光聚焦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名曰“清君側”,實爲叛亂。河北從沉靜中被打破,它的身份從“帝國順地”變成了“叛亂之地”。

安祿山兵鋒所到之處,各州郡縣皆聞風而降,跟安祿山預想的一樣,攻取行動進展順利。但兩顏的起兵卻打破了這種短暫的喜悅,安祿山不免有些心梗,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令河北在安史之亂初期就堅定站在朝廷呢?

一、河北的基本情況。

首先明確來講,雖然安祿山身兼三節度使,經營之地又在幽州,但是他對河北全境還是不能形成有效的控制力。

各州郡的人事首先就是其一,“士族”的普遍存在,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浸入骨髓,都對安祿山的實際控制力形成挑戰。軍事力量的勝利,仍然無法撼動李唐皇室的正統合法地位。即便在唐朝後期,各地藩鎮割據,中央朝廷實力衰弱的情況下,李唐皇室仍具有一定的權威。

安史之亂爆發初期,爲何河北選擇起兵反抗安祿山?

更何況此時剛由盛世轉爲亂世,安祿山的身份仍是叛軍,朝廷實力尚存,旗幟未倒,對地方具有極高的號召力。這便是爲什麼兩顏雖然是關中人,但起事的大旗一扯起,就受到了六郡的大量回應。

其次再來講講文化,《安祿山事蹟》中,將樑顏等人稱之爲“燕南豪傑”。“燕南”在唐代指的就是河北南部。注意看,河北北部與邊境諸胡接壤,浸染胡風已久。

但南部卻是另一番景象。不僅“禮樂興盛”且“儒風深沉”。百姓也好,官吏也罷,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

所以當安祿山起兵造反,雖然他們看似誠服,但實際上只是權宜之計而已,心裏更希望的是安祿山失敗。所以纔會有《資治通鑑》中“料丁壯,實倉廩”的記載。

安祿山之所以能快速拿下河北,其倚仗的還是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他們爲了保全只能選擇暫時的投降,但這絕對不會意味着,沒有任何反擊手段。

二、河北的軍事部署。

安史之亂以前,河北最大的威脅就是兩蕃(突厥,奚)的崛起,而武則天萬歲通天時代,又爆發了契丹李盡忠,孫萬榮之亂,唐廷在經歷了三十年的平靜之後,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東北的壓力。

李孫之亂,唐廷失去了營州和安東都護府,整個戰線直接被推到了幽州一帶。爲了緩解壓力,武則天於萬歲通天元年,在河北河南一帶設置了“武騎團”。

安史之亂爆發初期,爲何河北選擇起兵反抗安祿山? 第2張

唐玄宗又在開元十四年,設置了“五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防備東北異族,而且部署靠後,都在“次邊州”地區(第二道防線)。

既然第二道防線部署如此繁多的兵力,那麼在第一道防線上,當屬於“軍鎮”。而“軍鎮”的核心主力部隊,就是安祿山起家的資本。陳寅恪先生指出,隨着突厥的衰落,大批東北外族遷徙到河北北部,由此開始了這一地區的胡化過程。朝廷又採用了羈縻州的安置,使之安息繁衍,安祿山的粟特部族也得以於此成長起來。

安祿山的叛軍部隊中,主力當屬蕃將和部落兵,其次便是邊州軍鎮軍隊,最後纔是燕南的“團軍”。回過頭來看兩顏的起事,他們手下的兵力,也是“團軍”。換言之,有着巨大差異的兩種軍隊,被擺上了生死存亡的前臺。

從軍事方面而言,正是安祿山對燕南地區軍隊把控力弱,以及唐廷爲了防備東北邊境巨大的壓力,而所設置的獨特軍政結構,纔會使得兩顏等人和六郡,手裏有了反擊的實力和底氣。

安史之亂爆發初期,爲何河北選擇起兵反抗安祿山? 第3張

三、結語

還有一種觀點認爲,燕南局勢的劇變,在於“團軍”對唐廷和安史兩方的軍事力量上所做出的選擇。

立場的不停變動,反映出雙方力量的快速變化,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兩顏等人的起事舉動背後,是對唐廷的絕對看好與信任,他們深信,叛軍只能盛於一時,而非一世。這便是他們有別於燕南諸軍的一個重要特點。

說到底,還是“奉王事,盡臣節”的理想,以及百姓的“臣民”情結,在支持着他們做出最後的選擇。

而在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以後,安祿山迎來了滅亡時刻,唐廷終於取得了勝利,不過勝利的背後,卻是無法挽回的衰頹景象,對於河北百姓而言,更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