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寫照 > 年代寫真 >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細心的人會發現,南京地名帶有“標”這個字的有好幾個,比如楊公井附近的“三十四標”,黃埔路附近的“炮標”和“馬標”,此外還有城東的“標營”、“後標營”。老一輩的南京人還記得,當年三牌樓附近還有一個“三十三標”。

“標”成爲地名後綴,似乎是南京獨有的現象,它到底代表着什麼含義,爲什麼會與數字,以及“炮”、“馬”這樣的詞連在一起呢?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三十四標”附近的老建築。

這個問題,筆者做過簡單的探究。原來,南京地名裏的“標”是一個軍事編制單位,相當於我們現在常說的“團”!

清末,由於內憂外患,清政府下決心編練新式陸軍,也就是“新軍”,新軍完全模仿西方軍隊(主要是德國陸軍)的編制、訓練和裝備。

1904年,清廷決心在全國訓練36個師,按各省的人力物力和軍事地位的重要性進行分配。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2張

清末新舊軍隊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3張


江寧(南京)新軍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4張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5張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6張

湖北、直隸等地的新軍。

清朝新軍的編制單位仿照清代綠營軍制,採用的是“鎮—協—標—營—隊—排—棚”的編制,對應於德國軍隊的“師—旅—團—營—連—排—班” ,也就是說,德國軍隊的“師”,就是清朝新軍中的“鎮”;德國軍隊的“旅”,就是清朝新軍中的“協”;德國軍隊的“團”,就是清朝新軍中的“標”。

那麼,南京地名中的“三十四標”,其實是“三十四團”;“炮標”,其實是“炮兵團”;“馬標”,其實是“騎兵團”。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7張


三十四標地名牌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8張

公交站臺“馬標”

一般說來,清朝新軍每一個鎮(師)的兵員爲12500—12600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每鎮轄步兵兩協(每協4038人)、馬標(1117人)、炮標(1836人)、工兵營(667人)、輜重營(764人)、軍樂隊(51人)。

每協轄兩標,每標2005人。每標轄3營,每營659人。營分4隊、每隊分三排、每排分三棚、每棚14人。

鎮、協、標、營、隊、排、棚的首領分別稱作統制(即師長)、協統(即旅長)、標統(即團長)、管帶(即營長)、隊官(即連長)、排長、正目(即班長)。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9張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0張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1張


清末新軍的珍貴照片。

那麼,我們南京地名裏的三十三標(三十三團)、三十四標(三十四團)、炮標(炮兵團)和馬標(騎兵團)又是從屬於哪個部隊呢?

1904年,兩江總督魏光燾在江蘇地區開始招募、編練新軍。繼任兩江總督周馥最終編成一個鎮的新軍,其番號爲“第九鎮”(即“第九師”),由徐紹楨擔任統制(師長)。

由於南京是當時兩江總督管轄地區的中心,因此第九鎮的部隊大部分駐紮在南京。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王曉華先生曾撰文指出,第九鎮有步、騎、炮、馬、輜、工等兵種以及衛生、氣球、軍樂、電訊隊,與當時的舊軍,即八旗、綠營等相比,堪稱完備。步兵的槍支多半購於外國,有日本三八式、德國毛瑟式,也有爲數不多的漢陽造。炮兵所用的炮有日本的平射炮和德國的管退炮。

徐紹楨編練有績,治軍有方,第九鎮被稱爲“新軍模範”。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2張

兩江總督周馥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3張


第九鎮統制徐紹楨

筆者在歷史檔案裏查到,第九鎮下轄十七協(即十七旅,協統名叫孫銘)、十八協(即十八旅,協統名叫杜淮川)。十七協下轄三十三標、三十四標。

第九鎮司令部、十七協司令部、第九鎮直屬馬隊第九標(即騎兵第九團)、炮隊第九標(即炮兵第九團)、輜重隊第九營以及憲兵、工程等部隊都駐紮南京城裏,三十三標駐紮在楊公井附近,三十四標則駐紮在妙耳山山下。

而十八協則駐鎮江。其下轄的三十五標駐鎮江、三十六標駐江陰。

第九鎮,全“師”兵力,定額爲12512人。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4張

民國地圖上的馬標和炮標,“前馬標”的“前”是前朝的意思,即清朝時代的馬標。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5張


民國地圖上的三十三標舊址(右上)

1911年10月,同盟會範鴻仙、柏文蔚等人來南京策反第九鎮。11月,徐紹楨率領第九鎮官兵起義,進攻雨花臺失利,不得不退往鎮江。

11月13日,江浙聯軍組成,會攻南京。從11月24日戰至12月2日,江浙聯軍終於光復南京。在這次戰役中,作爲江浙聯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徐紹楨和他的第九鎮官兵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6張


策反第九鎮的範鴻仙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7張

晚年徐紹楨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8張


日本人所畫的江浙聯軍大戰南京

由此可見,如今南京地名中的“三十四標"、“馬標”、“炮標”,就是當年清朝新軍第九鎮的三十四標、馬隊第九標、炮隊第九標等部隊駐紮的地方。

三十四標的名字沒有發生變化,馬隊第九標、炮隊第九標則簡化成地名:馬標’、‘炮標’了!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19張

當時的新聞畫,三十三標士兵在鎮江逛妓院被抓。

馬標炮標  南京城的這些“標”竟然是清軍精銳部隊 第20張


現在的三十四標還保留着一些老建築

人物舊影
戰爭實錄
年代寫真
奇聞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