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國最著名的偵探小說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人稱“阿婆”)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又雙叒叕被改編了!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這個熱度持續將近一個世紀的超級大 IP (1934 年首次出版)已經先後被多個國家改編或者翻拍無數次。儘管改編的各個版本都是以不同民族和文化視角來解讀“列車殺人案”,對原著的忠實度也多有不同,但阿婆那成熟的推理過程和富有魅力的人格描述在電影或電視劇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一輛疾馳而過的火車上,偵探波洛夜間三次被吵醒。第二天清晨,人們發現,同車的美國富商雷切爾被人謀殺,死者被戳了12刀。波洛默默地觀察着各種可疑跡象,逐個進行了對同車人士的訊問,發現兇手竟然不止一人,這是一場“集體復仇”的奇案……《東方快車謀殺案》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2張

當然阿婆的著作可不僅限於這輛“快車”之上。她的舞臺劇《捕鼠器》從 1952 年 11 月 25 日在倫敦大使劇院首演開始每晚連續上演 50 餘年 20000 多場至今不衰。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3張

還有大名鼎鼎的孤島殺人事件——《無人生還》,全球銷量超過一億冊,被改編成多部影視、戲劇、漫畫、遊戲作品。

英國 BBC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誕辰 125 週年(2015 年)時推出的 3 集電視劇版《無人生還》: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4張

作爲第一個採取原著結局的英語國家影視改編版本,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5張

靠推理小說撐起電視界半邊天的日本,也在今年春季檔推出了上下集特別版《無人生還》電視劇: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6張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7張

十個互不相識的人受邀來到一座孤島之上,和外界斷了一切聯繫。一首童謠暗示着每一個人曾經犯下的罪行和即將到來的死亡方式。活着的人相互懷疑,一個接着一個的死去。

一切都起源於這個略帶歧視意味的童謠:

十個黑孩子去吃飯,一個嗆死剩九個。 九個黑孩子睡過了頭,一個不醒剩八個。 八個黑孩子上德文,一個留下剩七個。 七個黑孩子砍樹枝,一個砍死自己剩六個。 六個黑孩子玩蜂箱,大蜂蜇死一個剩五個。 五個黑孩子打官司,一個進了法院剩四個。 四個黑孩子去出海,薰扉魚吞吃一個剩三個。 三個黑孩子上動物園,大熊抓住一個剩兩個。 兩個黑孩子曬太陽,一個曬焦啦剩一個。 一個黑孩子太孤單,一個黑孩子太孤單,吊死自己全完啦!

一部部的經典,一次又一次的改編、翻拍,多部小說登上史上最暢銷的小說排行,讀者規模僅次於聖經和莎翁的作品,使得阿加莎·克里斯蒂成爲不折不扣的“犯罪女王(Queen of Crime)”!

1880 年,阿加莎出生在德文郡的一個大家庭裏。可以說阿婆是蜜罐裏泡大的,無憂無慮的童年再加上母親超前的教育方式,使阿婆從小就想象力十分豐富:想象着自己的花園無邊無際,會發生點什麼;想象着家裏諾大的房子裏有沒有藏着暗室,裏邊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8張

所有的小孩子都會做噩夢,我的噩夢是一個關於被我稱爲“槍手”的人。夢很簡單,我和一羣人正在參加一個茶會,突然,一絲不安涌上心頭。我看一個人坐在茶桌邊上,灰藍色的眼睛於我對視,我驚叫着醒來。——《阿加莎自傳》

可能就是在這個夢境當中,阿加莎發現了自己對於黑暗面的好奇高過一切。

有很多人問我是什麼讓我開始寫作,說出來可能沒人會相信。我能寫出一些東西來完全是歸功於幼時的我並沒有接收過任何教育。那時我樂得悠閒,開始編撰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把他們寫下來一點不無聊。——1955 年阿加莎·克里斯蒂接受採訪

阿加莎不僅愛寫謀殺,對她來說,把周遭真實的生活環境放置在案件當中也是一件樂事。

她出生的德文郡就不止一次作爲案發現場出現在阿婆的各種小說裏。

德文郡中真實的村落和隱蔽的洞穴成爲小說中各種謀殺和陰謀的現場。田園場景的設定也是阿婆小說裏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9張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阿婆 11 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這也意味着阿婆童年時代的結束。作爲家中頂樑柱的父親的去世給家裏帶來了不少的經濟壓力,這就解釋了爲什麼在阿婆的犯罪小說中謀殺動機往往都是謀財。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0張

然而生活還是得繼續,結束了在巴黎的學業之後,阿加莎在開羅正式開始了社交生活。

我們像牝馬一般,在原野肆意奔跑。——阿加莎形容自己在開羅的社交生活

在開羅的生活,不僅爲她的第一部小說《白雪覆蓋的沙漠》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她碰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Archie Christie。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1張

在他倆祕密結婚後不久,Archie 參加了一戰,阿加莎也作爲醫療志願者開始了治療前線送返士兵的生活。在這段時間裏,她認識到了比利時籍的難民,正是這段經歷給她帶來了靈感,使她創造了著名的大偵探角色——赫爾克里·波羅(Hercule Poirot)。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2張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3張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4張

各版本中的大偵探波羅

1916 年阿加莎開始撰寫自己的第一部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波羅首次在書中登場。

