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四夷館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是誰下令開辦的,又是什麼消失的?

四夷館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是誰下令開辦的,又是什麼消失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四夷館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很多人認爲,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官辦外語學校是京師同文館。京師同文館是恭親王奕訢等人提倡下開辦的。於1862年8月24日正式開學,主要培養外語翻譯人才。剛開始只設英文一科,後來增設了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科目。京師同文館培養了很多精通外國語的人才,爲洋務運動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也讓更多地人開眼看世界,曾發揮過積極作用,在近代史上佔有一席之地。1902年初,京師同文館併入京師大學堂,改名京師譯學館。京師同文館在晚清歷史上確實非常重要,爲中國的近代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但要說第一所官辦外語院校,卻還輪不到京師同文館,爲何?因爲還有比它更早的外國語學校,這所學校叫四夷館,是明朝永樂皇帝下令開辦的。

那四夷館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先來看一段史料:

《大明會典》記載:"凡四方番夷翻譯文字,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

這段簡略的文字透露出這樣幾個信息,四夷館設立的時間是永樂五年(1407年),設立四夷館的目的是翻譯周邊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四夷館共開設了八個專業,分別是韃靼語、女直語、西番語、西天語、回回語、百夷語、高昌語以及緬甸語。

四夷館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是誰下令開辦的,又是什麼消失的?

如果把四夷館和京師同文館作一個比較,我們會發現,他們開設的目的大致是相同的,都是爲了翻譯別國文字。開設的專業,四夷館比京師同文館多。而在開始時間上,京師同文館整整晚了450年。由此可見,四夷館纔是真正的第一所官辦外語學校,那後來這所學校結局如何呢?

四夷館是一所超級"長壽"的學校,自設立後,有明一朝,它一直存在。因當時國際關係的需要,正德年間增設了八百館,用以教習蘭納文。萬歷年間,又增設了暹羅館,教授暹羅語。至此,四夷館一共開設了10個外語專業,幾乎涵蓋了當時明朝周邊國家的全部語種,可見其專業齊全、規模較大。

四夷館教師隊伍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是元朝時期留在明朝當官的官員。元朝的一些官員通曉多種語言,入明後,很大一批人被朝廷安排擔任翻譯。這個職務既沒有實權又能發揮其特長,是個不錯的選擇。四夷館成立後,這些人就被召進館裏,擔任教師。第二是聘請外國人充任。永樂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後,有很多外國使節前來朝貢,很多時節朝貢結束後就被留在四夷館充當教員。 第三是學習成績優秀的人,可以直接留館任教。

剛剛設立的時候,四夷館隸屬於翰林院,後來機構調整,又改歸太常寺管理。由太常寺卿和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卿相當於校長,而少卿則相當於常務副校長,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四夷館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是誰下令開辦的,又是什麼消失的? 第2張

四夷館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這個機構爲大明王朝源源不斷地提供專業翻譯人才,使得朝廷能夠準確、及時處理周邊國際關係,間接提高了明朝的國際地位。

明朝滅亡後,清朝沿襲明朝制度,仍照舊設立四夷館。只是在專業上有所調整,女真、韃靼二館被裁撤,其餘八個專業都被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清朝的愛新覺羅氏是滿族人,在明朝人看來他們就是蠻夷。而清朝的統治者也不太自信,覺得老用"夷"字很不好,不入耳。於是,朝廷下令將"四夷館"改爲"四譯館"

隨着清朝的疆土不斷擴大,以及清朝周邊各個少數民族自身的發展,"四譯館"存在的意義越來越弱。隨着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歐美列強逐漸崛起。康熙時期,大批傳教士來清朝,有些甚至進入朝廷做官。國際形勢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四譯館的專業越來越不適應朝廷、社會的需求。到了乾隆十三年(1748年),朝廷下令將負責接待朝貢使節的"會同館"與"四譯館"合併,改稱"會同四譯館",隸屬於禮部。至此,四夷館名存實亡。

四夷館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是誰下令開辦的,又是什麼消失的? 第3張

從四夷館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清朝在處理四夷館的問題上做得真的不明智。四夷館是爲了翻譯外國語言、方便國際交流而設立的,到了清朝,既然國際關係的格局發生變化,就應該及時調整學校的專業設置,廢除那些不用的、過時的專業,開設新的有需求的專業。比如當時外國的傳教士在中國的已經很多,清朝朝廷爲何不在四夷館開設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英語等專業呢?

假如當初乾隆抱着開放的姿態來改革四夷館,增設專業,及時介紹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通過四夷館這扇窗戶,讓更多的中國人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別的國家都在幹什麼。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就能提前一個世紀。要真是這樣的話,中國近代史一定會被改寫。只是歷史不容假設,但歷史的教訓卻依舊深刻。那就是,在對待新鮮事物時,一定要抱着開放、學習的態度,並及時快速感知社會的發展趨勢,只有這樣,纔不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