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寫照 > 戰爭實錄 >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1967年比夫拉戰爭導致了大規模饑荒和大量無辜平民死亡之後,非洲的饑荒第一次被報道。

提起二戰後世界的局部戰爭,很多人會立即想到朝鮮、中東、阿富汗、馬島,但很少有人會記得尼日利亞東南面一個被稱作“比夫拉”的地方。

從1967年到1970年,這裏爆發了一場空前慘烈的戰爭——尼日利亞內戰,或“比夫拉”之戰,這場戰爭不但造成了200萬-300萬人的死亡和空前的饑饉,而且留下了許多至今尚未消除的後遺症。這場戰爭導致了“醫生無國界”組織的創立和全世界對黑非洲饑荒問題的空前關注,產生了深遠的國際影響。從戰略戰術角度而言,這場戰爭中也有頗多值得總結、借鑑的經驗,值得汲取和反思的教訓,和耐人尋味的細節。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場不該被世界遺忘的血戰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面對這樣的情景,我們被震驚了:乾癟的乳房猶如枯萎的梨,含在一個骷髏般孩子的嘴中,那裏面其實早已沒有奶水。爲了安慰孩子的飢餓,母親不得不忍受被吮吸的痛苦。

飢餓是來自身體的摧殘,但這些照片中的悲慘情景卻直逼人心,拷問着讀者的靈魂。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張

萎縮的乳房母子倆等待援助。母親那皺巴巴的乳房已經萎縮了,沒有能力去哺育自己的孩子。 她的肚子已經開始出現嚴重的水腫,堅持不了幾天,那冷峻的目光看得我們無法躲避。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3張

一個虛弱的站不起來的饑民,爬進一個緊急避難所,他完全是一副活着的骨頭架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非洲之角’就被貼上了‘饑荒土地’的標籤!”正在東非蔓延的大饑荒,引發了泛非通訊社等非洲媒體的反思。然而,更不幸的是,瑞士一家報紙甚至下了這樣的診斷書:“非洲將繼續捱餓!”廣袤的非洲大陸,這麼多年來給人留下的是“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印象。但實際上,非洲饑荒的背後有着太多複雜的原因。中國非洲問題專家賀文萍說,非洲的饑荒“氣候乾旱是自然原因,國家治理是人爲原因,糧價上漲是國際原因”。

實際上,非洲的糧食危機是“天災”,更是“人禍”,而很多禍根深埋於西方殖民非洲時期。但一些人選擇性地遺忘了這段歷史,反而指責中國“圈地”讓非洲捱餓。不過,這樣的奇談怪論並非主流,從東非之角“考察”回來的澳大利亞外長陸克文就撰文說,西方國家必須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非洲重演大饑荒的悲劇。

“非洲之角”最早的饑荒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3年,但事實上,在1917年至1957年間,非洲大陸只有一次大饑荒記錄。那爲什麼,最近幾十年非洲國家饑荒不斷? 非洲國家獨立以後,軍人政權、暴動和內戰等導致剛果(金)、安哥拉、利比里亞等以前沒有饑荒的國家成爲大饑荒多發國。戰亂不僅打亂了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系統,而且讓該地區的軍事開支擠佔了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基礎設施投資。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4張

一家農民在極度飢餓困境中苟延殘喘,他們已經沒有了站起來的力量和信心,只是靜靜地坐着。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5張

死神降臨時,屬於他的自由還沒有來到……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6張

在盧旺達屠殺中逃亡一個死於霍亂的盧旺達男子,在難民的圍觀下漸漸發臭。 右邊的小孩因爲受不了屍體的臭味而緊捂着鼻子。

近20年來非洲經歷兩次大型糧荒,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未有改觀

非洲人均糧食消費量僅有160多公斤,爲全世界最低,儘管可耕地面積佔全球12.4%,但由於生產力落後,基礎設施低下,其產量卻僅佔世界糧食產量的5.1%,據不完全統計,非洲饑民總數多達近3億。1970年代後全球發生過6次糧荒,分別爲1973-1974、1980-1981、1987-1989、1994-1996、2001-2003和2006-2008,這6次糧荒,尤其最後兩次,都對非洲構成重大影響,本輪糧荒在非洲始於2009年11月,距前一次大糧荒結束僅1年。

