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宋朝發生過四百多起農名起義,爲何不像明朝那樣亡於此?

宋朝發生過四百多起農名起義,爲何不像明朝那樣亡於此?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宋朝和明朝農民起義的差別,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宋朝和明朝,一個是積貧積弱的割據政權,而另一個則是網友口中“不稱臣不納貢”的鐵血大一統王朝,雖然兩個朝代相隔了近一百年,但卻有着非常相似的境遇。

宋朝自建國之日起,就不得不面臨着雙線作戰的窘境,北方先後有遼、金、蒙古等強悍政權崛起,而南方則有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王國。

早在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倆南征北戰的開國初期,宋朝就出現了王小波起義,僅僅在十天之內兵力已經達到數萬之衆,這在歷朝歷代都是非常少見的,畢竟農民起義通常會出現在一個王朝統治的末期。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明朝。明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看作是宋朝的一個延續,因爲元末的紅巾軍起義打的正是反元復宋的旗號,義軍領袖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他們建立的政權也依然以“宋”爲國號,而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正是小明王的部將。

宋朝發生過四百多起農名起義,爲何不像明朝那樣亡於此?

鑑於歷朝歷代敗亡的教訓,靠着農民起義得到江山的朱元璋,自然也擔心嘔心瀝血所創建的大明王朝有朝一日也會落得個被起義推翻的下場,所以,開國之初,朱元璋就採取了一系列的休兵養民的政策,同時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最大限度的讓農民能夠安心生產。不僅如此,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甚至專門下旨允許百姓直接闖進縣衙綁縛貪官進京治罪。

然而朱元璋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他費盡心思創立的各種制度,最終還是沒能爲子孫保住江山社稷,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入北京,大一統時代的明朝宣告落幕。

明朝的滅亡雖然有清軍屢屢叩關的因素在內,但主因還是土地兼併、貪官橫行引發的農民起義。奇怪的是,宋朝的農民起義次數遠比明朝多的多,但宋朝卻並未傷筋動骨,如果不是蒙古南下,宋朝的統治很可能會繼續下去。

據統計,在兩宋統治的319年裏,共爆發了434次農民起義,平均每年1.36次,其中甚至不乏像王小波、方臘、鐘相楊幺等聚兵數十萬的大規模起義。

特別是鐘相、楊幺的起義,發生的時間節點還是在金兵南下,南宋統治一盤散沙的時候。但這次席捲洞庭湖區7州19縣,擁衆20萬的起義不僅沒能對宋朝造成威脅,反而很快就被宋軍平定。

單就對外作戰的軍事戰果而言,被後世詬病的宋朝顯然無法與明朝相提並論。但宋朝在平定內部起義上,顯然遠比明朝高明,前者成功平定了400餘次起義,而後者卻最終被農民起義所推翻。

宋朝發生過四百多起農名起義,爲何不像明朝那樣亡於此? 第2張

那麼明朝和宋朝的差距究竟在哪呢?其實就2個字—抑商。

自從商鞅在秦國變法開始,重農抑商就成爲歷朝歷代所推行的基本國策,因爲我國的封建王朝都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農民以土地爲生,一旦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路,要麼餓死要麼造反。

但宋朝卻是個另類,它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既不抑制土地兼併也不抑商業的朝代。前者導致了“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但後者卻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失去土地後,還可以經商,可以成爲僱工賺取工資,不至於生活沒有着落。

宋朝的財政收入有70%來自工商稅,只有30%源自田賦,遇到災荒年間,很多遇災農民甚至選擇參軍賺軍餉度災,所以,並非大一統王朝的宋朝,仁宗朝時兵力高達125萬9千人。

而明朝因爲奉行抑商國策,農民一旦失去土地,就沒有了任何生活來源,最終不得不追隨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走上起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