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萬象 > 歷史劇 > 《經山歷海》熱度怎麼樣?劇集好評如潮

《經山歷海》熱度怎麼樣?劇集好評如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央視一套電視劇《經山歷海》正在熱映,小鮮肉與老戲骨飆戲,表演真實、樸實、還原生活、接地氣,贏得一片叫好聲。

《經山歷海》熱度怎麼樣?劇集好評如潮

原著《經山海》作者趙德發最新出版《從山嶺到海洋——趙德發訪談錄》,揭祕小說創作背後的故事,講述從14歲輟學到當代著名作家的蛻變過程,讓我們一起跟隨趙老師探尋文學的彼岸。

我要深入瞭解那片山區,竟找到了一座老房子。

除了行走、閱讀史料,我急需抓住山區的魂魄——很幸運,就讀到了長篇小說《繾綣與決絕》。我一直認爲,這部書是對沂蒙山區最偉大的書寫,同時也是中國當代長河小說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其歷史價值長期被低估。

一次土匪綁票事件,讓天牛廟村首富寧學祥的長女繡繡陰差陽錯嫁給農民封大腳,六七十年間四代人的故事由此展開,道盡了農民與土地之間的糾葛。伴隨多重歷史變遷,沂蒙山區的整體面貌躍然而出。小說穿透作爲真實歷史的時代變遷,具備了歷史無法抵達的深度。也可以說,虛構文學呈現出民族文化更聚焦的一面。

《繾綣與決絕》是趙德發“農民三部曲”的開篇之作,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這之前,短篇小說《通腿兒》奠定了他優秀寫作者的地位;這之後,通過三部長篇小說,他將自己的根脈深深扎進大地,具有了很強的辨識度。

老房子呼之欲出——

宋家溝111號,低矮的小瓦房,簡陋古樸的小院,寄託了趙德發早年的人生經歷。老房子,真是一個生生不息又略帶憂傷的意象,意大利插畫大師羅伯特·英諾森提著有一本《房子》,幾十幅畫,勾勒出一座房子的百年變遷。趙德發的老房子,同樣有着幾代人的記憶。1975年,房子建成,見證他步入婚姻、有了女兒,他以此爲根基,從民辦教師轉成正式教師,又成爲公社幹部、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組織部副部長。老房子還見證了他閃過當作家的念頭,棄官從文。後來,他搬離了老房子,去了縣城,又去了日照,老房子又成爲父母晚年的居所。

《經山歷海》熱度怎麼樣?劇集好評如潮 第2張

他一次次回到老房子,陪伴父母,構思作品。“農民三部曲”裏,滲透了老房子的命運。後來他又轉向宗教題材的小說寫作,《雙手合十》《乾道坤道》,一佛一道,延伸了文學的邊界。老房子越來越高,越來越厚,草木萬物不言,跟隨他參透人世命運。

母親去世後的一個凌晨,照顧好病弱的父親,他進入小說的世界。“外面是雄雞報曉,屋裏是父親打鼾,我的小說隨着院子裏花草的生長而生長,我的思緒曾被春日的楊花、夏夜的螢火蟲所引領,在藍天上、在星空中恣意飄飛。”他在寫長篇小說《人類世》,突破了鄉土、宗教,又統納歷史和未來,在地理、宗教、人類等諸多因素中循環。遙遠山區的一座老房子,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

父母相繼去世,老房子的故事繼續在風雨中沉澱,每次踏足,不僅是對過去的回望,還有對時間線條的重新梳理。有一年,趙德髮帶着長篇散文著作《1970年代:我的鄉村教師生涯》走進濟南的會場,他帶來的不僅是一本書,還有一個年代,還有一座老房子。老房子也不再是一間恆定的房舍,其腳步踏至遠方,走進時間的不同脈絡。

他常走向遠方,又常回來。及至《經山海》,再次對土地的命運進行闡釋,除了依舊流露出凝重的歷史況味,多了舉重若輕的輕靈書寫。老,從來不是歷史的結束,新,也有歷史的必然。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當下鄉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一下子有了新的闡釋。他雖寫的是海邊漁村變遷,亦是對故鄉的回望,老房子的身影一閃而過。

老房子成爲他的文學之根,也成爲一個符號。

許多人談到趙德發,多以“君子”稱之,謙謙君子,儒雅待人,有名士風度。他也寫過一本《君子夢》,探究以儒家文化爲中心的鄉村倫理。當然,此君子和彼君子還有區別,文如其人,作品也保持君子之風,如評論家黃髮有稱:“他在作品中飽含一種掌握分寸的激情,其中有憂患,有悲憫。”

作爲職業記者,我更多時候以嚴肅口吻來探究趙老師的文字世界,第一次相見,就一板一眼去追問他文字世界的奧祕。那是報告文學《白老虎》,他以大蒜這種毫不起眼的作物爲契機,書寫蒜農的辛酸,以及資本市場的波譎雲詭。這自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一以貫之的沉靜和悲憫,使報告文學具備了史詩性。小說大樹之外,偶爾旁逸斜出,也是龐大體系的一部分——他甚至著有一本《學海之鯨》,那是爲德高望重的朱德發先生寫的傳記,大作家寫大學者,文脈綿延不絕。

在《從山嶺到海洋——趙德發訪談錄》中,趙老師侃侃而談,述說自己與文學的關係。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談如醍醐灌頂。趙老師之爲君子,一是坦蕩,二是謙遜,往往訴諸最底層的經驗,勾勒時代之況味。鄉村經驗支撐起的趙德發,和非經驗的“異質化”的趙德發形成呼應。及至後來,非經驗也成了經驗,不斷獲取經驗,就是作家構建自己龐大體系的過程。

訪談有兩種界定:第一,框架決定了立場,即大衆在作品之外獲取作家的身體和思想蹤跡,從老房子或更早時期開始,直到現在,趙德發如何成爲趙德發;第二,精神如何統一,對話的主體和客體如何達成一致。

我要尋找的山區,在一本書裏,在一座房子裏。它又從丘陵去了海邊,無限延伸的邊界,是山區的另一種樣貌。

吳永強,筆名老四,山東臨沂人。作家、詩人,中國作協會員,出版詩集、長篇小說各一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