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巴裏坤縣城中的一座閣樓,與唐朝巾幗英雄樊梨花有何關係?

巴裏坤縣城中的一座閣樓,與唐朝巾幗英雄樊梨花有何關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巴里坤坐落於東天山北、蒙古高原南,處天山與蒙古高原的夾縫中。巴里坤的歷史似她的城牆一樣厚重、悠久。早在漢唐,這裏就是新疆軍事、交通要塞,班超、樊梨花等在這裏留下沙場征戰和貶戍足跡。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巴裏坤縣城中的一座閣樓,與唐朝巾幗英雄樊梨花有何關係?

巴里坤秦末漢初稱“蒲類”,唐時歸入中原版圖,並置蒲類縣。史書記載:這裏是“投筆從戎”的班超與匈奴初次交鋒的地方,也是樊梨花徵西的戰場。巴里坤又是中原人走西口的必經之地,是“新疆漢文化的僅有的沃壤”。

巴里坤大河唐城

大河唐城位於巴里坤大河鄉東頭渠村東部,巴里坤盆地底部中心區,是哈密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唐代古城遺址,所以叫大河唐城或大河古城。1957年被列爲新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又被列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史書記載:唐王朝平定高昌叛亂之後,加大了對西域的統治力度,在西域設置了西州和北庭都護府,並效仿漢代在此實行兵屯制度。

在遠離城池的其它軍事要道上,唐軍還築了不少烽燧,城池、烽燧相望,隨時觀察瞭解軍情,及時上報指揮部。駐守烽火臺的兵士,也大都在其周圍墾田種植。城池、烽燧相望,伊吾軍、駐守高昌的瀚海軍、駐守北庭的天山軍互爲犄角,穩定了唐在天山以北局勢。

巴裏坤縣城中一座閣樓,是爲紀念唐朝巾幗英雄樊梨花徵西而建的。

巴裏坤縣城中的一座閣樓,與唐朝巾幗英雄樊梨花有何關係? 第2張

巴里坤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就有建置記載。巴里坤古稱蒲類,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進入新疆的第一重鎮,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歷史上曾有過蒲類(西漢)、甘露川(唐代)、巴爾庫爾(元代)、巴里坤(清初)、鎮西(清代)等不同稱謂,一直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交通中心。

巴里坤文化淳厚,民漢文化、中西文化在這裏薈萃交融,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語言文化、飲食文化、廟宇文化、城池文化、遺址文化等,被史學家推崇爲新疆漢文化的寶地。巴里坤素有“古牧國”、“文化重鎮”之稱和“萬駝縣”的美譽,是新疆歷史上“三大商都”、“八大名城”之一。

2007年,巴里坤社火腦閣擡閣、民間故事、巴里坤小曲子、漢族節日習俗被列入自治區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新疆漢族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共7個,巴里坤佔4項)。

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有全國四大鳴沙山之一的巴里坤鳴沙山、新疆三大草原之一的巴裏坤草原以及西黑溝、怪石山等。

巴里坤古蹟衆多,有近1300年曆史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河古唐城遺址、3000年曆史的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月氏王庭蘭洲灣子古遺址羣、200多年曆史的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疆保存最爲完整的土夯城漢滿兩城和地藏寺、仙姑廟,有唐代、清代修建的綿延200餘公里的28座烽火臺。巴里坤曾有各類廟宇百餘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