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祠祿製作爲宋朝特有的職官制度,它設置的初衷到底是什麼?

祠祿製作爲宋朝特有的職官制度,它設置的初衷到底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祠祿制是兩宋特有的職官制度,隋唐未興,明清不繼,是宋朝佑文政策的產物之一,它雖可以溯源至唐代的宮觀使制,但性質卻頗不相同。唐代的宮觀使,是實際執掌宮觀事務的宮觀官。而宋代的祠祿官,雖叫做“監某廟”、“提舉某宮觀”,卻與宮觀事務沒有太大關係,“祠”與“祿”之間基本脫離,只是借名食祿而已。此制始設於宋真宗,初衷是爲了“佚老優賢”,是專門提供給高官的一種福利政策。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祠祿製作爲宋朝特有的職官制度,它設置的初衷到底是什麼?

清代學者趙翼在其所著《廿二史札記·宋祠祿之制》條中表述甚明:“自真宗置玉清昭應宮使,以王旦爲之,後旦以病致仕,乃命以太尉領玉清昭應宮使,給宰相半俸,祠祿自此始也。”這時的祠祿制度,“蒞茲重職,允屬臺臣”(《宋朝大詔令集》卷五九《向敏中景靈宮使制》),得者位高,數量極少。到王安石變法,祠祿制變成了“以處新法之異議者”(宋·王栐《燕翼貽謀錄》卷一)的名頭,闕位大增,對象向中層官僚放開,從以前的寥寥數人,變而爲幾近百數。之後,發展勢頭迅猛,到了南宋初年,今日可統計出的祠祿官就已達一千四百餘名,如果考慮到南宋版圖縮小、官闕減少的因素,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

南宋的中高層士大夫,鮮有未得祠祿者,倘不小心被彈劾,其命運無非就是“自乞奉祠”或“落職奉祠”了。這對於一心想要建功立業的士大夫而言,自然是人生的挫折,但對於那些不甚追求或者無力追求仕進的人來說,倒也算是一條很好的退路。比如大儒朱熹,本來當官的時間也不長,口頭還常常嚷着“請祠”,因爲“奉祠”對他來說確實是較好的選擇:既然不能得君行道,我不妨回鄉講學、談道著說去罷,還照樣能拿點國家的錢。

祠祿製作爲宋朝特有的職官制度,它設置的初衷到底是什麼? 第2張

爲“祠祿”在南宋的泛濫,許多仕途不順的士人都摸熟了“請祠”的退路,這自然給南宋朝廷帶來了經濟上的壓力。所以史學界對其評價較爲消極,如香港學者樑天錫先生在大作《宋代祠祿制度考實》中就認爲它除了造成財政負擔外,還對士風與吏治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

(1)黨人奉祠,黨禍益烈;

(2)貪吏奉祠,聚斂成風;

(3)失職與祠,吏治日壞;

(4)失檢與祠,士風大變。這些結論都是可信的。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祠祿制度又有其積極意義,尤其是它對南宋文學、學術發展的影響,更應給予正面評價與充分估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