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大禹爲什麼會奉行禪讓制?他爲什麼選擇伯益作爲繼承人?

大禹爲什麼會奉行禪讓制?他爲什麼選擇伯益作爲繼承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大禹,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所謂禪讓,是指帝王將首領之位讓給別人,讓給同姓之人爲內禪,讓給外姓之人爲外禪。相比內禪,外禪更顯帝王胸懷,將“公天下”與“天下有德者居之”表現得淋漓盡致。

帝堯去世之後,禪位於帝舜,推舜爲帝。帝舜去世之後,禪位於大禹,推禹爲帝。堯舜禪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一段佳話,被後人一直念念不忘,而在人們印象中,大禹開啓了中國“家天下”的歷史,是一個有私心的帝王。鮮爲人知的是,大禹去世之後,也奉行禪讓制,將帝位禪讓給了一位賢臣。

《夏本紀》記載:“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

大禹稱帝之後,將皋陶推薦給上天,將國政交給皋陶,意味着皋陶是大禹第一繼承人。帝堯確定帝舜,與帝舜確定大禹是繼承人時,都要經歷這兩道程序。

大禹爲什麼會奉行禪讓制?他爲什麼選擇伯益作爲繼承人?

皋陶,偃姓,皋氏,名繇,李氏始祖,少昊之墟(今山東曲阜市)人,上古時期華夏部落首領。帝堯時代,皋陶已是士官(掌管刑法),歷經堯舜禹三個時代,長期擔任掌管刑法的“士師” 職務,以正直聞名天下,堅持公平公正,強調“法治”與“德政”的結合,讓百姓信服,後世尊爲“中國司法始祖”。於是,大禹將皋陶確定爲第一繼承人,準備死後禪位於他。

但皋陶歷經堯舜禹三代,年齡太大,大禹還未去世時,皋陶就先死了,於是大禹又挑選了一位繼承人——伯益。

《夏本紀》記載:“而後舉益,任之政。”

益,即歷史上的伯益,山東費縣人,大禹治水得力助手,傳說《山海經》第一作者。因爲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予嬴姓,所以伯益是秦始皇的祖先。與皋陶一樣,伯益也是美名天下,除了協助大禹治水之外,還有伯益作井、訓鳥術、馴獸術等成就,古文獻曾有“益主虞、山澤闢”之說,說明伯益在訓鳥、馴獸的畜牧業方面成就非凡,於是大禹準備去世之後禪位給伯益。

十年之後,大禹東巡,駕崩於會稽山,把帝位禪讓給了伯益。但《史記》接下來的記載就有意思了,伯益服喪三年之後,將帝位禪讓給了大禹之子啓,爲了表達禪位的堅決態度,伯益跑到箕山之南去躲避。歷史上很多名人,不肯就位時,都喜歡跑到某某山裏躲避。

《夏本紀》: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啓,而闢居箕山之陽。禹子啓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啓,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啓遂即天子之位,是爲夏后帝啓。

伯益稱帝之後,但天下認爲夏啓更賢達,於是諸侯都不去朝拜伯益,不順從伯益,而去朝拜夏啓,還說:“這是我們的君主禹帝的兒子啊。”於是伯益禪位,夏啓即位爲帝,從此開啓了夏朝。

大禹爲什麼會奉行禪讓制?他爲什麼選擇伯益作爲繼承人? 第2張

司馬遷筆下的伯益與夏啓,均以國事爲重,以人民福祉爲本,將以天下蒼生爲己任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但事實恐非如此。

戰國楚國上博簡《容成氏》記載:“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爲後(帝王)……禹於是乎讓益,啓於是乎攻益自取。”這段話大意是,大禹一共有五子,但不準備傳位兒子,大禹去世之後禪位伯益,但夏啓通過武力進攻伯益,奪取了帝位。也就是說,伯益根本沒有禪位於夏啓,而是夏啓通過血淋漓的武力手段奪取了帝位。

