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萬象 > 科學探索 > 貴州赤水現神祕崖刻畫 專家:銘文或是解讀關鍵

貴州赤水現神祕崖刻畫 專家:銘文或是解讀關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遵義市一羣戶外運動愛好者在赤水市深山的崖壁上,發現了一處神祕的崖刻畫。5月1日,記者前往探訪看到,畫面中有人、馬、魚等動物及花草圖案,並有一面書有文字的旗幟。當地村民懷疑,該圖案的作者,或懷有雄心壯志;而發現者推測,圖案可能與太平天國運動有關。

5月2日,多位文物界人士表示,崖壁的文字,可能是解讀圖案的關鍵。不過,這些文字模糊,僅憑現場以肉眼,很難辨認。

  峭壁巖刻畫 清代石刻相伴

據介紹,這幅崖刻畫的所在地叫做“五馬巖”,位於赤水市兩河口鄉馬鹿村境內,非常偏僻。一個多月前,遵義市的資深外運動愛好者“找不着北”,與朋友途經此處時,發現了該巖畫並拍照求證。

從村子裏前往崖刻畫所在地,需經過一條在懸崖峭壁上的小道。部分路段,需轉身面壁,一手拉住打在崖壁上的孔洞,才能行走。村民說,這是一條古鹽道,連接赤水河與大山深處的四川省古藺縣黃荊鄉等地。

貴州赤水現神祕崖刻畫 專家:銘文或是解讀關鍵

目測面積約1平方米的畫幅,刻在一處丹霞絕壁的底部,緊鄰較平的一段道路,下面又是懸崖峭壁。相距百米處,有一座廢棄的廟宇,崖壁上有4個小型石窟,下部有兩塊分別爲清康熙、清光緒年間的石碑。

崖刻畫面中,中心位置的圖案,是5個動物、1枝花草、1面飄揚的三角形旗幟。畫面中的三角形旗幟中,一個圓圈中,有個“王”字。畫中的動物,形態、神態各異,有的酷似馬,還有的像鹿;在崖刻畫中的右側,還有1條大魚、1個人的圖案;左側上部,有幾個小字,但模糊不清,僅能推測開頭兩字爲“天下”。其中,位於右下角不起眼處的人物形象,酷似一名揚手的成年男子。

在崖刻畫左側約10米遠的崖壁上,還有“太山石敢當”,及一面約有百餘小字的摩崖石刻,同樣模糊不清,紀年落款是“天國丁巳七月十四日”。

5月2日,記者將拍攝的圖片,以及現場看到的情況,發送給了貴州省及遵義市文物部門專家。他們表示,“摩崖石刻上的銘文可能是解讀的關鍵”。因沒親臨現場,再上單憑藉圖片,無法辯讀摩崖石刻上的文字,暫時不能草率地給出意見。

  發現者和村民 解讀巖刻畫

對於崖刻畫和摩崖石刻,當地村民認爲,中心的5個動物,都是馬。“這個地方‘五馬巖’的名字,因此而來。”這位村民說,什麼時候有的這些畫和石刻大家都不得而知,估計這幅畫已存在上千年。村民和發現者推測,根據圖案中的“王”字旗、“天下”,以及旁邊的摩崖石刻落款,這一系列崖刻畫、摩崖文字或許與太平天國運動有關。

“旗幟上的字,加上圓圈,可能是太平天國時的‘國’字。”他說,據稱在太平天國時期,“國”字少了裏面“玉”字一點,僅有“王”字。另外,關於“天國丁巳年”,可能是指公元1857年。這一年,是中國農曆一個甲子中的“丁巳年”。而這一時期,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部,可能活動在川南、黔北一帶。

據瞭解,太平天國的最後一支部隊,由石達開餘部李文采率領,曾在貴州與苗族反清武裝並肩戰鬥,於1872年徹底覆滅。但石達開或李文采部,是否到過這馬鹿村一帶,暫無資料。

但發現者還找到其他證據:在赤水市元厚鎮,赤水河邊有一個叫陛詔的村子,曾是川鹽入黔的碼頭,這裏登岸的部分鹽巴,確實順着古鹽道去了兩河口、黃荊鄉等地。當地人說,村子的名字,與石達開有關——皇帝下詔書,嚴令把陛昭作爲消滅石達開最後防線。“石達開沒來,皇帝下詔的事,就成了村子的名字。”一位趙姓村民說。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