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努爾哈赤與明朝的關係有多複雜?

揭祕:努爾哈赤與明朝的關係有多複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萬曆十一年(1583年),明軍進擊建州右衛王杲之子阿臺。

左衛猛哥帖木兒(清肇祖)的後代覺昌安(清景祖,努爾哈赤祖父)和塔克世(清顯祖,努爾哈赤父親)忠誠於明朝,爲明朝鎮壓女真各部而奔走效勞。

但是很不幸,覺昌安和塔克世爲明軍做嚮導的時候被明軍誤殺而死。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鑑於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被誤殺而死,在對他們的子嗣努爾哈赤的待遇上破格優待,給予努爾哈赤都督敕書,還每年給銀八百兩,蟒緞十五匹,以示撫慰。

所謂敕書是進行朝貢貿易的憑證,沒有這個東西,鐵器、糧食、布匹等必需物資是沒法買到的。因此,敕書這東西在女真各部落中非常值錢,誰有敕書,誰就擁有了物資,誰也有就擁有了權力。

努爾哈赤巧妙地利用了明朝對他祖父、父親愧疚的心裏,使得明朝不僅不是阻礙他統一女真、擴大勢力的阻礙,還讓明朝成爲他統一女真、擴大勢力的助力。

揭祕:努爾哈赤與明朝的關係有多複雜?

萬曆十三年(1585),明王朝授予努爾哈赤爲正二品龍虎將軍之職。

萬曆十七年(1589),明王朝再次授予他爲建州左衛都督僉事。

而明朝邊軍將領李成樑鑑於自己與努爾哈赤祖父和父親關係比較好,也成爲了努爾哈赤的“乾爹”,在很長一段時期裏,李成樑這個“乾爹”的支持和明王朝或多或少的縱容讓努爾哈赤的腰桿子無比之硬,膽子也越來越大。

李成樑

萬曆十一年(1583年)十二月,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被遼東巡撫李鬆、總兵官李成樑殺於開原鎮北關,明朝完全就是敷衍塞責的善後處理。八年以後,萬曆十八年(1590年)努爾哈赤與楊吉砮之子納林布祿發生戰爭,就以明朝厚待自己而向他炫耀:“昔我父被大明誤殺,與我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送還屍首,坐收左都督敕書,續封龍虎將軍大敕一道,每年給銀八百兩,蟒緞十五匹。汝父亦被大明所殺,其屍骸汝得收取否?”(《清太祖武皇帝實錄》)

滿文老檔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過去我的父親被大明誤殺,給了我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送還屍首,坐授左都督敕書,續封龍虎將軍大敕一道,每年給銀八百兩,蟒緞十五匹。你的父親也是被大明殺得,他的屍骸你收得了嗎?對葉赫部是赤裸裸的嘲諷。

萬曆十四年(1586)努爾哈赤率兵追擊仇敵尼堪外蘭。這個倚靠明朝支持的一方女真梟雄,逃到明朝的勢力範圍內,努爾哈赤依然能憑藉自己乾爹李成樑的關係,雖然尼堪外蘭躲進了鵝爾渾城,努爾哈赤依然殺城內的漢人十九名,又捉住中箭的六個人,命令他們到鵝爾渾城傳信,把仇敵尼堪外蘭交出來,不然就發兵攻打了。明朝卻不認爲努爾哈赤的話,並且直接讓努爾哈赤把尼堪外蘭領走。

這些都讓努爾哈赤知道自己與明朝的親密關係和自己乾爹的龐大影響力,於是努爾哈赤巧妙地把握了這種關係。

女真部落戰爭

在三十多年中,他或者列隊浩浩蕩蕩,或金鼓齊鳴,幾乎統一了女真各部,明朝不僅沒有對他用兵打壓,而且一直視他爲功臣之子、大明邊境的忠誠衛士,多次讚賞他的功勞,給他封官加爵。

最富有諷刺意味的是,努爾哈赤在費阿拉已經“定國政”,“自中稱王”,明朝勒令他向撫順諸堡送回所搶掠的漢人,斬了擄掠柴河堡、殺害明指揮劉斧的木扎河部女真首領克五十,並率領數個女真部落首領約束建州、毛憐等衛女真。

