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戰國時期的六國都是如何花樣作死,進入滅亡的深淵的?

戰國時期的六國都是如何花樣作死,進入滅亡的深淵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戰國七雄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唐代詩人杜牧在其代表作《阿房宮賦》中曾如是總結六國滅亡原因。

“術治亡韓,亂政亡趙,迂政亡燕,失才亡魏,分治亡楚,偏安亡齊。”《大秦帝國》系列圖書的作者孫皓暉先生也曾如是評價六國的滅亡。

戰國時期的六國都是如何花樣作死,進入滅亡的深淵的?

我們今天的#歷史小問題#就是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一起來看看六國都是如何“花樣作死”,如何自己把自己親手推入了滅亡的深淵的?

01

齊國:能豪奪天下,偏極其看重小利,終亡於偏安

齊國,這是戰國中期的天下霸主,一度力壓秦國,將秦國封鎖於崤函以西,只要齊國能夠壓制住秦國的發展,佈局於天下,一統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本能豪奪天下的強國,卻極其貪圖小利,齊滅燕和吞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公元前318年,燕國陷入子之之亂中,不久,太子平戰敗,逃亡齊國,齊宣王打出了爲太子平復國的旗號,幾乎滅亡了燕國,而後又被迫退出了燕國。很多人將齊國退出燕境歸結於齊國不會經營燕國,如若能像秦國經營巴蜀一樣去經營燕國,齊國一定能統一天下。其實不然,巴蜀兩國在天下諸侯的眼中,就是蠻夷,秦滅巴蜀,是帶有一種“王化”的意味在裏面,各國都不會,也沒有理由去反對。但是,齊國滅燕就不一樣了,燕國是正兒八經的諸侯國,還是有着周天子血脈的姬姓諸侯國,而且燕國與趙國、秦國利益交織,秦趙又怎麼會坐視燕國滅亡呢?

另一件貪圖小利的事情就是公元前286年的齊吞宋,在這一年裏,齊國擊敗了能夠與自己爭奪宋國控制權的趙國,而後聯合魏、楚兩國滅掉了宋國,自己獨佔了宋國的膏腴之地,此舉最終招致了兩年後的“五國伐齊”。

戰國時期的六國都是如何花樣作死,進入滅亡的深淵的? 第2張

而在“五國伐齊”之後,齊國從廢墟中重建,本來齊國也有機會重新強大起來,卻奈何齊襄王疏遠田單,而後執政的君王后與齊王建又沒能走出迷茫,最終選擇了偏安,成爲了那隻在溫水中被活活煮死的青蛙……

02

趙國:與秦同宗同源,卻染上了亂政習氣,終自取滅亡

趙國,這是一個與秦國同根同源的國家,與秦國一般,趙國也是一個尚武的國家,因此戰鬥力也不容小覷,可是這樣的一個國家,最後卻是染上了亂政的習氣,幾乎歷代君王都要“折騰”一下,最終把趙國給折騰死了。因趙國“作死”的歷史太多了,筆者在這就舉兩件極具代表性的事件:

第一件自然就是發生於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宮變”。一代雄主趙武靈王在壯年退位,將王位交給了自己的幼子趙何,而後又不忍長子趙章無故被廢,想要將趙章立爲代王,卻沒想到激化了兄弟二人的矛盾,最後誘發了“沙丘宮變”,使得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

第二件就是擅殺柱石李牧。在戰國晚期,趙國自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加上連年的燕趙戰爭後,國力大損,秦國不斷對趙國用兵,所幸有柱石李牧在,趙國這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化險爲夷。可就在公元前229年,秦國三路大軍齊頭並進,意圖滅亡趙國之時,趙王遷被母親趙悼倡後與權臣郭開一蠱惑,竟然將李牧處死,僅僅三個月後,趙國覆滅。