60年一遇旱災,東非“非洲之角”一千萬人需要緊急食物援助

在遭遇了60年來最可怕的乾旱之後,非洲之角有超過一千萬的人需要緊急食物援助。牲畜死亡,成千上萬的人涌到難民營尋求幫助。一些地方營養不良的比例比危機狀態發生所用標準嚴重5倍。很多兒童因爲飢餓奄奄一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肯尼亞北部,埃塞俄比亞東南部,索馬里南部和吉布提。這些地區在最近的兩個雨季裏降水都很少。河水斷流,井水枯竭,莊稼歉收,曾經的牧場如今已成廢墟。高達60%的牛羊畜羣——很多受災最嚴重的人們的主要財產,已經死亡殆盡,“橫屍遍野”。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7張

由於過度飢餓,這個孩子的精神已經處於迷幻狀態。 他虛弱得無法進食,救援醫生只好通過插在鼻孔的輸液管爲他強行輸液,想以此來挽救他幼小的生命。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8張

這是騷亂中汽車爆炸案的一幕,整個汽車已經被炸得粉碎。 一個被炸傷半邊臉龐的無辜孩子,一邊痛哭一邊卻不忘安慰自己的父親。 他們是爆炸案的倖存者,將創和愛組合到同一張臉上,展現出人性中最本真的感情。

戰後一次次饑荒反覆印證着諾貝爾經濟學家獲得者阿馬蒂亞·森的名言:“饑荒並不是現實中不存在足夠的食物,而是人們不能獲得足夠的食物。”

數以萬計的人們拖着疲憊的步伐步行數天尋找食物,眼神中充滿着無助,其中有些人覺得等待他們的可能只有死亡。

躺着或半躺着,醒着,睡着或半睡者; 他們已經沒有力氣挪動一下,哪怕是眨一下眼皮,伸一下手指,動一下嘴角都顯得力不從心; 他們的眼神裏投射着鬼魂般陰冷恐怖的光芒,幾乎是“回光反照”了;他們已經僅僅剩下一張皮和一副骨架,死神,已悄悄地向他們走來了。

蘇丹南部已經被戰爭和饑荒折磨得慘不忍睹,國際人道救援機構在蘇丹境內建立了“蘇丹生命線組織”,但還是無法面對這麼龐大的饑民羣。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9張

照片上的屍骨已經很可怕了,而那隻被野狗吃剩下的手使得場面更加恐怖。 畫面的構圖幾乎是象徵主義式的,而消失在塵土中的面孔和肉體,是向人類講述着暴力的故事。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0張

迷失在萬屍叢中站在屍體縱橫的荒野,小姑娘的眼睛驚恐不安。 對死亡的恐懼佔據了她的整個思想,既使面對的是攝影師,她仍然滿腹疑惑。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1張

盧旺達軍隊,屠殺同胞榮獲“世界第一”!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2張

不知道他在臨死時,面對屠刀和槍口時,他在想些什麼……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3張

整個大屠殺過程中,聯合國維和部隊所發揮的唯一作用,就是統計死多少人……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4張

請停止殺戮 他們在祈盼明天

震驚世界的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慘狀

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滅絕1/8人口!

以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爲題材的電影,不約而同表現了一個細節:聯合國部隊接走所有的白人,屠刀架在脖子上的黑人難民卻不能上車。西方文明和上帝沒有拯救盧旺達。《盧旺達飯店》中,一向西裝革履的保羅,痛哭着撕扯掉領帶;《殺戮禁區》中的神父把聖經交給難民付之一炬。他們一生的信仰,隨100萬條生命殉葬

種族大屠殺100天,被害者100萬,一個國家八分之一的人口消失。聯合國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9月30日宣佈,盧旺達前公職部長和貿易部長判處30年監禁,罪名爲在1994年共謀實施屠殺和公開煽動屠殺,而前衛生部長和外交部長則被宣判無罪。盧旺達檢察官對“無罪”這一審判結果表示震驚,將考慮上訴。

