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寫下《憫農》的李紳,他之後的事蹟大家爲何不願提起?

寫下《憫農》的李紳,他之後的事蹟大家爲何不願提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李紳,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1.憫農作者

在家長和老師的安排下,我們從小時候就開始背誦一些古詩,無一不是流傳下來的絕佳詩詞名句,縱使很多首曾經背過的詩不能完整地背誦下來,但是裏面的名句還是能朗朗上口,而其中我們耳熟能詳的一首詩便是《憫農》,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多被拿出來教育後人。

我們在背一些名詩時,總會被要求將詩詞的作者記住,但是對於這麼出名的一首《憫農》,我們卻對它的作者並不熟悉,甚至老師們在講解這首詩的時候,不會過多地提到這位作者,這其中到底有原因呢?

這首詩的作者是李紳,他不是平民之子,也是有背景的人,他的祖父便做過宰相,雖說他的父親沒能恢復像祖父時期的輝煌,但也是一方父母官。

寫下《憫農》的李紳,他之後的事蹟大家爲何不願提起?

2.最初的李紳

按理來說,李紳的童年生活應當比普通人家要幸福,也許在六歲之前是這樣的,但不幸的是,他的父親早逝,之後他與母親嚐遍人情冷暖,過慣了苦日子,看到一點成功的希望他便會緊緊地抓住不放,除了正常的吃飯和睡覺,他其餘的時間幾乎都在學習看書。

爲了減輕生活的壓力,他到佛寺去寄宿求學,廟裏的僧人都非常欣賞他平時也對他照顧有加。

當時的大唐早已沒有了當初的輝煌,到處紛亂。

在弱冠之年,他開始奔赴自己的前程,雖說之前的日子算不上多麼舒服,但是他在真正獨自踏上外面的道路時,他才親眼見證了百姓們的生活,農民們兢兢業業勞作,放眼望去,沒有什麼閒下來的農田,但是還是會出現農民百姓們餓死的事情。

當時在位的唐德宗想興民,充實國庫讓國家壯大,頒佈了兩稅法,本意是想減輕窮人們的賦稅負擔,但是掌握這些事情操辦的畢竟是地方官員,他們顛倒黑白,將自己的富田改寫成貧田,讓貧農們替他們背下了本該他們交付的稅賦。

也就出現了情況越來越糟糕的局面。

於是他寫下《憫農》詩,交付給當時的名士,名士非常欣賞他的才氣和意志。

寫下《憫農》的李紳,他之後的事蹟大家爲何不願提起? 第2張

李紳終於考中了進士,想必當初他也是抱着爲好官的想法和志氣,他剛剛上任時確實也是這麼做的,他的上司李錡想自立山頭,跟朝廷對立,就想讓李紳幫他寫公告,李紳誓死不肯,最後李錡將他關了起來,便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誰知道一個月李錡掀起的波瀾就被平定,大臣聽聞李紳忠心耿耿的行爲,便想爲他請功,李紳拒絕了,說他並不是爲了功名才這樣做,初初爲官,正直大義。

“人心莫厭如弦直。”

3.發跡後的李紳

但是他在發跡之後,與從前判若兩人,很明顯的表現就體現在他對他曾經的友人,李元,李元來見他,不斷地降低自己的身份,直到降到“孫子”一輩,李紳這才勉強應下。

有一日李紳在街上遇到不給他的車隊讓路的人,便將他抓了起來,誰知那人是皇族,此時的李紳將欺軟怕硬表現得淋漓盡致。

曾經有多麼感慨百姓農民們受到的苦楚,現在李紳就有多麼殘酷和無動於衷,他在當地苛捐雜稅,斂入囊中,甚至有很多百姓無奈之下逃離家鄉。而李紳拿着收斂來的財物,在生活上窮奢極欲。

寫下《憫農》的李紳,他之後的事蹟大家爲何不願提起? 第3張

他非常喜歡吃雞舌頭,吃一頓就需要宰殺很多雞,甚至雞的其他部位全部扔掉。

在晚年還造成一樁官員冤案,強安罪名,將其處死,後來宣宗上位後,這樁冤案才得以平反。

李紳留下一世罵名,甚至宣宗放言,他的子嗣不得入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