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說起胡椒這種東西,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基本上現在家家戶戶都擁有這樣的調味品,做菜的時候經常用到,而且價格也非常的便宜。也就是說胡椒是目前人人都可以消費得起的低價香料了。然而就在幾百年前的明朝時期,胡椒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東西,那麼珍貴到了什麼程度呢?甚至可以用來當工資發放。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奴這牀後茶葉箱裏,還藏着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蠟、兩罐子水銀、八十斤胡椒,你明日都搬出來,替我賣了銀子。”——《金瓶梅》第十六回

以前看《金瓶梅》都是一路翻頁,直奔主題,後來漸漸被其“博大精深”所折服,看得就更加細緻了。比如上面這段就很有意思,講當時李瓶兒琢磨着改嫁,想給男朋友西門大官人買房子。以前看覺得太胡扯了,一個女子在牀後面屯了80斤胡椒,是準備吃到天荒地老嗎?

而且她那隨身空間般的黑科技茶葉箱裏居然裝了三百多斤的東西!後來纔看到這些香料啥的最終居然一共賣了380兩銀子,讓西門慶可以闊氣地在清河縣買了一處“門面二間,到底四層”的房子,而這棟帶兩間門面的四層樓,才費了120兩。

這才體察到瓶兒對西門大官人的真心——看看現在,多少女朋友都是等車子房子票子全到手了才考慮生兒子的?這《金瓶梅》裏的胡椒簡直就代表了明朝時期的愛情啊!

因爲蘭陵笑笑生寫的雖然是宋朝,但實際上書裏描寫的民俗和風土人情全是明朝中葉的事情。當時珍貴的胡椒還被大明直接拿來當錢用——戶部把胡椒按高價折算成官員的俸祿或者用來賞賜官兵。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第2張

《瀛涯勝覽》裏記載永樂年間蘇門答刺國的胡椒100斤賣銀一兩,而當時明朝政府折算成俸祿的時候,一般是按每斤10到20兩銀子來計價,結果導致胡椒甚至比銀子還值錢!

明成祖朱棣開開心心地用胡椒發工資,賺到手軟,可是那時候拿到胡椒的小公務員,可能要去鄰居家敲門了:“我家有胡椒,想和您借點肉吃個燒烤,行不?”

胡椒爲什麼在古代能被拿來當錢用?比如胡椒在歐洲歷史上,長期都充當貨幣,胡椒袋在古代歐洲就是鉅富的象徵,而“他沒有胡椒”也常用來形容一個無足輕重的底層草根。

而在離原產地近得多的我國,歷史上有關胡椒最早記載出自西晉司馬彪的《續漢書》:“天竺國出石蜜、胡椒、黑鹽。”晉書《博物志》中還載有胡椒酒及其製法。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第3張

不過胡椒大規模傳入中國要到唐朝了。唐代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裏寫道:“胡椒,出摩伽陀國,呼爲昧履支。子形似漢椒,至辛辣,六月採,今人作胡盤肉食皆用之。”這裏的天竺就是印度,而摩伽陀國就是釋迦牟尼出生的地方了。

因爲胡椒可以用來泡酒、入藥、調味,當然也受到了中國人的青睞。不過由於早期要從西域進口,胡椒在中國也曾是高檔貨,比金子還值錢。比如公元777年,唐代宗打大老虎,抄了當時宰相元載的家,結果發現除了金銀珠寶外,還有800石的胡椒,約合現在60多噸!

原來在唐朝,人們還喜歡在茶中放胡椒,而用胡椒煮酒,酒甜香辣,別有風味。也有直接按中醫口服,甚至用來治口臭(比如無恥文人宋之問)。

到了明朝,胡椒能用來燃了作薰香,而明朝可是中國歷史上消耗香料最多的朝代。我們可以看看《紅樓夢》中的描述:賈芸得了醉金剛的十五兩三錢有零銀子買了些香料,送去給鳳姐。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第4張

“象這【細貴】的貨, 都分着送與親朋。他就一共送了我些冰片, 麝香。我就和我母親商量,若要轉買,不但賣不出原價來,而且【誰家拿這些銀子買這個作什麼】。若送人,也【沒個人配使這些】,倒叫他一文不值半文轉賣了。因此我就想起嬸子來。往年間我還見嬸子【大包的銀子】買這些東西呢,。因此想來想去,只孝順嬸子一個人才合式,方不算遭塌這東西。”——《紅樓夢》第二十四回: 醉金剛輕財尚義俠 癡女兒遺帕惹相思

可見一般人家用不着也用不起因爲真的很貴:十五兩纔買了一個錦盒的冰麝。

明朝的胡椒真的可以當錢花嗎?

要是用吃貨的眼光來換算一下:“襲人晴雯等八個丫鬟爲寶玉慶生,共湊三兩二錢銀子,給柳嫂子預備四十碟果子。”——《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羣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豔理親喪

看看,三兩二錢買了四十碟果子糕點。也就是說一匣子香料相當於一百八十五多碟果子糕點。你說可以擺滿多少桌?就是到了西門慶那裏,胡椒也值一斤一兩紋銀。由於味道獨特、數量珍惜,加上它又便於儲存攜帶,於是胡椒在古代便成了一種硬通貨。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第5張

一直到——鄭和下西洋

現在有種抹黑民族英雄的趨勢,比如鍵盤俠們老說鄭和下西洋光賠不賺,只是給朱棣撈麪子,其實都是扯淡!

鄭和下西洋,建立起來的海上絲綢之路(現在一帶一路那一路的前身啊)讓明朝富到流油——明朝永樂時期姑且不說永樂大典、永樂大鐘、疏運河、建北京,修故宮、造武當建築羣,哪個個不需要烏泱泱的大把銀子?

只說五掃漠北,朱棣動用的可是50萬大軍和幾百萬民工的豪華陣容,對比一下明朝後期,“萬曆三大徵”每次只能出動幾萬人,崇禎更是窮得象丐幫幫主。其實永樂乾的事和漢武帝、隋煬帝差不多,甚至永樂更過分一些。然而,爲何結果如此不同——漢武帝打匈奴,可是把國家打窮了的(天下人口減半,民生凋敝),隋煬帝直接把國家打沒了,而永樂幹了那麼多的大事,爲什麼國家依然富裕,甚至搞出了“永宣盛世”?

錢哪裏來?光看看胡椒就明白了:

《東西洋考》裏記載三佛齊胡椒每斤賣0.01兩,鄭和收購來運到中國後,則以每斤10—20兩的價格賣出。這尼瑪直接就是1000倍到2000倍的利潤啊!

古代的胡椒有多昂貴?皇帝竟然拿它發工資? 第6張

現在史料和學者都認爲鄭和的船隊帶回來的主要貨物是胡椒和蘇木,以鄭和龐大的船隊只要運回1000噸胡椒,就可以獲得2000萬——4000萬兩的鉅額利潤。

鄭和跑了整整七趟,把大明的倉庫裏堆滿了各色好貨,至於胡椒,每年幾千噸地買,以至於“充溢庫市”。因此國家把胡椒當錢用,作爲支付給文武官員的俸祿,而這些胡椒一直到成化七年(1471年)才用完,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時人評價爲“不擾中國之民,而得外邦之助”。真是何其高明!

可惜什麼東西多了就都賤了,就像後來東印度公司用胡椒來給股東分紅一樣,造成了歐洲原來跟金子和絲綢等值的胡椒價格跳水。

而到到了明朝末年,海南、雲南等地居民學會了種植胡椒,胡椒逐漸成爲普通的調味品,方纔走入尋常百姓家不足爲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