這則消息提醒世人,那場駭人聽聞的慘案還遠沒有成爲歷史,還在刺痛盧旺達的神經。整個國際社會也還站在無形的審判席上。在信息通暢、交通便利的全球化時代,在聯合國成立近50年的時候,百萬平民竟死於彎刀和木棍的屠殺之下。更諷刺的是,大屠殺發生後並沒有馬上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直到2004年,好萊塢電影《盧旺達飯店》上映後,人們才意識到十年前發生的“衝突”曾有多麼嚴重。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5張

主人公保羅有一句經典臺詞:“我們必須讓他們(海外有權勢的人)感到無地自容,以使他們伸出援手。”在某種程度上,電影達到了這個目的。《盧旺達飯店》在柏林電影節一亮相就引起轟動,儘管該片拍攝技巧並不算十分上乘,也沒有大明星加盟,但問世不久就常被媒體和電影網站歸入“經典”行列,因爲它喚起了良知和反思。

倖存者認爲,1994年只有殺戮沒有溫情

“當一個國家陷入瘋狂,整個世界閉上眼,有一個男人敞開了雙臂。”這句話寫在《盧旺達飯店》的海報上。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保羅·盧斯賽伯吉納當時是米勒·科林斯飯店的客房經理,他深諳於亂世中經營飯店的“潛規則”,用名煙名酒籠絡一批軍政商界的權貴,使這個四星級酒店成爲當地最能象徵品位的名流聚點。胡圖族和圖西族是盧旺達兩個主要民族,20世紀90年代,兩族武裝勢力展開內戰,1994年,矛盾爆發到頂點,胡圖族極端分子煽動殺光圖西人。保羅是胡圖族,而他的妻子是圖西族,他一開始只想保護妻子和孩子,但1000多名圖西難民涌進飯店,其中有很多是他的鄰居和朋友。保羅別無選擇,要麼看着他們被殺,要麼盡力保全。比利時籍的酒店老闆倉促回國,把酒店交給保羅管理,聯合國維和部隊接走了所有外國遊客卻不管盧旺達難民。保羅以一人之力,不惜血本賄賂胡圖族首領,利用長期積累的人脈巧妙周旋,使躲藏在賓館中的難民一次次倖免於難。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6張

本片導演特里·喬治2001年在一個偶然的場合與保羅會面,聽了他的故事。2003年1月,喬治前往盧旺達採風,保羅陪同。保羅在大屠殺之後舉家遷至比利時,2003年是他首次回國,他在機場受到熱烈歡迎。他們重返大屠殺現場,採訪倖存者。喬治深受震撼,他覺得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將這悲慘的過去拍成電影。

整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是真名真姓,有明確原型。男主角扮演者唐·錢德勒爲了使自己更貼近真實的保羅,給保羅發電子郵件,問他喜歡什麼電影、藝術和博物館,瞭解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在開機之前,唐·錢德勒和保羅一起去外景攝影地南非,促膝談心,共同相處了一個星期。後來保羅稱讚錢德勒的表演近乎完美。

唐·錢德勒在拍《盧旺達飯店》以前是個“萬年配角”,一直籍籍無名。導演慧眼識珠選中了他,但投資方想找更有票房號召力的男星來演,有意換將。唐·錢德勒非但不惱,還幫助導演遊說丹澤爾·華盛頓、威爾·史密斯等一線黑人男星。作爲非洲裔演員,他希望盧旺達的故事讓全世界知道,哪怕不是他來演。最後影片變成了獨立製作,導演自費拍這部電影,主角也就沒有做出更換。唐·錢德勒一舉成名,後來又拍攝了《撞車》等片,更爲觀衆熟知。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7張

這部以大屠殺爲背景的影片起初被美國電影協會不假思索地定爲R級,即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人陪伴才能觀看。在製片人呼籲下被重新評定爲PG-13,將限制放寬到13歲。只有極少數電影在沒有經過重新剪輯的情況下就能改變分級。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8張

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慘狀

《盧旺達飯店》的確不算一部限制級影片,全片講述的是一個有關人性和救贖的故事,幾乎沒有一個直接表現殺人的鏡頭。這是影片的優點,也是它的缺憾。它用溫情脈脈的手法再現了一個殘酷的年代,卻無意間弱化了盧旺達人經受的災難和痛苦。影片以真實打動了世界,但在盧旺達倖存者看來,米勒·科林斯飯店的故事並不具代表性。在他們的記憶中,1994年的夏天,整個盧旺達只有殺戮,在那片被世界遺棄的血海中,看不到任何救贖的希望。