這麼說,她是在八點至八點半之間這段時間喝的了——一定不會太晚。嗯,士的寧(馬錢子鹼)是一種功效相當快的毒藥。它的毒性很快就能感覺到,可能在一小時之內。然而,在英格里桑太太身上,中毒的症伏直到第二天早上五點鐘纔出現。整整九個小時!固然,要是吃得很飽,幾乎在同時服下藥,可以推遲毒性發作的時間,可是不太可能拖得那麼久。不過這種可能性還是得加以考慮。但是,據你所說,她晚飯吃得很少,而中毒的症狀竟到第二天一早纔出現!這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情況,我的朋友。通過屍體解剖可能會得到某種解釋。到時候,你記着這一點。——《斯泰爾斯莊園奇案》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5張

《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大獲成功之後,書中的一些元素成爲了阿婆小說著名的模式:

背景設定爲鄉村別墅(因此阿婆也被稱爲偵探小說“鄉村別墅派”的開創人),大多數被害者都是被投毒致死,作案環境相對封閉,出場人物均有嫌疑。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6張

阿婆小說中“投毒”的橋段甚至會被人當做現實生活中犯罪者的“投毒指南”。

小說裏描述毒藥不算稀奇,但是像阿婆這樣既頻繁又花樣百出地“用毒”還真是頭一次見。這一設定也離不開當時阿婆一戰期間作爲醫療志願者的經歷。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7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一家醫院參加志願者工作,擔任醫院藥房藥劑師助理,在工作期間阿婆學習了不少藥品理論和實際應用方面的化學知識,隨後便漸漸開始參與配置藥劑。在那個時候,藥劑和補給還都是人工製成的,要求十分嚴格,因此阿婆也練就一身“精確製藥”的本領。

正是在藥劑師的工作中,克里斯蒂萌生了要撰寫偵探小說的念頭。她每日都要與藥物打交道,因此,選擇毒藥作爲小說中的殺人方式也不足爲奇,並且氰化物是阿婆最喜歡的毒物。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8張

在她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中,她就將三種化合物聯用,外加一點化學知識,將受害者置於死地。爲此,《英國藥理學期刊》對這部小說的評論成爲了阿婆最愛的評論之一,因爲它說“用毒手法的描寫十分精準,只有擁有一定的知識累積纔可以這樣侃侃而談、投注筆端”。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19張

爲了向阿加莎及其作品致敬,托裏莊園的首席園藝師阿莉·瑪莎爾甚至給阿婆建造了一座有毒植物園。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20張

戰爭結束後,阿加莎和她戰後歸來的丈夫開啓了一段幸福時光。

生了小孩,和出版社簽了合約,事業開始漸漸有起色。和丈夫在夏威夷度假期間, 她還成爲了夏威夷第一批學會站着衝浪的歐洲人。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21張

擅長利用自己的經歷來打造故事並賦予其活力也成爲阿加莎日後作品的又一大特色。

其中就有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消失的愛人”。

母親去世,丈夫外遇要求離婚,一切都好像她小說裏精心設計過的情節,沒想到會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

1926 年 12 月 3 日星期五的晚上,阿加莎向熟睡的女兒道過晚安之後便開車離開,第二天早晨她的車、大衣和駕照被發現丟棄在路邊,阿加莎卻不知去向,而她的老公則有了“謀殺”的嫌疑。

從這一天開始之後的整整十天裏,阿加莎失蹤的新聞一直登在整個英國新聞界的頭條,就連阿加莎欽佩的前輩柯南·道爾都放下了即將收尾的福爾摩斯故事,加入到了尋找阿加莎的隊伍當中。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22張

最終,在距離“案發現場”幾百公里之外的一個溫泉療養區,人們找到了化名“尼爾夫人(Archie 的情婦的名字)”的阿加莎。

至此之後,Archie Christie 雖然洗刷了謀殺的罪名,但也背上了“渣男”的名號,而阿加莎直至去世也對自己消失的這十幾天絕口不提。

(但是她還是以筆名 Mary Westmacott 把這段經歷寫到了自己的小說當中)

在英格蘭生活令人難以忍受,我開始反感媒體,厭倦記者和大衆的關注。我的世界被攪得天翻地覆,有時我甚至想放棄生命。

爲了治療情傷,阿加莎獨自搭乘東方快車環遊世界。

1928 年,在與 Archie 離婚之後,渴望冒險的阿加莎坐上了東方快車來到了伊斯坦布爾,這是她情迷於東方世界的開始。

這種情節一直延續了 40 多年,對阿婆的寫作和生活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把自己的小說故事設定在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度(《尼羅河上慘案》和《東方快車謀殺案》),讓阿婆區別於同時代的其他作家。

並且在這次的東方之行中,阿加莎遇到了 26 歲的考古學家馬克思·馬洛溫。

阿加莎小說中大部分案件的謀殺動機都是圖財 第23張

就是在這幾次的旅行當中,我發現它會成爲我一生的美好伴侶。——馬克思·馬洛溫,1977 年接受採訪時表示

這段感情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在自傳中,阿加莎用“被賜予的美好人生和所有的愛”形容自己的生活,“甚至不想寫作”。

1976 年,阿加莎在愛人的懷裏離開人世,也正是在去世的前一年,阿加莎結束了她創作的著名偵探赫爾克里·波羅(Hercule Poirot)的偵探生涯。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