戰國時期的六國都是如何花樣作死,進入滅亡的深淵的? 第3張

03

韓國:本欲以術治強國,卻使得笑話不斷,終因術治而亡

韓國,這是一個被戲稱爲“七雄之恥”、“戰國攪屎棍”的國家。

在韓國曆史上,也曾有過轟轟烈烈的“申不害變法”,在這場變法中,爲韓國確立了“術治”強國的基本格調,此後的韓國君王皆想着靠“術治”走向富強,不再腳踏實地,艱苦奮鬥,而是想着天下掉餡餅,還是那種精準砸到自己頭上的餡餅。可是,不知道韓國想過沒有,去接那種高空掉下來的東西,可是會被砸得頭破血流的……

韓國最出名的“作死”事件便就是“移禍大邦”、“肥周退秦”和“治水疲秦”,相信這三件烏龍事件大家都很清楚了吧?在這三件事情發生之後,秦國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了好處,而韓國的隊友們卻被坑得叫苦不迭,韓國更是自己把自己給玩死——國力大損、主力全滅、重鎮全失……

04

魏國:精英薈萃,人才無數,卻因國策因素,沒有能留下人才的土壤

魏國,這是戰國時期的第一個天下霸主,因爲魏文侯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國策,使得魏國精英薈萃,人才雲集,可是,魏文侯的後繼者們卻各種“作死”,毀掉了留住人才的土壤……

戰國時期的六國都是如何花樣作死,進入滅亡的深淵的? 第4張

魏文侯死後,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一上臺,當年主持變法的元勳李悝便撒手人寰,按照魏文侯的設定,應當是功勳僅次於李悝的吳起繼任魏相之位,繼續深化改革。可是呢,魏武侯卻認爲吳起出身貧寒,不能擔此重任,便以出身貴族,卻毫無真才實學的田文爲相,而後更是在公叔痤的教唆之下,一步一步地逼走了吳起。隨着吳起的出走,魏國任人唯賢的人才國策成爲泡影,繼而取而代之的人才國策便就是“任人唯親”、“任人唯貴”,這就使得此後的商鞅、孫臏、張儀、范雎紛紛離魏……

05

楚國:本是天下強國,卻因君王不辨忠奸,葬送大好局面

楚國,在大家的印象裏,這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國力強盛。的確,在楚悼王吳起變法,楚宣王、楚威王父子勵精圖治,締造了“宣威盛世”之後,楚國也確實是當時的強國,可就是幾代人的努力,卻因爲楚懷王晚年的“瞎折騰”而成爲泡影。

公元前312年,楚懷王不顧屈原的苦諫,輕信了張儀的鬼話,被其以“六裏地欺楚”,而後又不顧屈原的勸阻,執意出兵攻打秦國,先後在丹陽、藍田兩敗於秦國之手,損失慘重。

公元前301年,因楚懷王在秦、齊兩國之間搖擺不定,且因楚太子橫殺死秦國大夫,楚懷王未能給秦國一個交代,使得秦昭襄王怒而與齊國聯手進攻楚國,楚軍於垂沙之戰中全軍覆沒,幾近亡國。

在這兩場大敗之後,楚國不復強國之勢,加上封君的鉗制,楚國始終陷於“分治”之中,最終一步一步自己把自己埋進了坑裏。

戰國時期的六國都是如何花樣作死,進入滅亡的深淵的? 第5張

燕國:擁有古老周王血脈,歷史厚重,卻也因此迂腐至極

燕國,這也是一個被大家戲稱爲“七雄之恥”、“戰國攪屎棍”的國家。燕國,從建國的歷史來說,這是七雄之中最古老的國家(齊國分爲姜齊和田齊兩段,不能混爲一談),身上流着的是古老的周王血脈,因此燕國總能鬧出些迂腐的“笑話”。

第一件就是燕王噲想要效仿上古先王,將王位禪讓給了燕相子之,鬧出了前文提到的那場“子之之亂”,使得燕國幾乎亡國,若非秦趙因利益交織,出兵主持公道,燕國搞不好真的會因爲這場鬧劇而完犢子。

第二件就是在秦國攻略天下之時,燕國君臣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積極練兵,抵禦秦軍的進犯,而竟然想到的是“提一匕首欲改天下”,結果直接激怒了秦王政,最終釀成了一場固守王道傳統的悲劇——燕國滅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