比利時殖民者劃種族分貴賤

很多研究者認爲,在殖民時代以前,胡圖和圖西與其說是不同種族,不如說是不同階級:胡圖較窮,人數較多;圖西較富,人數較少。兩者之間可以流動,並沒有固定界限。

1916年盧旺達被比利時佔領,二戰後成爲聯合國託管地,但仍由比利時統治。電影中,一名西方記者問胡圖和圖西的區別是什麼,盧旺達記者說:“按照比利時人的說法,圖西人個子更高,舉止更優雅。他們測量所有人鼻子的寬度,把皮膚更白、鼻子更窄的人挑選出來。”換言之,比利時殖民者挑選長相舉止跟白人更接近的“文明人”,扶持這個階層,並把階級上升爲種族概念,用 “精英”圖西“族”來統治占人口數80%以上的胡圖“族”。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19張

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慘狀

20世紀60年代以前,88%的政府官員都是圖西人,耕地也高度集中在圖西人手中。階級地位的懸殊和種族差別混爲一談,彷彿圖西人天生高貴,胡圖人理當受苦,本是同根同源的一國民衆,就此埋下矛盾和仇恨的種子。20世紀七八十年代,盧旺達人口增長迅速,到90年代初期人地矛盾已非常突出,生存的壓力也激起了仇富的情緒。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0張

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慘狀

1959年,盧旺達南部的胡圖族農民造了圖西貴族的反,搶了他們的土地,許多圖西貴族逃到鄰近國家。比利時轉而扶植勢力日漸強大的胡圖族。1962年7月1日,盧旺達宣佈獨立,成立共和國,胡圖族上臺執政。由於幾十年來一直在圖西人的壓迫下生活,胡圖統治者開始對圖西族政界要人大規模打擊報復,流亡在外的圖西人也組織力量反攻,兩族衝突不斷。

平均5分鐘就有一人被殺

矛盾在1994年達到頂點。當年4月6日,胡圖族哈比亞利馬納總統參加和平談判後回國,專機在首都基加利機場附近遭到一枚土製炮彈襲擊,機毀人亡。時至今日,這仍然是一樁懸案,圖西人認爲是胡圖極端分子謀殺主和派總統,而胡圖極端分子當即在全國電臺宣佈圖西人是兇手。影片中,保羅一家和鄰居們一起聽到了這段恐怖的廣播:“我們偉大的總統,被圖西族蟑螂謀殺了!算賬的時候到了,優秀的盧旺達胡圖族人,我們必須砍倒高樹!現在就砍倒高樹!”

砍倒高樹是什麼意思?就是砍死圖西人,他們身高相對較高。比利時殖民者曾設立政策,爲盧旺達人提供獎學金赴歐洲深造,選拔的條件竟是身高,其實就是隻給圖西人機會,排斥胡圖人。對於胡圖人來說,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於是極端分子喊出了“砍倒高樹”這種渲染種族仇恨、號召屠殺的口號。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1張

大屠殺中的胡圖族青年

種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一起爆發,十二三歲的孩子也拿起屠刀成了劊子手。在仇恨洪流的席捲下,胡圖人如果不參與屠殺,就會被視爲叛徒。正因如此,很多人評價保羅比保護猶太人的辛德勒更偉大,因爲他隨時都可能死於同族人亂刀之下,卻堅持在自己的飯店中庇護圖西人。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2張

大屠殺中的胡圖族青年

屠殺並非突如其來,而是經過長期密謀和組織。影片一開始,在後來成爲大屠殺主要領導者的喬治·魯塔甘達的廠房裏,保羅撞見一大箱不小心散落在地的砍刀。魯塔甘達輕描淡寫地說:“從中國買的便宜貨,10美分一把。”保羅當時即有不祥的預感,但他萬萬不會想到這些甘蔗刀將要用於種族滅絕。在圖西族倖存者的回憶中,“他們(胡圖人)砍人就像砍甘蔗一樣”。100天殺了近百萬人,平均5分鐘就有一人被殺,超過納粹在集中營屠殺猶太人的速度。

聯合國的失敗與恥辱

聯合國祕書長安南1998年5月7日在盧旺達議會發表演說時講了下面這段話:“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世界捨棄了盧旺達。國際社會和聯合國沒能集中起政治意願來面對這場災難。世界必須對這一失敗表示深深的悔恨??”

