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今天,很多人都會唱《小白楊》這首歌:“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乾兒壯,守望着北疆……小白楊、小白楊,它長我也長,同我一起守邊防……”丟開這歌背後感人的故事,一些人可能認爲這是一種人格化的比喻,小白楊是不可能同人一樣守邊防的。然而,我們要說的是,在我國古代,樹確實和人一樣守過邊防,而且取得了成功。

讓我們首先從蒙恬將軍說起,《史記》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大將蒙恬修築長城,起於臨洮,止於遼東,綿延萬里,始有“萬里長城”之說。這個萬里長城上有什麼呢?絕對不單單是今天還能看到的一條老長老長的防禦線,以及守衛着它的士兵。在這條邊境線上,應該還有樹的,而且後來有了不少樹。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

公元前218年,蒙恬將軍率30萬大軍向河套地區征伐,勢如破竹,一舉收復了河套南北廣大地區,設置34個縣(一說44個縣)。今天,人們已經很難說清這些縣的具體位置了,只能給出大概的地理方位,即以內蒙古鄂爾多斯、包頭、巴彥淖爾這些地方爲中心,沿黃河東西兩翼展開的。秦軍在這些地方種沒種樹,史籍沒有告訴我們,但有意思的是,這些地方後來出現了很多與樹相關的地名,比方說至今仍然叫着的榆林、榆中等。

不能忽略這些地名的,它告訴人們的不僅僅是歷史信息。我們就從榆林、榆中這兩個地名說起吧。榆林是陝西省下轄地級市,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榆中是甘肅省蘭州市轄縣。據說,這個地方與蒙恬有關,當年蒙將軍“以河爲境,壘石爲城,樹榆爲塞”,其後有了榆中這個名字。2018年,這裏還修了一座蒙恬像成爲當地文化地標性建築。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 第2張

樹的名字能被這麼悠久地流傳下來,至少能說明當年這些地方的樹應該是不少的,所以才被叫成了地名。有據可查的是,在蒙恬將軍設置的34個或者44個縣裏,有來還出現了榆林關、榆林郡這樣的“大地方”。榆林關又稱榆關。隋開皇三年 (583) 置,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黃河西岸。隋末廢。唐貞觀十三年 (639) 復置,後又廢。榆林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勝州置,轄榆林、富昌、金河3縣,治所在榆林(內蒙準格爾旗二十連城鄉所在地黃河南岸的臺地上)。

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叫“榆”的地方,是有很多榆樹的,但這些榆樹是怎麼來的,歷史似乎只給了我們一些“微弱”的答案。公元前127年,漢朝收復了“河南地”,衛青奉命“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爲塞”。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及陝西神木、榆林諸縣之北的榆溪故塞,衛青不但修復了那裏的長城,還有長城沿線“廣長榆”,把舊日通過大規模種植榆樹所形成的一道邊塞加長加廣,大大增強了漢軍在這一地區的防禦能力。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 第3張

雖然不是十分明顯,但人們已經能夠看到當時樹在邊疆的作用和意義了。榆溪故塞,亦稱榆林塞。據說,這個地方也是蒙恬北取今河套地後,以“樹榆爲塞”而名的。《史記·衛將軍列傳》還說,漢武帝時衛青再取河套,軍行“按榆溪舊塞”。取得戰爭的勝利後,衛青將軍在這裏大面積地種樹,當然不是爲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綠化了。在這裏,樹分明能同人一樣“守邊疆”了,但多年以來,一直被忽視着。

真正對樹的“守邊”作用,記載比較詳細的是宋代的史籍。宋朝因爲定都河南,在北方的防線上基本無險可守,爲此,宋太祖趙匡胤在政權建立之初,就號召百姓在全國尤其是在邊疆廣種樹木,還給了老百姓不少優惠政策。他還多次專門下詔,要求全民植樹、護樹,有《令佐勸民栽種詔》、《沿河州縣課民種榆柳及所宜之木詔》、《禁斫伐桑棗詔》等等。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 第4張

對此,宋代史學家王明清在《揮麈後錄》中說:“於瓦橋一帶南北分界之所專植榆柳,中通一徑,僅能容一騎。”瓦橋關在今河北雄縣西南一帶,地勢平坦,沒什麼險要可守,契丹兵騎常常出入於此,顯然,這裏的“防禦林”已經起到了軍事的作用。

把話說得更直白的是宋真宗。當時,他命人規劃繪製出了《北面榆柳圖》,後來作爲軍事防禦林的總規劃全面打造,《宋會要輯稿》記述了他防禦林的看法:“此可代鹿角也。”鹿角是一種守城武器,又分防步兵或騎兵的。第一種是將許多尖銳而堅固的樹枝或樹幹捆綁在一起而成,因形狀像鹿角而得名,亦稱拒鹿角;第二種就是把圓木削尖,並交叉固定在一起以阻止騎兵進攻,可以活動,也稱拒馬。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 第5張

這是“防禦林”在宋朝皇帝心中的位置,確有軍事的意味和作用。另據《續資治通鑑長篇》記載,至宋仁宗時,朝廷又命“自保州以西無塘水處,廣植林木,異時以限敵馬。”可見,當時植樹植下的不僅是樹,還有“兵”,樹以固定的姿態衆多地站立在一起,或多或少地完成了“兵”的使命。分明地,宋朝的邊疆已經做到了林木皆兵。

也許,我們這麼說,大家覺得有些“古怪”。事實是,少馬的宋軍不利於在平原地區與與北方少數民族契丹作戰,而在邊疆廣種樹木,則有可能把平原作戰變成叢林作戰,勝算的機率也就會大一些。軍隊的裝備和習性以及所外的地域,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這支軍隊在戰爭中的勝敗,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一旦進入平原地區就會難以阻擋,分明地,這時候樹的軀幹比人的身軀更管用。

“小白楊”真的能守邊疆?宋朝爲什麼要在邊疆地區種樹? 第6張

這麼一說,邊疆的樹實際也是戰時的“軍人”,而大家所唱“小白楊和我一起守邊防”藝術家們詩意化的暢想和表達,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對事物本質的還原。但是,歷史總是很有意思,讓樹還原樹之本質之人也是一個軍人,他就是人們都非常崇敬的左宗棠,他“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讓樹真正變成了樹,更多擔負起了綠化與防風固沙的作用。因此,左宗棠也被稱爲“西北綠化第一人”。歷史,由2000多年的秦漢至晚清,用漫長的時光劃了一個漂亮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