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百姓吃豬肉的問題的?他採取了什麼措施?

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百姓吃豬肉的問題的?他採取了什麼措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朱元璋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誰知避諱更嚴氏,灘與州名總誤稱。

古代封建社會,皇帝高高在上,沒有人敢對他們不敬,皇權還衍生了一整套極爲繁瑣複雜的皇家禮儀。在這些禮儀中,避諱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比如說在一些文化作品中,能夠看見將老虎說成是大蟲,這就是因爲李淵的祖父叫做李虎,所以將老虎改爲大蟲,由此可見,避諱在歷史上的種種規矩。每一個朝代都有着各種各樣的避諱,明朝也不另外,我們都知道的是明朝的國姓是“朱”,那老百姓想吃豬肉怎麼辦?朱元璋採取了一個非常機智的辦法,避免了各種事端。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大量活不下去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元朝暴政。經過一段時間的征戰,南方一共出現了三個大的勢力,分別是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最終經過多年的戰爭,朱元璋統一了南方,進而向北方進軍,最終統一了天下,創建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是從一個放牛娃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他所建立的大明王朝,一切的規矩都要從頭開始建立。

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百姓吃豬肉的問題的?他採取了什麼措施?

明朝是一個以儒治天下朝代,而儒家最爲講究的就是一個禮字,即便是皇帝,也要被各種各樣的禮節束縛。比如說說話時該用怎樣的語氣;該用怎樣的用語;吃飯時該用怎樣的規格;要娶多少個妃嬪;住的房子該用怎樣的規格;即便是在死了之後,皇帝也離不開禮節的約束,必須按照禮節來修建陵墓。絕大部分的皇家禮節和老百姓的關係不大,但有一個禮節是深入所有老百姓身邊的,那就是避諱。

在古代的時候,皇帝至高無上,普通的平頭百姓不能跟他們有任何相同,比如說皇袍是明黃色的,那所有的百姓都不能使用這個顏色的衣服,如果有哪個百姓敢貿然穿明黃色的衣服,那就是僭越,輕則抄家流放,重則牽連家人。老百姓不能穿和皇帝一樣顏色的衣服,那自然和皇帝名字有所相關的東西也不能使用,基本都採取了廢除原先的用法,再取一個新名字。

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百姓吃豬肉的問題的?他採取了什麼措施? 第2張

明朝的國姓是朱姓,而豬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牲畜,這兩者天然就會發生衝突。比如說老百姓家裏要殺豬,說着說着就有可能說成了“殺朱”,那這豈不是對皇家的大不敬。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也是不在意這一套的,畢竟他自己也是農民出身,非常能理解大家的想法。可隨着他當皇帝久了,很多想法也發生了改變,開始覺得民間的“豬”的確有點問題,必須要改變。

但豬是極爲重要的,是老百姓生活中重要的肉食來源,如果就這樣禁止老百姓養豬,很有可能要出問題。所以這一次朱元璋採取了改名的做法,將豬原本的名字改爲“豕”和“彘”,從此老百姓養的豬就不是豬了,而是養“豕”。當時這條規定執行得比較順利,畢竟只是改一個名字稱呼,並沒有影響到百姓的切實的利益,不過後來情況又發生了改變。

後來到了朱厚照時期,有一次他吃飯的時候,上了一道紅燒豬蹄,他覺得很不爽,乾脆就下令全國不準養豬也不準殺豬。這可把全國的老百姓給愁壞了,大家都覺得朱厚照實在是太不瞭解民間,就因爲一道菜就讓全國不準養豬。其實這樣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誤解了朱厚照了,雖然他禁止養豬的確有這道菜的因素,但其實背後還有着非常深刻的經濟原因。

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百姓吃豬肉的問題的?他採取了什麼措施? 第3張

養過豬的朋友都知道,豬是非常耗費糧食的,雖然豬也吃雜草,但吃雜草的豬是不長肉的,所以每一個養殖戶,都會在豬的身上耗費大量糧食,但這樣顯然不符合當時的客觀環境。在明初的時候,地少人多,擁有足夠的粗糧來養豬,後來到了明朝中期,人口數量已經漲起來了,糧食問題已經成了最主要的問題,這個時候再消耗大量的糧食去養豬,就顯得不值當了,所以那個時候纔會禁止全天下養豬。

朱厚照此次的決定,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顯然是不符合客觀情況的,當時這條規矩執行了沒多久,就在全天下人的反對聲中取消了。總的來說,避諱是封建時代特殊的產物,它沒有任何真正意義上的用處,反而極爲折騰老百姓。所以避諱徹底地退出歷史舞臺,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