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包拯的諡號是什麼?爲什麼是孝肅?

包拯的諡號是什麼?爲什麼是孝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包拯諡號爲什麼是孝肅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包拯的一生歷經宋神宗、宋仁宗兩朝,其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中凝結在包拯身上的忠、孝、廉的道德品質,形成一種“孝肅之風”,對包拯家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孝肅”正是包拯的諡號,也是他的化身。

這種“孝肅之風”經過包拯後裔的繼承光大,形成了包氏家族特有的“孝肅家風”。《家風》中就說道:“龍圖懿範九州頌,孝肅家風萬世傳。”包拯對子孫的要求很嚴,他曾留下家訓一則:“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回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而他的長媳崔氏、子包綬、孫包永年嚴守家訓。以孝肅包拯爲楷模,無論是居家還是爲官,始終保持忠誠、孝廉和正直的孝肅遺風。

包拯的諡號是什麼?爲什麼是孝肅?

包拯的長媳崔氏,在十九歲時和包拯的長子包繶結婚。不到一年包繶就病故而去。只留下了一個兒子名叫文輔,然而文輔在五歲時也夭折了。包拯看崔氏年少,不忍心她就這樣一輩子守寡,便主動託人徵求崔氏的意見,讓她“還宗”,另結良緣。

而崔氏爲了照顧老年喪子又喪孫的包拯,使包拯能盡心處理國家大事。便“蓬垢涕泣出堂下”對包拯說:“您老人家是天下很有名聲的人,我能成爲您的兒媳孝侍公婆,已經很榮幸了,怎能敢玷污家聲!”併發誓說:“生爲包婦,死爲包鬼,誓無他也。”

包拯五十九歲時,侍妾孫氏爲包拯生了一個兒子名包綬,不久,孫氏離去,包綬便由崔氏撫養。1062年包拯病故去世,崔氏侍候婆婆,從開封護靈至合肥。數月後,崔氏的母親呂氏從荊州來到合肥看女兒,並要求女兒改嫁,崔氏便說:“公公去世了,婆婆也已經年邁,而小叔還年幼,這個家需要我來維持。”呂氏見此便要求崔氏送自己回家。

而婆婆董氏和鄉親們擔心崔氏一去就不回來了,戀戀不捨。崔氏便向衆人表示,“苟不如志,即以屍還包氏”。崔氏到荊州說服了舅父和親友,如期返回合肥。朝廷知曉了崔氏的事蹟,便授封她爲壽安縣君。

四年後婆婆病重臥牀。崔氏和小姑陪牀護理,親自煎藥餵食。1068年婆婆去世後,包氏家庭由崔氏主持,她視包綬爲親生,關愛撫養,爲他擇師教授,物色配偶,扶持赴任,又千方百計地給包綬找到了生母孫氏。經過多方努力,將族子包永年過繼到包繶名下,盡心撫育成人,爲包拯長子承傳了血脈。

崔氏對包拯夫婦的事孝,對包拯子孫包綬、包永年的盡心撫育,爲包氏家族的生息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086年保信軍長官以“崔氏節行著鄉里”上報朝廷。朝廷特賜崔氏升爲永嘉郡君。“乃表門閭”。在其家門口建築一座“節婦臺”供後人崇敬永瞻。

包拯的諡號是什麼?爲什麼是孝肅? 第2張

崔氏於1094年病故,享年六十二歲。

包拯次子包綬原名綖。包拯去世時他才五歲,由嫂嫂崔氏撫育成人。他重禮儀,守孝道。十一歲時生母去世後,他“居喪盡孝,畢葬成禮,鄉閭爲之嘆伏”。包綬對撫育他成人的長嫂崔氏十分敬重,崔氏去世時,他千里奔喪,以母親之禮儀辦理喪事。這也是包氏的“長嫂如母”的由來。

包拯逝世時,仁宗皇帝親自到他家弔唁。包綬跪地接駕。仁宗皇帝當時賜給包綬一個將仕郎太常寺太祝的官銜。三年守孝期滿後,小小年紀的包綬照例晉升爲大理評事。因爲自幼得到崔氏的精心調教,他好學奮進,處世嚴謹,一舉一動都酷似包拯。

1105年時,包綬去潭州任職途中身染重病,船到黃州(今湖北黃岡)附近時,便與世長辭。時年四十八歲。人們打開他的箱子,除了誥命、書籍、著述、文具外,沒有一文錢。由此可見他艱苦守節,一生清白。

包綬死後無錢安葬,十六年後,兒子包耆年、包景年都已安家立業,經濟狀況稍有好轉,纔將父親棺骨運回包拯大塋,落葉得以歸根。包綬的墓誌銘中寫道“孝肅之風,至於公而益熾也”。

包拯的長孫包永年本來是包拯的一位族孫,他的父親早死,母親肖氏改嫁,包拯的長媳崔氏便將包永年收爲包繶的繼子。包永年也感恩戴德,勤奮上進,以包拯家訓爲宗旨,立志做包拯的好後代。

政和八年(1118),包永年晉升爲七品宣教郎,去鄂州(今湖北武漢)任祟陽縣知事。任期未滿,身患重病,醫治無效故去。終年五十一歲。

包永年爲官一直保持包拯、包綬的廉潔作風,從不貪求苟得。去世時沒有一點餘蓄。他先後娶了三個妻子,都已病故。留下一子包完尚幼。三個女兒,兩個出嫁,一個尚幼。由於兒小女幼,家中貧困,包永年的喪事是由兩個堂弟(包綬的兒子)包耆年、包景年共同出力辦理的。

包拯的諡號是什麼?爲什麼是孝肅? 第3張

包拯的遺風餘烈猶在,子孫們“生平清苦守節,廉白事務”。“蒞官臨事,廉清不擾”。經過祖孫三代的維持,終於熔鑄了聞名於世、懿範千古的“孝肅家風”。

“孝肅家風”是包氏族人的精神遺產,他們以此爲榮。世代相傳。據有關資料和各地包氏宗譜記載,可謂世世有精英、處處有典型。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崗位上爲社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