萬曆二十年(1592年),倭寇進犯朝鮮,明朝爲支援友好鄰邦,決定派兵相救,徵兵命令全國到處飛。明朝有將領認爲努爾哈赤手握重兵,“控弦數萬”,並且對明朝很忠誠,老實無欺,建議調他的兵“徵倭報效”。雖然這件事最終沒有成爲事實,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明朝人知道努爾哈赤實力雄厚,勢力龐大,卻一點不害怕他反叛。

加上明朝各種封賞,封爵,這足以表明努爾哈赤的確得到明朝極大的“殊恩”,而且一直有加無減。

努爾哈赤知道自己不是明朝這個龐然大物的對手,爲了得到更多的好處,也爲了進一步探聽明朝的情況,親自到明朝的北京城朝貢。

明朝還是有很多善戰的將領

揭祕:努爾哈赤與明朝的關係有多複雜? 第2張

《明實錄》記載努爾哈赤到北京朝貢是從萬曆十八年(1590)開始的。以後的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都到過北京城朝貢。除此之外,他的弟弟速爾哈赤至少在萬曆二十三年、二十五年、三十四年、三十六年,四次到過北京城朝貢。

當然來往總是相互的。明朝除了在北京城接待努爾哈赤、速爾哈赤之外,也曾派人到建州女真駐地進行過走訪。

萬曆三十九年(1611)速爾哈赤死亡,明朝得到消息,當即派人前往弔祭。

隨着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大,努爾哈赤的野心雖然隱藏很深,但也有所顯露,明朝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有所察覺,他們提出對努爾哈赤和建州女真應採取必要的打壓措施,卻一直不被明朝皇帝所重視。

當萬曆三十四年(1606)到三十六年(1608),這三年期間努爾哈赤中止了自己一直堅持的進京朝貢,有人就認爲:“建酋日漸驕橫,東方隱憂可虞,而今努爾哈赤已並海西(女真),其志不小”。

但是明神宗是出了名的惰政,加上剛打完三大徵,明朝實在沒能力再採取行動了。

努爾哈赤也知道明朝急於要他進貢,因爲明朝認爲只要他進貢了就標誌着他還沒脫離明朝,依然是明朝的臣民。

於是他開始得寸進尺,決定先逼明朝先立界碑。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二十日,努爾哈赤主動約見明朝的遼陽吳副將、撫順王備禦,宰白馬祭天,雙方發誓言,刻界碑,豎於邊界各處,規定雙方的人員互不侵越。碑文爲:“各守皇帝邊境,敢有私越境者,無論滿洲、漢人,見之殺無赦,如見而不殺,罪及不殺之人。明朝如負此盟,廣寧巡撫、總兵、遼陽道、副將、開原道、參將等六衙門官員必受其殃。如滿洲負此盟,亦必受其殃。”這說明努爾哈赤在與明朝的關係中逐漸掌握了主動權。

界碑立後,努爾哈赤兄弟當年一起去北京城朝貢。但是努爾哈赤以前是表示對明朝的忠誠順從,現在是乘機與明朝獲取利益,甚至利用朝貢的機會刺探明朝的虛實。

所以明朝雖然希望努爾哈赤兄弟來北京城朝貢,又不得不嚴格限制進貢人數,最少時從1500人減到只有15人。雖然如此,努爾哈赤仍不失一代梟雄的風采,這種極大的侮辱,依然不放棄這個機會,竟然還是派人前去朝貢。

萬曆四十一年(1613),努爾哈赤爲了消除明朝的猜疑,決定派遣他的第十一子巴布海和部下30餘人到廣寧作爲人質。明朝遼東巡撫張濤陳兵嚴陣以待,奏報明朝。兵部也難以辨別人質真假,認爲留住反而容易受到欺騙,不如放回去更穩妥,就沒有接納這個人質。

