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原子彈之父 著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簡介

原子彈之父 著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享年62歲),著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1929-1947年)。

原子彈之父 著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簡介

1943年奧本海默創建了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並擔任主任(Director);1945年主導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被譽爲“原子彈之父”。二戰後,奧本海默曾短暫執教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之後來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工作並擔任所長(1947年-1966年)。

奧本海默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評爲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8名。

早年經歷

羅伯特·奧本海默1904年4月22日生於紐約一個富有的德裔猶太人家庭,自幼就有着優裕的生長環境。父親是德籍猶太人,從小就移民到美國,後來在紡織界致富。母親是一個天才畫家,她鼓勵奧本海默接觸藝術和文學,卻在奧本海默九歲時去世。他天資聰穎,興趣廣泛,幼時廣泛涉獵文學、哲學、語言等領域,尤其愛好詩歌,對道德和藝術有着相當高的敏感性,而所有這些在他日後思想和事業的發展中都留下了久遠的影響和痕跡。1921年,奧本海默以十門全優的成績畢業於紐約菲爾德斯頓文理學校,因病延至次年入哈佛大學化學系學習。他三年讀完哈佛大學,1925年以榮譽學生的身份提前畢業,他父親很高興,送給他一艘三十英尺長的帆船。

原子彈之父 著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簡介 第2張

隨後他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想跟盧瑟福(E. Rutherford,1871-1937)從事實驗物理研究,但盧瑟福不願收他爲學生,這時他迷上了量子力學,於是開始攻讀理論物理,加入到著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1926年,轉到德國哥廷根大學,跟隨馬克思·玻恩(M. Born,1882-1970)研究,1927年以量子力學論文獲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據稱論文發表當天,在座的評審教授竟無一人敢發言反駁。世人評論奧本海默鋒芒畢露。他二十多歲時曾在德國哥廷根做馬克思·玻恩(Max Born)的研究生,玻恩曾在他的自傳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曾經很多次在別人發表演講時打斷他的演講,上臺拿起粉筆,“這樣會更好!”,他的老師都不能避免。

接下來的兩年他在瑞士的蘇黎世(Zürich)和荷蘭的萊登(Leiden)作進一步的研究。1929年夏天,奧本海默回到美國,不幸感染了肺結核,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鎮附近的一個農場上養病。

後來他來到著名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並創立了“奧本海默理論物理學中心”,後更名爲“伯克利理論物理學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BCTP),使得伯克利成爲世界理論物理學研究中心之一。在伯克利,奧本海默即使是上課,菸斗仍片刻不離嘴,又經常咳嗽,成爲學生模仿的對象。奧本海默不看報紙、不看新聞報導,也不聽收音機,對政治也缺乏興趣。奧本海默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天文、宇宙射線、原子核、量子電動力學到基本粒子。他有辯才,擅長於組織管理能力,精通八種語言,尤愛讀梵文《薄伽梵歌》經典,爲此自修梵文。

原子彈之父 著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簡介 第3張

1936年,奧本海默追求過一位名叫珍·泰特洛克的研究神經病學的女學生,是一個共產黨員。1940年,他跟生物學家凱塞琳·哈利生(Katherine Harrison)結婚,凱塞琳是左翼份子。奧本海默的妻子、前女友、弟弟等人和共產黨有深淺不一的關係。