當然,也有記載說:“益代禹立,拘啓禁之,啓反起殺益,以承禹祀。”意思是伯益囚禁了夏啓,然後夏啓反殺伯益。

總之,通過史書描述,基本可以肯定伯益沒有禪位夏啓,而是雙方爆發了一場武力衝突,最終伯益是失敗者,或許因此而“闢居箕山之陽”,跑到箕山之南去躲避。

這裏就出現了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伯益與夏啓都想爲帝,爲了帝位不惜一戰,大禹在世時不可能沒有察覺二人奪位之心,那麼大禹不直接傳位夏啓,或傳位一個更強的大臣,以震懾夏啓讓其不敢動武,而偏偏禪位於伯益?

其實,五帝及大禹時代,還不是一個集權政體,準確的說是一個部落聯合體,堯舜禹背後都有一個龐大部落支持,通過部落聯合體議事會推選盟主。可見,堯舜禹禪讓的背後,還與部落是否強大,以及各個部落爲了自身利益的博弈有關。沒有壓倒性軍事實力,盟主位置很難爲一家人壟斷。

另外,部落聯合體中的一些職位,往往都是由各個部落代表擔任,部落越強職務越是重要,皋陶、伯益應該都是比較強大的部落,至於平民百姓,即便再有才,也不會成爲重要官員,這是“王侯將相真有種”的時代。

大禹爲什麼會奉行禪讓制?他爲什麼選擇伯益作爲繼承人? 第3張

因此,大禹手中權力根本沒有後世皇帝那麼大,無法獨自確定繼承人,而必須通過部落聯合體推選,只是盟主話語權更多更重一些罷了。換言之,大禹即便想傳位夏啓,可能也無法達到目的,於是推薦了伯益,並得到部落聯盟的認同。

可見,大禹傳位伯益而非夏啓,既可能是一個妥協,也可能是一記暗招。《韓非子》記載:“言禹傳位於益,終令啓取之。”《戰國策》記載:“禹授益,而以啓爲吏,及老,而以啓爲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啓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啓自取之。”古人猜測認爲,大禹傳位伯益,實際上是讓夏啓自取,而大禹卻可以美名遠揚。

筆者認爲,夏啓即位之後,有扈氏以夏啓破壞了禪讓政治傳統,公然推翻伯益統治,表示不服,於是發生了夏啓討伐有扈氏的甘之戰,說明有扈氏是一個強大部落,身邊聚集了一幫盟友,能與夏后氏分庭抗禮。因此,歷史真相應該是:有扈氏與夏后氏爭奪盟主之位,大禹爲了避嫌,或兩強相爭僵持不下,於是就禪位於實力較弱的伯益這個第三方,實際由夏啓暗控朝政,擇機推翻伯益。

至於說伯益有德、有才之類,豈不聞“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的段子,賢達程度如何,又沒有一個衡量標準。數千年之後五代十國時,安重榮說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爲之”,上古時期更是如此。

大禹爲什麼會奉行禪讓制?他爲什麼選擇伯益作爲繼承人? 第4張

我們都知道,夏初局勢非常混亂,首先是夏啓武裝奪位,推翻伯益統治,其後以有扈氏爲代表的的諸侯不服,爆發了甘之戰,第三是夏啓之子爭位,其中一個叫武觀的兒子起兵叛亂,史稱“武觀之亂”,第四夏啓死後太康繼位,東夷有窮國后羿代夏,自立爲帝,此時夏朝幾乎四分五裂,第五寒浞殺掉后羿自立爲帝,並攻破夏後族,只逃出一個少康,夏朝第一次滅亡,寒浞在位四十餘年,恢復了之前四分五裂的江山,後來少康長大之後滅了寒浞,再造夏朝,從此夏朝家天下傳承才真正穩定了下來。

夏初之所以局勢如此混亂,夏朝第二代就失國,遠不是史書描述的野心家作亂這麼簡單,而是與夏啓廢除禪讓制這一悠久的政治傳統,導致諸侯不滿、天下混亂有關。對夏初先民而言,廢除禪讓制實行家天下是“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