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人覺得“巫”是個什麼東西?巫師有什麼能力呢?

古代人覺得“巫”是個什麼東西?巫師有什麼能力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人類文明的矇昧期,存在一羣號稱能溝通天地,揣測神意的人,這羣人就是巫(薩滿)!

他們是不是真能呼風喚雨,我們無從揣測,但巫在歷史上金光閃閃的地位,站舞臺c位是一定的。

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巫”這個神祕的羣體。

古代人覺得“巫”是個什麼東西?巫師有什麼能力呢?

一、從自然神到至上神

所有人類的早期崇拜都是自然神,衆多被崇拜的神祗,大致可以分作三類:天空神(天、風、雨、雷、電、太陽)、生殖神(母、大地、豐收、河流、樹木)和功能神(戰神、匠神)。

其中,所有與天有關的都是主神,這種情況廣泛見於世界各地的原始信仰。

如何取悅天神,別讓大神不爽,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爲此,古代先民們選擇了築高臺和焚燒獻祭的方式,其目的不過都是拉近與神的距離,跟天神套近乎。

典型的案例便是,瑪雅人的金字塔和西藏的煨桑風俗(也包括焚香)。

人類是種有點“賤”的生物,感覺越神祕的東西,越高端!

隨便弄個人來主持,萬一神不喜歡呢?

一羣專門負責跟神套近乎的人,逐漸脫離了生產活動,巫就此出現。

中國的方塊字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文字系統,能完美的記錄古代人的想法。

我們先從漢字“巫”的演變,來看看古代人覺得巫是個什麼東西。

在甲骨文裏,巫被寫作——豎+橫。

這一橫一豎有專家解讀爲“巧具”,二者相較意爲“極爲智巧”。

說白了,這東西很可能就是代表法器,說不定就是法杖,或者乾脆就是骨頭棒子。

不過任何東西一旦和神祕沾了邊,立刻就變得牛逼閃電了,一豎隱喻可溝通天地,一橫成了可聯絡世間萬物。

巫在上古時期,就是這樣一種存在,上可通神,下可通靈(萬物有靈),有這能力想不橫着走都難。

所以,巫纔是部落裏真正的老大,背後站個大神,誰敢不服?!

隨着人類文明進入了軸心時代,信仰開始從多神走向了獨神,三位可包羅萬象的至上神顯形,巫師也開始漸漸失寵。

軸心時代不是第三帝國那個瘋子的時代,這一理論是德國思想家卡爾·雅斯培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特指公元前800-400年期間,世界各地的宗教哲學開始成型。這其中,包括中國的諸子百家、印度的沙門思潮(佛教是其中之一)、歐洲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中亞的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近東的以賽亞信仰(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這些用不同方式顯現的大神們,代表着人類從顯形的自然神崇拜,向抽象理性的人文神轉化。

巫師地位的旁落,導致這一羣體消失在我們的記憶裏。

好在有個奇葩,完美保存了巫師地位的活體樣本,這就是南亞次大陸的印度。

我們都知道,印度的種姓制度保持了3000多年,把印度人分成4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還有一羣人連入選的資格都沒有,叫賤人(達利特)。

古代人覺得“巫”是個什麼東西?巫師有什麼能力呢? 第2張

婆羅門對應的就是祭祀(巫師),是雅利安人裏專門負責取悅神靈的存在。

當雅利安人還處於遊牧階段時,這幫兄弟處於鄙視鏈的頂端,地位遠超武士(剎帝利)和勞動人民(吠舍)。

很多人有個錯誤的認識,以爲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把原住民達羅毗荼人打得屁滾尿流,爲了便於對他們統治,“發明了四個種姓制度”。

其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個社會階層,早在雅利安人還在草原溜達的時候就已存在。

這種被稱爲“三元分殊”的階層劃分,在古凱爾特人、亞述人、羅馬早期和斯堪的那維亞半島都有表現。最逗的是,古凱爾特人的祭祀叫德魯伊,就是遊戲裏那個能變熊的角色。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唯一要區別的是“我們這羣白的&你們那羣黑的!”

你沒看錯,種姓(varna)這個詞的原義是顏色!

所以,早期的種姓根本不是四個,而是二元階層——征服者與被征服者。

隨後,種姓制度被長期固化,巫師階層始終處於高端人羣,相當於保存了巫師地位原始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