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複雜,但整體結構分爲哪三大種類?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複雜,但整體結構分爲哪三大種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以“華夏-漢”文化爲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爲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複雜,但整體結構分爲哪三大種類?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複雜,且有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之分,但是仔細分析,根據其整體結構主要分爲三大種類,即上衣下裳、深衣制和襦裙制。

一般款式的漢服分上下衣着。上着無袖衣/短袖衣,直領,服名半臂、裲襠、比甲。短衣,交領、圓領,服名襦、短襖、衫子、裋褐長衣,交領右衽,服名袿衣、襜褕、曲裾袍、絳紗袍、深衣、朱子深衣、道袍、直裰、大襖;

直領對襟,服名褙子、披風、鶴氅。圓領/盤領,服名圓領袍、帽衫、涼衫、皁衫、襴衫、蜀衫。

下着袴、袴褶、帷裳、裙、馬面裙、襴裙、褌、犢鼻褌。

漢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開)、“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爲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爲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爲婦女喜愛的穿着。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長褲。

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爲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爲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於長衣類。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複雜,但整體結構分爲哪三大種類? 第2張

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上下連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別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後再縫綴在一起,最後衣服還是一體的樣式。衣服縫成一體是爲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則是爲了遵循古制傳統。

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時服裝,燕居指非正式場合,屬於休閒類服飾。深衣普及率很高,流傳的時間有三千多年,從先秦到明代末年,並逐漸形成了深衣制。

第二種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參加祭祀等隆重儀式的正式禮服。顧名思義是分爲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

華夏服飾自古以來,崇尚上衣下裳,並規定“衣正色,裳間色”,也就是說,上衣是顏色端正而且純一,下裳則色彩相交錯。這種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黃”,因爲天是清輕之氣上升而成,所以用純色,地是重濁之氣下降而成,所以用間色。

第三種爲“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但是,這種方式沒有很多的禮儀規定,一般是用於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頭,兩截穿衣”成了傳統女子的服飾特點的描述。

漢服的款式以交領(兼有圓領、直領)右衽爲主要特點,無口、繫帶,寬衣大袖,線條柔美流動,飄逸靈動。而交領右衽是貫穿始終的靈魂所在。

漢服的裁剪方法一直採用平面裁剪。沒有省道和肩斜,且用料一般都大於覆蓋人體的最小需要,所以無論是秦漢的大袖衣還是明朝的大袖衫,其袖長遠遠長出手臂,袖肥甚至在穿着後寬到及地。不同時期,也有袖肥窄小的,便於勞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