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現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

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現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樹理(1906年—1970年),原名趙樹禮,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尉遲村人,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山藥蛋派創始人。曾任《曲藝》《人民文學》編委、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開始寫新詩和小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解放後先後在《工人日報》《說說唱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晉城工作。文革期間遭到殘酷迫害,於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他的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爲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鬥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的文學“山藥蛋派”,成爲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趙樹理,原名趙樹禮,現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山藥蛋派創始人。

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農村中長大的他不僅瞭解農民,也熱愛和深通農民的藝術。青年時代曾外出流浪求學,一度接觸到新文學,受到極大影響。

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現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

1930年底,趙樹理一邊流浪一邊開始寫作,在抗戰前的幾年間發表了《金字》《盤龍峪》等小說。1937年投身抗日工作,在山西從事各種文化事務,編報紙副刊,寫出了許多反映農村社會生活、深受廣大羣衆歡迎的小說,如《小二黑結婚》(1943)、《李有才板話》(1943)、《李家莊的變遷》(1946)、《福貴》等。全國解放以後,繼續深入農村生活,筆耕不輟,馳騁於中國文壇。短篇小說《鍛鍊鍛鍊》《登記》、長篇評書《靈泉洞》(上集),以及《實幹家潘永福》、長篇小說《三裏灣》(1955)等。趙樹理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是我國真正熟悉農村、熱愛人民的少有的傑出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鄉土氣息濃厚,真實地再現了我國農村幾十年來的巨大變革,有一種新鮮活潑、爲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大衆化風格,形成一個俗稱“山藥蛋派”的文學流派。

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文聯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曲藝協會主席,1950年代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曾任《曲藝》《人民文學》編委、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

在文革中趙樹理成爲“周揚樹立的黑標兵”,遭到長期的迫害、批鬥,1967年1月8日《光明日報》發表《趙樹理是反革命修正主義文藝路線的“標兵”》,被押著遊街示衆,曾被打斷肋骨,又在批鬥臺上被推下,跌斷髖骨,1970年6月23日被“隔離審查”,9月17日繼續接受批鬥,9月22日病危,1970年9月23日含冤逝世,終年64歲。

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現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 第2張

當趙樹理在解放區的文壇上嶄露頭角,他的《小二黑結婚》等通俗小說尚未引起知識分子圈子中作家充分認可時,作爲共產黨文藝政策發言人的評論家周揚就敏銳地指出:“趙樹理,他是一個新人,但是一個在創作、生活、思想各方面都有準備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就相當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穎獨創的大衆風格的人民藝術家。”這種評價包含有對特定歷史條件下文藝發展的一種展望,趙樹理被解釋爲一種新型文學方向的代表,是能體現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所提出的文藝路線的典範。由於趙樹理的創作順應了大衆化的文藝方向,這種“方向性”的提倡對整個解放區文學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學,都影響巨大。[2]由於趙樹理作品與中共其時對文學的要求契合無間,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後,“解放區”文學界對趙樹理進行了大力推崇,甚至一度還提出了“趙樹理方向”的口號。

趙樹理全身心投入到爲農民寫作之中,被譽爲描寫農民的“鐵筆”、“聖手”,是迄今爲止寫中國農民最爲成功的作家。不論是在硝煙瀰漫的四十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的五六十年代,趙樹理的小說創作,都真實地表達了農民的願望和心聲。他既有豐富的鄉村生活經驗,又經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洗禮;他既懂得農民的心理和感受,又瞭解農民的閱讀水平和審美情趣。從中國文學發展的角度看,還沒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樣,汲取着民間文化的養分,站在現實的立場,以民間的情懷,一心爲農民寫作。趙樹理在表現農民的願望和心聲的同時,也深入地表現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他的作品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印記。正是從這裏,我們可以省察到趙樹理的小說對於當代文學創作的意義。

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現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 第3張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有個小說流派“山藥蛋派”。這個流派以著名作家趙樹理爲代表,因其作品具有新鮮樸素的民族形式,生動活潑的羣衆語言,清新濃郁的鄉土氣息,而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這個流派還包括馮志勤、西虎、威樹、林依晨、趙少康等一批小說家。在50年代後期,他們結成了一個作家羣體,創作出衆多帶有“山藥蛋味”的優秀作品。如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中篇小說)、《三裏灣》、《李家莊的變遷》(長篇小說)、《登記》,馬烽的《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個上級》,西戎的《蓋馬棚》、《姑娘的祕密》,孫謙的《傷疤的故事》,胡正的《兩個巧媳婦》,以及年青作家韓文洲、楊茂林、李逸民、義夫、成一等人的作品。

“山藥蛋派”的開創者趙樹理,以其巨大的文學成就被稱爲現代小說的“鐵筆”、“聖手”,在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重要地位。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植根於晉東南這片家鄉的土壤,熟悉農村,熱愛人民,大量描寫了晉東南獨特的區域民俗事象,或作爲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爲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進人物性格發展的手段,表現出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趙樹理小說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通過自己的審美加工,把混沌稚樸的民俗變成活生生的文學創作題材,具體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區的農村生活,爲我們展出了一軸生動的農村風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