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什麼是三不朽聖人?爲什麼稱王陽明爲三不朽聖人?

什麼是三不朽聖人?爲什麼稱王陽明爲三不朽聖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王陽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譽爲“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釋、道三家之學說,而且上馬能戰,下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書,是一位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全能大儒。

什麼是三不朽聖人?爲什麼稱王陽明爲三不朽聖人?

立德

致良知。王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

人若果能完滿地致良知,完全復歸本心,那就能獲得天地間最大的樂,這種快樂周遍通達,暢於四肢。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良知,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惡習、慾望遮蔽埋沒。所以王陽明教我們“致良知”,致的功夫其實就是發現本心、體悟良知的過程。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至少包括兩層意思:

其一,是要以所“行”體現所“知”。古人說,該爲不爲謂之陋,不該爲而爲謂之惡。一個人的“知”是正抑或謬,是豐抑或寡,“知”與“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通過具行來驗證,站在客觀上說,就叫觀其行而非光聽其言。

其二,“知行合一”就是強調“知”與“行”兩者要同步,就是強調“心裏明白”與“見諸行動”,之間“不容毛髮”。心念一動,立見行動,沒有絲毫時間差。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隨”,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從容去付諸實踐。

別小看這一念和一行的時間差,這“差”往往令功敗於垂成甚至丟了卿卿性命。

立功

王陽明一生,立下不少功勞: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爲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這些對於一介書生來說,實在難能可貴。這其中又有什麼祕訣嗎?

什麼是三不朽聖人?爲什麼稱王陽明爲三不朽聖人? 第2張

此心不動。王陽明一生帶兵打過很多勝仗,平定叛亂。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裏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說,自己喝和朱宸濠對戰時處於劣勢,他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他說了四次,那人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立言

心學,作爲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啓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

四句教是王陽明心學的精闢總結,王陽明晚年所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爲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

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爲善、何爲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裏就是“爲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趨中道。

這是王陽明對中國思想的貢獻,也成就了其三不朽中的“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