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東突厥戰敗之後唐朝的發展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影響

東突厥戰敗之後唐朝的發展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東突厥的文章。

唐高祖李淵一手改變了隋末時期的混亂,建立了大唐。但是在建立初年,唐朝邊境一直有兩股勢力不停在騷擾,那就是地處西部的吐谷渾和北部的突厥。

早在隋末時期,李淵在太原起兵之時,東突厥的勢力就已經非常強大了,當時割據北方的劉武周、李軌都紛紛向突厥稱臣,當然爲了能夠起兵順利,李淵也順應大勢向東突厥俯首稱臣,特別是在佔領了關中一帶之後,稱帝建立唐朝時,依舊還向東突厥進行朝貢,但是突厥可汗卻越來越不滿足只收朝貢的待遇。

他們想要的是中原能夠依舊保持分裂的狀態,畢竟只要中原一天不統一,那他們就可以一直保持着坐收漁翁之力的機會。

東突厥戰敗之後唐朝的發展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影響

但是朝代的更迭,不可能一直都在這樣的動亂中持續下去,中原不允許,唐朝也不允許。所以在動亂時期中原沒有停止互相攻打。唐高祖李淵一邊派人向突厥進貢,一邊派自己的兒子李世民去攻打劉武周。但突厥就屬於兩方都支持的狀態,在對峙幾個月後,突厥在最後收得漁翁之力,藉助兩方勢力對戰正激烈之時,竟然起兵向梁州進攻,反倒擄掠去了中原百姓數千名。東突厥征戰中原的開端

中原的混亂,是東突厥可汗非常願意看見的,他們最初也只是想能在混亂中取得利益就好,但是卻萬萬沒想到,即使是在這樣的戰亂作戰中,大唐的整體軍事力量還有所提升,整體的中原格局也在發生着一些變化。

割據一方的羣雄薛舉、劉武周都被大唐剿滅,他們的手下將領也都因爲害怕唐朝的名號紛紛投降。現在對於只剩下割據北方的樑師都,他心中是有着無比的擔憂,一方面是開始強大的大唐,另一方面是強大的東突厥,現在如果投靠了唐朝,他的國家就算是徹底結束了,如果投靠東突厥說不定還能保持住最後的國祚。

於是他便向東突厥上書表示,之前中原地區動亂,被分爲了無數個小國家,但是現在大唐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現在中原地區只有我樑師都割據的地方還沒有被唐統治,若是可汗有意,可以直接南下攻取中原,只要您願意,我樑師都家破人亡都在所不惜。此番話語,極大的觸動了可汗征伐的心,於是便着手謀劃兵分四路,調動軍隊,大舉進攻中原。頡利可汗的野心

但有時候就是天不遂人願,東突厥當時執政的可汗是處羅可汗,他在與手下制定好計劃準備攻打中原之時,居然暴斃而亡。雖然他的死因歷史沒有記載,但是他的作戰方針被隋朝時期派往突厥和親的義成公主所留心到,據《隋書》和《資治通鑑》中記載,義成公主雖然是作爲和親對象來到東突厥的,但是她對隋朝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情,她的一生也基本都是爲了恢復隋朝付出心血。這也就不難理解她會對於東突厥制定的攻打中原戰略會多加留心了。

於是她利用突厥的民族風俗和政治手段,慫恿大臣們擁立了更具優勢的處羅可汗的弟弟繼位新的可汗之位,而她也從依照風俗從處羅可汗的妻子變成了新繼位的頡利可汗的妻子。

頡利可汗繼位後,繼承了他父親及兄長所留給他的家業,但是他也是一樣,並不滿足生活在草原之上,接受這唐朝等附屬小國的進貢,於是便藉助着強大的勢力和強盛夫人兵馬爲作戰力量,開始大舉進攻中原。

東突厥戰敗之後唐朝的發展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影響 第2張

但是此時的關中地區已經被大唐穩定下來,頡利可汗想要在進行攻打卻沒有那麼容易了,多次率領大軍騷擾大唐的邊境雁門關,都被駐守在那的守將李大亮擊敗。在多次攻打失敗後,他轉向攻擊唐朝的幷州,崞縣、原州等多地也都是勝在少數,輸在多數。於是突厥便拉攏割據漁陽一帶的高開道,藉助他的勢力。

一路南下,成功掠奪了定州、恆州、幽州、易州等地。連續拿下多地的頡利可汗一下信心大增,準備一鼓作氣拿下雁門,《唐書·地理志》裏曾這樣描述過"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雁門作爲中華第一關之首,哪是那麼好拿下的,於是在多次征戰中,雖然也有擊殺一些唐朝守將,但是至始至終都未成功攻破雁門關。