後來明神宗萬曆對努爾哈赤進行了警告,然而明朝等到的卻是努爾哈赤的一篇興兵誓詞,裏面大致內容爲:我部落興兵打仗,是因爲癸巴年(1593年)葉赫、哈達、烏拉、輝發、錫伯、卦勒察等九部聯合侵襲我部落。承蒙上天厚愛,讓我部落取得了最終勝利。陣上殺了葉赫部首領布寨,生擒了烏拉部首領布佔泰。到了丁酉年(1597年),再一次宰白馬灑血爲盟,互結婚姻,以通和好。後來葉赫部背盟毀約,將許配給我的女子不嫁給我。布佔泰是我收養的人,與我爲仇,我討伐他,殺其兵,得其地,他隻身逃到葉赫部,葉赫部收留他,不交給我處理,因此我部落纔想去征伐葉赫部。我有什麼理由要征伐明朝呢?

女真部落

這篇誓詞雖然說的是建州女真爲什麼要攻打葉赫部,但是也是對明朝的發泄。這篇誓詞無論是內容還是語氣,都反映了它是“七大恨”的雛形。

隨着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與明朝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明朝已經料到努爾哈赤要攻打葉赫部,而且未來可能要進犯明朝。

明朝決定向薊門調兵遣將,向戶部調集軍餉。在準備階段,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明神宗萬曆皇帝爲了麻痹努爾哈赤,派遣守備肖伯芝趕赴建州面見努爾哈赤,以文告申明大義。但是肖伯芝卻是一位明朝虛僞怯懦的無能官僚,看不起努爾哈赤和建州女真,妄自尊大,作威作福,強令努爾哈赤跪拜聖旨,還裝腔作勢、不痛不癢的講了一些古今興亡以德服人的歷史典故。

一代梟雄努爾哈赤直接懟回去了:“嚇我之書,爲何下拜?善言善對,惡言惡對!”對肖伯芝帶來的明朝文告也沒有翻看。

同年,明朝廣寧總兵張承胤奉萬曆皇帝之命巡防邊境,回來之後派遣董國胤要求與努爾哈赤重立界碑,提出柴河、三岔、撫安三處皆屬明朝直接管轄,所有女真人必須驅逐。努爾哈赤勃然大怒,認爲明朝此舉是放棄兩國盟好,不可自恃國大兵衆,最終雙方不歡而散。明朝單方面在邊境上立碑爲界。

葉赫部石碑

此時努爾哈赤與明朝依然保持着最後一絲體面。

直到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依然派人到北京城嚮明朝朝貢,這是最後一次對明朝表示忠誠。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從此雙方徹底決裂。

結語

可以說,努爾哈赤的起兵反明既有努爾哈赤自己的深謀遠慮,也有明朝的惰政荒政和李成樑的縱容等因素。比如努爾哈赤祖父與父親是明朝衛士卻被明朝誤殺,使得明朝對努爾哈赤異常的優厚;再比如李成樑的養寇自重造成努爾哈赤勢力極度膨脹,等等。

《清史稿》否定猛哥帖木兒,不承認清朝統治者的祖先曾屬於明朝臣民,的確不符合真實歷史。清乾隆皇帝尚且肯定他的祖先曾受明朝龍虎將軍封號。

事實上除了乾隆皇帝,清代官書往往在孟特穆和福滿的名字上頭加“都督”二字,稱“都督孟特穆”和“都督福滿”。“都督”二字顯然是明朝授予的。

明朝發給努爾哈赤祖父、父親和他自己的敕書,一直保存到崇德四年(1639年),經清太宗皇太極下令在篤恭殿前才全部燒掉。正因爲清太宗皇太極很瞭解他祖先的來歷,所以明朝崇禎皇帝質問後金原本是明朝的臣民,爲什麼起兵叛變,《清太宗實錄》記載清太宗皇太極的回答:“我們原爲明朝臣民,不僅皇帝您這麼說,即我也不否認。”

可見清朝統治階層的祖先包括努爾哈赤在內的確隸屬於明朝,都是明朝臣民。他們居住的東北自古以來也是屬於中國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