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方孝孺誓死不爲朱棣起草詔書,爲何有人說他冷血呢?

方孝孺誓死不爲朱棣起草詔書,爲何有人說他冷血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有許多威武不能屈的人物,但是明朝方孝孺算是其中最爲剛硬的了,面對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誅十族重罪,親人在他面前被逐個殺害,我們很難想象他當時的心情。

朱棣在攻下南京後,奪得大明皇位。迫令翰林侍講學士方孝儒爲他起草即位昭書。方孝儒寧死不從。

方孝孺誓死不爲朱棣起草詔書,爲何有人說他冷血呢?

擲筆於地說:“死即死耳,詔書不草!”

燕王大聲說:“詔不草,滅汝九族!”

方孝儒針鋒相對的說:“莫說九族,十族何妨!”

方孝孺說:“好,我寫!”

從地上拾起筆來,大書四字“燕賊篡位”。

朱棣大怒,他命人拿刀來從方孝孺的嘴角直割到耳旁,並將他投入監獄。見方孝孺仍不屈服,朱棣就下令把方孝孺在午門內凌遲處死。朱棣處死方孝儒後,仍不解心頭之恨,下令滅他十族。方孝孺的九族加上他的朋友、門生也算作一族,共873人,全部處死,行刑就達7日之久。

沒曾想這位一直被作爲威武不能屈的古代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今天確成爲了以數百無辜生命成就自己名節,爲封建忠君思想殉葬的冷血動物。孰是孰非?

不過由他想到另外一個人,南宋末年死守揚州,最後壯烈殉國的李庭芝。大體事情如下:

元軍攻破襄陽以後,乘勝追擊,勢如破竹,大舉進攻兩淮和四川。不久,元軍就包圍了揚州,兩推安撫制置使印應雷暴死,朝廷立即起用李庭芝制置兩淮。李庭芝爲了能夠集中力量應付淮東局勢,就請求分配夏貴負責淮西,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見。

鹹淳十年十二月,元軍攻破鄂州,度宗詔令天下勤王。李庭芝首先響應,遣兵人衛京師,以激勵各地軍帥。德枯元年(公元1275年)春,賈似道兵潰於蕪湖,沿江諸將官或降或逃,沒有一人能夠堅守,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庭芝所轄郡縣的大多數將領都能堅守城垣。但元軍勢不可擋,形勢越來越不利於揚州。

不久,有個叫李虎的人持元軍的招降榜進入揚州,被李庭芝殺死,招降榜也被燒掉。後來,總制官張俊出戰,兵敗降元,持孟之縉的書信來招降,李庭芝氣憤不已,焚其書信,將張俊等5人在街市斬首示衆。同時,李庭芝調派苗再成率部戰於城南,許文德率部戰於城北,姜才、施忠則率部轉戰城中。爲了激勵士氣,李庭芝還時常發放金帛牛酒犒賞將士,因而人人爲,之奮死拼殺。朝廷也送督府錢款前來慰勞,並且加封李庭芝爲參知政事(副相)。七月,朝廷以知樞密院事之職調李庭芝進京,讓夏貴鎮守揚州,但夏貴不來,事情只好作罷。

方孝孺誓死不爲朱棣起草詔書,爲何有人說他冷血呢? 第2張

十月,元帥阿術率軍駐紮鎮江,以扼制淮南的宋軍。但阿術久攻揚州不下,於是就在城外築起長圍,想通過實行長久圍困,使其糧盡援絕而不攻自破。果然,不久,揚州城中糧食已盡,死者滿道。

德枯二年(公元1276年)二月,情況更加糟糕,人們幾日未沾一粒米,只得競相去食人肉。不久,南宋謝太后以恭帝的名義 向元朝請降,元軍進入臨安。三月,恭帝以及皇親、官員等數千人被押解北上。五月,恭帝被元世祖降封爲瀛國公。南宋實際上已名存實亡。謝太后和瀛國公趙晨送來詔諭,勸李庭芝投降。

李庭芝登上城樓大義凜然地對來使說:“我奉詔守城,沒聽說過有詔諭投降的。”遂拒絕降元。接着,當謝太后與瀛國公被押往大都(今北京),行至瓜洲時,太后又詔令李庭芝說:“先前曾詔卿納款投降,很久沒有聽到答覆,難道是不理解我的意思,還是想捍衛邊疆呢?現在我與皇帝都已臣服,卿尚爲誰守之?”庭芝不予理睬,下令士卒發弩箭射擊來使,射死一人,其餘嚇得紛紛退去。李庭芝又與姜才召集將士,涕泣發誓,準備奪回謝太后和瀛國公。姜纔出兵與元軍激戰,但沒能成功,只好又退回揚州,繼續堅守。

早在德佑二年二月,夏貴就以淮西降元。此後,元軍更是集中力量加緊了對淮東的進攻。阿術驅逼淮西降兵到揚州城下示威,旌旗蔽野,來勢洶洶,李庭芝的幕僚見此情形,勸告李庭芝放棄堅守,但李庭芝卻說:“我只有一死罷了。”接着,阿術又派使者持詔書來招降,李庭芝開城門放進使者,將其殺死,並且在城上燒掉了詔書。不久,淮安知州許文德、盱眙知軍張思聰、泗州知州劉興祖都因糧盡而降。

但李庭芝仍在徵收民間積粟供給士兵,民粟食盡,又命令揚州官員出糧,官員家的糧食也吃光了,就令軍中將校出糧摻雜上牛皮、麩蛐供應士兵。士兵們感激庭芝的撫卹,紛紛表示誓死效命,有的甚至烹子而食,但仍然天天登門苦戰。德枯二年七月,阿術見硬攻不行,就上書請求赦免李庭芝焚燒詔書之罪,促其速降,元朝皇帝同意了,但李庭芝仍然不予理會。

就在南宋降元前夕,益王趙星和廣王趙咼在屬下的護送下,逃離臨安,輾轉來到福州。德枯二年五月,趙星即位於福州,改元景炎,冊淑妃楊氏爲太后,一同聽政,授陳宜中爲左丞相兼都督,並遙授李庭芝爲右丞相,召他返回朝廷,共圖抗元復宋之事,李庭芝欣然從命。

臨行前,他委託朱煥堅守揚州,然後與姜才率兵向福州趕來,但當行至泰州,阿術領兵追蹤而來,並將泰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不久,守衛揚州的朱煥也投降了元朝,還驅使李庭芝將士的妻兒來到泰州城下逼他投降,當時姜才疽發於脅,無法出戰,偏將孫貴、胡惟孝等隨即打開泰州城門出降。李庭芝聞聽此變,知道事已不可爲,遂投蓮池自殺,但水淺不得死,後被叛軍所執,押回揚州。而姜才臥病在牀,被都統曹國安所執,獻給了元軍。

阿術對兩人忠貞之舉非常讚歎,本想勸降並重用他們,但朱煥擔心李庭芝與姜才降後於己不利, 竟向元軍請求說:“揚州自用兵以來,屍骸遍野,都是李庭芝與姜才造成的,不殺他們更待何時?”於是庭芝與姜才被元軍殺害。他們死的那天,揚州百姓都悲痛不已,流下了熱淚。京劇《正氣歌》便寫的是這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