頡利可汗在多次失敗之後,便派來使節表示願意放棄戰爭,可以和親交好。唐高祖在和大臣商議之後,決定採用恩威並施的策略,先和突厥對峙,勝利之後再同意突厥的和親要求。就是在這種策略的運用,使得突厥與大唐之間安穩了幾年。東突厥自身的內亂問題

東突厥在與唐朝安穩了幾年之後,依舊賊心不死,在公元626年,又再次率兵攻打大唐的靈州等地,此時大唐在唐高祖李淵的統治下,已經開始走向穩定,早已不在是那個需要向突厥進貢的國家了,所以他們快速派兵去圍攻突厥可汗所帶領的軍隊。就在派兵的那幾日,大唐發生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導致政局有些不穩,頡利可汗抓住機會,直接率領十萬騎兵到達了距長安五十里的渭水便橋。剛剛繼位的李世民卻沒有被可汗的氣勢嚇住,直接率兵前往迎戰,頡利可汗一看是李世民竟然帶兵御駕親征,不禁心中暗自猶豫,趁着可汗猶豫之時,李世民提出只要突厥人退兵,便可賞賜大量的金銀財寶給突厥,可汗最終多方思量之後,與唐軍握手言和,退出渭水。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馬之盟"。李世民依靠智慧與氣勢成功將突厥逼出渭水。

東突厥戰敗之後唐朝的發展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影響 第3張

在得到一堆寶物之後,突厥可汗滿載而歸的回到大本營。可是他卻萬萬沒想到自己本族的部落發生巨大的內亂問題,由於多年征戰,頡利可汗在軍事作戰中常年任用漢人,同時信任西域胡人,疏遠自己本族的臣民,本就招來不少非議。

有時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本營常年大雪,凍死不少牲畜,使得族人們的生活變得很是拮据,在大災面前,頡利可汗又不能拿出什麼好的救濟辦法,這一矛盾使得部族內部開始人心渙散,紛紛脫離了頡利可汗的統治,這對頡利可汗來說卻是致命的。沒有了強大的兵馬和充足的糧草及作戰人員,他的部落就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於是李世民藉助突厥內部紛爭不斷,導致百姓不能安逸生活,同時還阻撓其他部落與大唐和親爲由,開啓了平定東突厥之路。出兵穩定東突厥

突厥的內亂給了李世民平定的機會,公元629年,李世民派出了他精銳的騎兵勁旅,以頡利可汗先前請求和親,後又派人支持樑師都反唐爲理由,出兵攻打突厥。

頡利可汗沒有想到李世民能這麼快就開始攻打他的部落,於是開啓了猛烈的反抗,但可惜現在的頡利可汗已經是一個牆倒衆人推的架勢,在唐軍採用聲東擊西和離間計的作用下,頡利可汗在陰山大敗。只得帶領自己的殘餘士兵開始深山逃竄。

東突厥戰敗之後唐朝的發展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影響 第4張

雖然有窮寇莫追的道理,但唐軍經過幾年的鍛鍊作戰經驗確實是越發的強大,再加之頡利可汗所帶殘兵戰力不足,最終在磧口被活捉。

李世民爲了顯示自己不同於其他皇權統治的氣度,將頡利可汗只幽禁,不處死。同時還將原來頡利可汗所統治的地區進行劃分。設立襄都督府。以府管理當地百姓。

東突厥的戰爭以首領被幽禁爲結局,大唐也算是徹底解決了東突厥不停騷擾邊境的隱患,維護西北各族人民安定環境,還同時將陰山及大漠的廣大地區全部納入了唐朝的地理版圖,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與北方少數民族的的關係。

這場戰爭的勝利,還爲後期唐朝建立絲綢之路起了積極的作用,也使得其他國家在通過這戰爭充分的瞭解到唐朝的真正實力後紛紛歸附,這無形當中帶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還促進唐人和西域的文明交流同時也促進了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的大融合。

從戰爭的方方面面也可以看出,大唐對於東突厥從最開始的俯首臣稱,按時朝貢,到後來用和親等溫和的手段避免直接戰爭而造成百姓無故遭殃;突厥頡利可汗卻是任人唯親,疏遠自己的族人,導致最後的衆叛親離,部落內部人心渙散等等行爲都充分說明了,一步步的穩紮穩打是多麼的重要,同時帝王還要鞏固住自己的民心,樹立自己的威望纔是正確的選擇。但無論怎麼說,最終戰爭的勝利,都爲大唐建立一個開放的國際大都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