聯合國在盧旺達屠殺中的無所作爲十幾年來飽受質疑,但聯合國的權限和運行機制決定了它的效率低下。按照規定,除進行自衛外,維和部隊不得擅自使用武力。電影中,維和部隊的奧利弗上校一直積極保護難民,當胡圖人揮舞屠刀衝過來時,他和部下雖寡不敵衆,也只能放空槍威嚇,從始至終沒有打死一個暴徒。這些胡圖人放下屠刀就是平民,維和部隊不能傷害他們。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3張

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造成至少80萬人死亡

增派部隊並擴大權限,需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但當時策劃屠殺的盧旺達軍人政府,及其支持者法國和吉布提都是安理會成員。安理會辯論了幾個月,才艱難達成一致,授權法國維和部隊進入盧旺達,此時幾十萬人早已成爲刀下鬼。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4張

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造成至少80萬人死亡

在聯合國最有實力、最有發言權的是美國,但美國當時對此態度曖昧甚至冷漠。1993年10月,美國特種兵進入軍閥混戰的索馬里地區維和,結果兩架直升機被當地民兵擊落,18名特種兵被殺,屍體被剝光拖着遊街。這一鏡頭在電視上反覆播放,美國民衆受到強烈刺激,一致抨擊政府不該出兵索馬里,各國也紛紛批評美國干涉他國內政。時任總統克林頓灰頭土臉地撤軍,避談戰爭。在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奧爾布賴特建議下,安理會決定象徵性地在盧旺達保留270人,職責僅僅是調停停火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漠視只是因爲“索馬里綜合徵”嗎?真實的原因是:盧旺達不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地理位置也不具戰略意義。影片借西方攝影記者的臺詞說出:“你以爲拍下的東西就會有人看,如此就有人關心這兒的情況?我想不,他們會邊看電視邊說:‘天哪,那真恐怖!’然後繼續吃晚飯。”

以盧旺達大屠殺爲題材的電影,都不約而同展現了一個細節,那就是聯合國部隊來接走所有白人,真正受到死亡威脅的黑人難民卻不許上車。歷經希望的高峯和絕望的谷底,主人公都與過去的信仰決裂:《盧旺達飯店》中,一向西裝革履扎領帶的保羅,在目睹累累屍骨後,痛哭着撕扯掉了領帶,從此再也沒有以西裝造型出現;《殺戮禁區》中的神父把聖經交給難民當作燃料燒掉。西方文明和上帝,沒有拯救盧旺達,他們一生的信仰,在此刻土崩瓦解。盧旺達成爲血海,而盧旺達飯店成爲血海中唯一可求生的孤島。沒有人來拯救他們,他們只能自救。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5張

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造成至少80萬人死亡

大屠殺持續三個月後,圖西人的“愛國陣線”擊敗胡圖族政府軍,奪得政權。17年來,圖西政府力圖恢復盧旺達秩序,淡化種族差別。爲避免冤冤相報,政府只懲辦罪大惡極的屠殺組織者,例如影片中出現的喬治·魯塔甘達被判處終身監禁,2010年死於獄中。而對參與集體行動的平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儘量給予寬大處理。

盧旺達原來的國旗是紅黃綠三色,2001年新國旗法通過,藍色代替了紅色,因爲紅色讓人想到屠殺,盧旺達不願再見到鮮血。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6張

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造成至少80萬人死亡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7張

劫後餘生的圖西族青年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8張

劫後餘生的圖西族青年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29張

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慘狀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30張

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慘狀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31張

一位瀕死的母親仍在哺乳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32張

許多人在教堂內被殺害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33張

許多人在教堂內被殺害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34張

直到1997年,仍有圖西族婦女遭到殘害

飢餓與暴力多可怕:觸目驚心 震撼心靈的非洲! 第35張

直到1997年,仍有圖西族婦女遭到殘害

人物舊影
戰爭實錄
年代寫真
奇聞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